APP下载

承传统文化 育自信少年

2018-01-15亓刚

北京教育·普教版 2017年12期
关键词:熏陶孟子家校

亓刚

一个人自信了,就会去主动交流、主动合作、主动质疑、主动创造。然而,自信不是一蹴而就的,需要长时间的培养,需要从小对学生进行文化自信的熏陶。因此,海淀区枫丹实验小学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汲取营养,挖掘有利于学生成长的元素,为学生营造一个充满文化自信的校园生态,努力培养自信少年。

1.创立人物班,从榜样中汲取力量

我国不同的历史时期涌现出了很多有名的时代人物,他们的故事和成长经历能够为学生提供可学习的榜样,让学生在故事中感知,在故事中同行,从而接受熏陶,树立自信。

全校6个年级25个教学班均以历史名人、科学家、诗人等命名。如孔子班重礼仪教育,张衡班重科学教育,鲁迅班重文学素养提升……尽管各班名称不同,但学生们深受人物精神的鼓舞,并从人物故事中获得成长的正能量,获得自信。例如,一年级1班又名“孟子班”,之所以命名为“孟子班”,一是因为孟子是传统文化的代表人物,了解他的故事可以让学生在心中种下自信的种子;二是孟子主张民本思想,主张用榜样的力量熏陶并感染身边的人,这些都是现代教育应该有所作为的地方。在“孟子班”建班之初,在教师的引导下,学生以“与孟子共成长”为主题,以孟母三迁的故事作为切入点,一起为孟子在新环境中如何交朋友出谋划策,从而逐渐建立友谊,在同行中找到前进的动力,收到了良好的效果。

人物班采取的是家校共建的方式。由班主任作為指导老师,由家长志愿者组成讲师团,采取开放式备课,志愿者授课的方式,集思广益,让人物课变得有趣好玩。

2.创设枫丹艺术苑,为文化育人搭建载体

2016年,学校成立了枫丹艺术苑。与此同时,书画大师课开班、书画家进校园等活动,拉近了学生与优秀传统文化之间的距离。大师课不仅面向书画社团的学生和教师,还对爱好书画的家长开放。我们邀请国内外众多知名书画家进校园,为学生现场示范指导。学生们与艺术大师面对面学习,感受书法的魅力,进一步增强了对中华文化的自豪感和自信心。

走进枫丹小院,青砖灰瓦,淡雅恬静。推开木门,走过石径,便是润心亭,即滋润心田之意。从亭子的命名征集到“润心亭”匾额、名言警句的题写,我们都充分调动师生和家长的积极性,征求他们的建议。建议征集后,我们组织评选,在揭牌仪式上,我们请每一位入选者上台对自己的作品进行讲解。开放、自信的校园文化需要我们与家长共同建设,征集活动开拓了了家校沟通新路径。

一系列的举措让学校的文化特色逐渐形成并凸显。今后,如何汇集各方力量,更好地搭建充满文化自信的校园生态,更好地实现家校共育,从而培养更多的自信少年,仍是我们需要不断探索和实践的方向。

编辑 _ 汪倩endprint

猜你喜欢

熏陶孟子家校
用艺术熏陶家风
艺术熏陶
Home-school Cooperation Makes Our Party Branch Activity Colorful 家校共建为党庆生
如此熏陶
磨刀不误砍柴工
古筝走进课堂 接受民族音乐熏陶
家访是家校联系的"润滑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