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岁月流逝 初心未改

2018-01-15付江泓

北京教育·普教版 2017年12期
关键词:班主任老师孩子

- 编者按 -

2017年9月21日,北京市委教育工委、市教委在北京市第一实验小学举行北京市第30届“紫禁杯”优秀班主任表彰暨“紫禁杯”优秀班主任评选30年纪念活动。

北京市中小学“紫禁杯”优秀班主任评选表彰活动是一项由政府部门主导、社会单位支持的奖励机制,始于1988年。至今已评选表彰优秀班主任1.2万人次,是全国持续时间最长、影响力最大的专门针对中小学班主任的制度性表彰活动。“紫禁杯”优秀班主任中,既有多年坚守班主任岗位的老教师,也有担任班主任不满5年的学识过人、勇于创新的新教师。他们时时处处以“四有”好老师的标准严格要求自己,努力成为业务精湛、学生喜爱的高素质教师。

今天,我们从历届“紫禁杯”优秀班主任中选出7位老师,呈现他们的事迹和内心世界。7,相对于全部获奖的人数1.2万,只能算一条河流中的几滴水。但是透过这几滴水,我们可以看到优秀班主任的共性——胸怀仁爱、富有智慧、才华横溢、各具魅力。

丁榕:为学生的一生负责

丁榕老师当过二十多年班主任。一个班平均50个学生左右,加起来约有400个。这大约400个学生的名字,丁榕老师至今都清楚地记得。

从1964年带第一个班到现在退休在家,半个多世纪的时间里,丁榕老师始终保存着每个学生的头像、父母情況、家庭住址;保存着自己的工作计划、总结,仅班主任工作手记就50多本;保存着每个班每个学期的课程表、座次表、考勤表、班日志;保存着学生的作文、入团申请书,毕业时写下的青春誓言、犯错误时写的检查;保存着学生们每次参加活动的照片;保存着家长和学生给她的贺卡、信件……搬了多少次家,换了多少个工作单位,自己的东西不知扔了多少,唯独这些“班主任”的东西一样都没有丢,一件都没有丢。

丁榕老师说,当时积攒这些资料时并没有想到这些东西将来能有什么用处,完全是因为“爱”——“我爱教育事业,爱教师工作,爱班主任这一行,爱我教过的每一个孩子。所以舍不得丢掉任何一件当班主任时我所经历过的东西,和我共处过的每一个学生、我搞过的任何一个活动的照片。”

这大量的资料,不仅仅占据着丁榕老师房屋的空间,也占据了她心灵的每一个角落。她退休后的第一件事就是整理这些资料。“整理的过程是思念的过程,它把我带入一个美轮美奂的美妙世界。看着那些资料,浮现在我面前的是每个孩子,是一张张活泼可爱的笑脸。”甜蜜的回忆宛如和谐而温馨的旋律,回旋在心灵深处,永不会被岁月尘封。

整理资料的过程又引发了丁榕老师新的思考:“当我真的哪一天离开了人世,这些东西不就是一把火吗?”为了让这些东西保存下去,让这些东西的价值传承下去,丁榕老师决定给她教过的每一个班出一本书,送给每个同学一本,让他们记住,在自己的青少年时代,在自己成长的历程中,有这样一个集体在帮助他(她)进步,有这样一个班主任在关心他(她)的成长,有这样一群伙伴曾伴随他(她)的一生。也让他(她)的孩子们,听爸爸妈妈讲讲过去的事情。

于是,丁榕老师开始整理、编辑班书,接下来的八年的时间里,她整理完了五个班的班书,还有三本尚在整理之中。一个学生在留言中这样写道:“三年的记忆,在我心里是一眼不干沽的泉,每当迷茫饥渴的时候,取一瓢饮,足以支撑我走得更长远,走得气定神闲,走得底气十足!”

回首往事,丁榕老师说:“这辈子我就做了一件事,就是当了一个一辈子也没离开‘班主任位置的班主任。把班主任的工作有头有尾地做下去,把它当成一项课题来研究,或许对‘班主任这项工作还能有些贡献,那将是我最大的愿望。”

李莺燕:在学生心里点一盏明灯

14年前,怀揣一颗纯粹的同情之心,李莺燕老师来到了北京市盲人学校,从此,这里就成为她永远也放不下的地方。

提起盲孩子,很多人首先会想到他们生活中的种种不便,但与生理缺陷同样不可忽视的是他们的心理问题:因为生理缺陷和由此受到的各种伤害,很多孩子过早地关上了心灵的大门,看不见阳光,看不见未来,他们中的很多人自卑、敏感、冷漠、封闭、多疑、情绪化、攻击性强,甚至出现精神问题。面对着这些孩子,李莺燕老师默默地给自己定下一个目标:要在孩子们心里点一盏明灯,照亮他们的心灵,照亮他们的未来。

