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教材新政要考虑的几组主要矛盾及调和可能

2018-01-15朱传世

北京教育·普教版 2017年12期
关键词:编写者调和冲突

朱传世

国家层面已经从体制上做好了架构,为教材新政提供了组织保障。下面我就教材领域主要矛盾及调和策略谈谈自己的看法。

1.价值中立化趋向与核心价值导向的矛盾与调和

随着世界互联的纵深发展,价值中立化趨向已经显露痕迹,与此同时庸俗哲学观上位,西方不良价值渗透,“三观”不正、毁“三观”的事情时有发生,在这种环境中成长起来的教材编写者中也有价值定力不足者、持价值中立态度者、西化倾向者,他们以迎合的立场从事编写,必然在价值引导上出问题。作为教材编写者,必须有意识形态的刚性植入与柔性呈现的意识,编写前首先考虑的应该是正确价值系统的构建,然后才是内容体系和学生能力发展体系;编写初稿出来后,首先要对照价值体系表单查看价值观覆盖情况及主次落位情况,然后评估价值观在内容体系中的“隐伏水平”是否能够达到“润物无声”的效果。当然,为了落实价值导向,过度改造内容与违反基本逻辑的虚构做法也是不妥当的,虽然它满足了意识形态教育的要求,却使内容本身脱形了,造假了,令人反感,效果会适得其反。

2.文化多元化趋向与文化自信导向的矛盾与调和

在信息高频交流的时代,各个国家、民族的文化碰撞真实地发生着,以尊重多元文化为基点的文化包容性已成共识,正是在这种背景下,教材出现了“去中国化”问题、学生出现了“文化缺钙”现象、民间出现了否定中华传统文化的声音,这与树立中华民族文化自信的导向格格不入。各科教材编写者首先要在观念上明确,尊重多元文化首先要尊重本民族文化,不能忽视甚至放弃与本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相关的内容。为此,在编写之前要系统地拉出与本学科相关的优秀传统文化清单,调和中外文化的比例,国家文科教材以中国传统文化为主,然后合理地分配到各册次;编写过程中要将文化与学科素养体系有机融合,注重文化的价值导向,多引入正向例证;初稿完成后要再次核定比例,把握呈现方式,警惕夹带“文化私货”。

3.多重话语体系间的冲突与调和

教材编写中有五种形态的话语体系:意识形态话语体系(官方话语体系)、学科知识话语体系(知识分子话语体系)、学生话语体系、教师话语体系、民间话语体系。现在教材领域的争论实际上是这些话语体系之间的冲突。作为教材的管理者和编写者要将这些冲突纳入研究视野,在编写之初就充分考虑五种话语体系的诉求,做好利弊权衡,将价值读本的崇高性、学科精读读本的专业性、学生读本的浅易性、教师教本的有效性、师生外的第三方读者读本贴近生活的预设统统考虑进来,形成新的“教材体”。否则,一旦处理不好,编写者极有可能成为五种话题体系冲突的矛盾制造者。

4.各种比例关系的冲突与调和

编写教材就是“带着镣铐跳舞”,要做到“随心所欲不逾规”。“随心所欲”就是让教材的内容、结构、版式、表达等鲜活起来,避免给人硬邦邦与冷冰冰的质感。“规”就是各种比例尺,包括核心素养与非核心素养培育,核心价值观各层级与各类型,中国文化与外国文化,科学与文学,现代文与文言文,中国文学与外国文学,古代、近现代与当代,各类不同的文体,等等。编写前主编要确定比例及各自的素材取材性质与范畴,在编写与改编中要不断地调适,编写后还要从整体上进行统计与调整。

5.教材新旧功能的冲突与调和

教材新旧功能的冲突表现在:教材与学材的冲突,教材中学习场所的单一时空指向与多时空、大时空指向的冲突,教材线性结构与融合式立体结构的冲突,纸质载体与电子载体的冲突,编写者学生特征定位的代际差,教与学方式方法翻转、课程教学整合、从知识单向度传递到学以致用背景下的教材供给问题,等等。为此,编写者要做出以下改变:一是将“利教+利学”的定位改为“利学兼顾利教”的定位,一切从学生立场和视角出发。二是改变教材从知识到知识的传播理念,将知识还原到学生生活和生产实际中去,设定情境,或者直接引导学生走出教室,走到图书馆,走到学校的其他角落,走到社会大课堂。三是充分发挥教材作为整体性文本的特点,由单线结构发展为明暗两线各自引导的多线结构,内隐价值系统,外显内容系统、生活系统。四是加强学科教材内容统整,建立与本学科的“远亲近戚”学科的联系。五是建立支持多维度学习、多素材类型学习、多环境系统学习、多平台学习的学习系统,全面建构电子教材体系及标准。

此外,提升编写者素质,建构完整的审查标准与机制,加强新修订课程标准中质量标准与核心素养水平标准的教材融入,处理好编写时间与质量的关系,研究教材对课程其他领域改革的快速反应机制,也是调和各种矛盾的有效路径,需要协同处理。

编辑 _ 付江泓endprint

猜你喜欢

编写者调和冲突
耶路撒冷爆发大规模冲突
五味调和醋当先
潜心“三读” 精准发力
“三宜”“三不宜”化解师生冲突
论情报编写中的情报观点表达
从“调结”到“调和”:打造“人和”调解品牌
调和映照的双Lipschitz性质
“邻避冲突”的破解路径
第四调和线的新作法及其推广应用
一次冲突引发的思考和实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