怎么样才能为他们点一盏心灯?惟有爱。为了方便照顾孩子们,李莺燕老师把家搬到了学校附近,一有空就去跟孩子们聊天。不管是在课堂上,还是在日常生活中,她都努力让孩子们时刻感受到“你在我心中是最美”。她发自内心地把每个学生都看作世上独一无二的宝贝,用诚心、细心、关心、耐心去关爱他们的心灵,把师爱如春雨润无声般融入每一个孩子的心中,一点一滴地滋润每一颗残缺的心灵。

为了真正走进孩子们的心灵,李莺燕老师专门召开了一次以“靠近你,温暖我”为主题的“单独班会”。说是“班会”,其实是她和每一个学生单独面谈。正是这次特殊的“班会”,让她了解到孩子们稚嫩的心灵遭受了怎样的痛苦,也被他们在伤害面前依然保持坚强的精神深深感动。

为了取得家长的充分配合,李莺燕老师想尽一切办法让家长看到孩子身上的闪光点。她发挥孩子的特长,让他们在家长会上表演节目,让父母发现原来自己的孩子其实可以做很多事,让他们相信孩子能行。她还特地拍摄了许多照片,尤其是那些在街上、天桥下乞讨的盲人,还有优秀盲人工作时的照片,用两种截然不同的生存状态的对比告诉家长,现在支持、配合学校的工作,将来孩子就可能拥有一技之长,不但可以养活自己,甚至还可能赡养父母;但是如果对孩子放任自流,将来孩子一无所长,无法独立生活,不但会成为家庭的累赘,孩子的一生也会很悲惨。每周五中午,家长会来接孩子回家,她就利用这个机会和家长面谈,告诉他们孩子有哪些进步,孩子现在需要什么,并指导他们正确的家庭教育方法……终于,学校与家庭形成了教育合力。

来自老师和父母的爱,可以打开孩子的心门,点亮孩子的心灯。但这只是教育的第一步,更重要的是让这盏灯始终不会熄灭,伴随他们一生,照亮他们的未来。所以,李莺燕老师特别重视培养孩子们健康的心态,让他们的心灵洒满阳光,想方设法让孩子们充分感受现实生活,让孩子学会接受自己,让孩子们对未来充满希望。endprint

14年风雨兼程,曾有过年轻气盛的躁动,有过初尝甘霖的欣喜,有过屡遭挫折的苦楚,也有过不眠不休的焦虑。最初的李莺燕只是将盲校教师作为一种职业,而随着时间的流逝,随着对孩子们的认识与理解不断深入,她早已经将盲校教师当作了自己终生追求的理想与事业。伴随着孩子们从幼稚到逐渐成熟的生命历程,李莺燕老师一次又一次体会到特教学校教师的光荣与使命、教书育人的神圣与严肃,也无时无刻不在享受着教育的幸福与满足。

陈志苹:给学生最需要的关怀

房山西北部的深山区,属太行山余脉。佛子庄乡中心小学就在这片深山里。“紫禁杯”班主任一等奖获得者陈志苹老师,就来自这所小学。

因为佛子庄乡中心小学是这个乡唯一的一所学校,全乡所有村子的孩子都到这里上学,有的离家很远,交通不便,许多孩子在刚上一年级时就需要在校住宿。

年仅六七岁的孩子刚离开父母,生活上几乎全部依赖班主任的照顾。很多孩子自理能力差,陈志苹老师就给他们补衣服,洗被单,给女孩子梳辫子,给男孩子做玩具。有时候,睡觉前想家了,女孩们会抹眼泪,陈志苹老师就坐在她们床边,给她们讲故事,直到孩子们都睡着了,自己才离开。

山里孩子,尤其相对贫困的山区的孩子,他们的需求,不仅是城里人想象不到的,连陈志苹这个山村學校的老师都没想到。

有一天,陈志苹老师看到两个刚住宿的孩子正在偷偷地分着东西吃。她走过去一看,竟然是家长给一个孩子带的感冒药——氨酚黄那敏颗粒。她一下愣住了,这是怎么回事?而当“草莓口味”这几个字映入眼帘时,她才恍然大悟,原来这两个孩子是把药当糖吃呢!陈志苹老师感觉非常心酸。于是,她买来了很多好吃的糖果,把它们作为奖品送给表现好的孩子,既让他们品尝到了心中的美味,又呵护了他们的自尊心,使他们不断地进步。

有一个刚入学的孩子,因为不习惯住宿,总是着急上火,嘴唇上都裂了血口子,疼得直哭。妈妈给他带了好几种药,有中药,有西药;有直接吃的,有需要用热水泡的,还有往嘴上抹的,五花八门。为了不忘记提醒孩子吃药,陈志苹老师特意买了一个定时器。为了减少孩子的疼痛,她专门带了一小瓶香油,每个课间都给孩子涂在嘴上。在她的精心照顾下,孩子的嘴慢慢好起来了,而且也不吵闹着要回家了。为了表达感谢,他还主动亲了周老师的脸。

爱就是用心的陪伴,是给学生最需要的关怀。陈志苹老师是这样说的,更是这样做的。她怀着一颗慈爱之心,用体贴入微的关爱,给了山里孩子们一个安全、温暖的家。

周同丽:帮助学生找到自己的价值

周同丽老师执教于一所中等职业学校——北京市信息管理学校。她认为:做一名中等职业学校的班主任不仅要有很强的业务能力,还要有强烈的责任感;不仅要关心学生的学业进步,更要潜心研究学生品格的形成;不仅要给学生阳光般的明朗气息,更要铸造其承受寂寞、击败挫折的意志和勇气。

无法升入普高,是学生选择中等职业学校的普遍原因。自信心不强、不良习惯多、对学习没兴趣、意志力薄弱、心理问题严重,是职校学生普遍存在的问题。怎样挖掘这些学生的潜能,使其走向成功之路呢?周同丽老师一直孜孜以求地探索着职业教育的教育目标——恢复自信、设立职业目标、体验成功。她希望经过三年的努力,使学生逐步认识社会,学会生存;认识职业,学会创造;认识合作,学会关心;认识自我,学会发展。

高一入学,她召开“我能行——找优点”主题班会,让学生自己身上的优点,恢复自信心,进而拥有强烈的集体荣誉感。

进入高二,她召开班会“走向成功”,与学生共同调研未来工作所需要的知识技能;学生们给自己制定高二要完成的目标,列出阶段计划,相互鼓励,共同前进。

进入高三,她召开“我能成功”主题班会,模拟招聘会,让学生们穿上职业装,迈着自信的步伐走进职场。

对于体验了太多的失败、承受过太多批评的中职生来说,他们更渴望世间真挚的爱、发自内心的尊重和前行路上的肯定。

李某是班里性格最暴躁的学生,爱挑头闹事、和任课老师顶嘴,张嘴就想骂人,伸手就想打人,见到书本就瞌睡。周同丽老师从走访中得知,李某父母闹离婚,父母间、亲戚间无休止的吵闹让这个十几岁的孩子觉着世间没有真情。有时候李某想好好学习,但家庭的纷扰,又常使他处于不能自控的情绪波动之中。周同丽老师坚持与他进行日记交流,从生活上更加关心他,学习上不断帮助鼓励他。为了让李某在家中转移注意力,周同丽老师特意为喜欢上网的李某买了一本关于网页制作的书籍,建议他试着自学,还让他为班级设计网站,找来专业老师指导他。现在,李某就职于华为技术有限责任公司,成为工程部主管。

周同丽老师说:“家长把孩子放到我这儿,我就要全身心为孩子着想。”所以,她不仅会为学生不认真学习着急流泪,还会在学生冲动、发生口角甚至争斗时冲过去,站在两者中间,“我不怕他们误伤我,只要他们没事,我真的无所谓。”

其实,周同丽老师也不是没想过:“我这么不辞辛苦,到底为什么呢?”但是,她马上就给了自己答案:“责任和爱。”一切缘于对工作、对学生的爱,所以哭归哭、气归气,哭过气过之后,工作依旧,对学生的爱依旧。

郑丹娜:用童心营造师生间的和谐

郑丹娜老师说:“作为一个老师,我要让我的学生快乐阳光,所以,我要读懂我的学生——学生是什么?他们需要什么?我应该为他们做什么?”

这三个问题,郑丹娜老师都有自己的答案:“首先,学生是学生,他们到学校来学知识,学做人,所以,作为老师,我应该给学生以引导;学生是孩子,孩子的成长需要呵护,所以,作为老师,我应该给学生以关爱;学生是人,人有被尊重的需要,而学生又是成长中的人,犯错误是正常的,不犯错误反而是非正常的,所以,作为老师,我应该给学生以尊重、宽容和理解。”

基于这样的学生观,郑丹娜老师给予孩子们的教育是“全接纳”的,并且在这个基础上进行“慢引导”,用童心营造师生间的和谐。endprint

于是,“微笑从教”成为郑丹娜老师的工作原则之一。

早上,她微笑着真诚问候孩子们;讲起课来,她笑容可掬,甚至手舞足蹈,带着孩子们忘我地进入各种情境;孩子们有了困难,她用微笑慰藉,给予孩子们克服困难的勇气和力量。就算是孩子们犯了错误,在严厉批评之后,她也不忘还原和蔼可亲的本来面目,微笑着说:“老师知道,犯错误是孩子的天性,我相信你能改正。”于是,孩子们就多了一分改正错误的决心和动力。

她认为,每个孩子不当行为的背后都一定有其原因,他的需要、期待和渴望才是需要教育者去理解、揣摩的。所以,和学生相处时她总是推己及人,换位思考:“小时候,我不喜欢给自己告黑状的老师,如今就不去简单地向家长告状;小时候,我不喜欢挖苦学生的老师,如今就决不说伤及孩子心灵的话;小时候,我渴望老师公正地爱我们每一个人,如今就每天都反思一下有没有忽略哪一颗渴求的心灵……”

怀着一颗童心,郑丹娜老师用“心情晴雨表”关注孩子的情绪,用真情倾听架设沟通的桥梁,用“悄悄话”走进孩子的心灵。

郑丹娜老师认为,不忘童年,是老师应该有的情怀:“想到童年,心会莫名其妙地变软;想到童年,更加喜爱孩子们的笑脸;想到童年,看着孩子们的淘气也可爱;想到童年,更希望帮孩子在五彩斑斓的人生画卷上绘制美好的春天!”

陶红梅:沿着文字走进孩子的心

来自北京市海淀区今典小学的陶红梅老师,已經做了19年的班主任。笔谈这种方式,陶红梅老师已经用了大约10年。

陶红梅老师一直从事高年级语文教学工作,每周都留周记作业。孩子们在周记本中提出的问题都是他们成长中面临的难题:像独生子女经常遇到的和同学相处的问题,和管教严格的家长的矛盾,对待挫折的问题等。每一次面对问题,陶红梅老师都认真作答,帮他们分析处理事情有哪几种方法,每种方法的不同效果是什么。有时,她告诉孩子们自己小时候的故事,供他们借鉴;有时像朋友一样为他们出主意。老师的真诚使得孩子们在周记中敞开心扉。周记成为陶红梅老师和孩子们的通信栏。10年来,陶红梅老师大概写下了30万字。

近几年来,陶红梅老师更关注成绩优异学生的心理问题。

班里有个女孩,学习成绩特别好,可她是一个非常孤僻、偏激、有个性的孩子,与家长的矛盾也很大。她曾在周记里写自己很讨厌妈妈,盼着自己快快长大,结婚,离开妈妈,离开家。原来,她小时候不在妈妈身边,来北京后,妈妈工作忙,很少跟她交流,所以,她认为妈妈不爱自己,甚至在心里怨恨妈妈。三年多的时间里,陶红梅老师不知在女孩的周记本上写下了多少文字。后来,女孩的妈妈看到了这个周记本,感动极了,对孩子的教育方法也有所改变。在老师和家长的共同努力下,这个女孩逐渐变得开朗了。在毕业前的最后一次周记中,她写道:“谢谢您,三年来为我写下的话,您不知道它曾给我多少鼓励、安慰和温暖……”

真诚,真实,每次都有新的内容,是陶红梅老师笔谈的特点。在这个过程中,教师与学生之间是平等的朋友关系,师生间的这种真挚的情感有着神奇的教育效果:孩子们学会了化解同学矛盾,正确地看待友谊;学会了调整自己的情绪;学会了全面地认识自己;学会了用心去感受生活中美好的事物。

如果说,笔谈是针对个人的心理辅导,那么“陶老师日记”就是面对全体学生的一座情感沟通的桥梁。

每周,陶红梅老师都利用小饭桌时间,在电脑上敲出三篇日记,通过多媒体展示给学生看,更多的时候是念给他们听。“陶老师日记”里的故事,都是发生在班里的事,学生听起来很亲切。小饭桌时间成了孩子们最愉快的时光。有时,他们静静地听;有时,他们兴奋地笑;有时,他们仔细地琢磨。

“陶老师日记”关注班里的热点事件。下雨了,很多同学把捉来的小蜗牛拿到教室。有很多小蜗牛不幸惨死。陶红梅老师没有直接制止或批评孩子们,而是写了一篇《蜗牛的悲鸣》读给他们。孩子们听懂了老师的意思,在不知不觉中接受了一次热爱生命的教育。

何杰:在专业发展中与学生共同成长

北京师范大学附属第二中学的何杰老师说:“我担任班主任工作的15年,正是我取得专业发展的15年。”

刚刚参加工作时,何杰老师也和绝大多数青年教师一样,认为班主任的职责就是把班带好,而把班带好的标准就是考出好成绩。随着阅历的增加和专业素质的不断提高,他才越来越认识到,对于高中学生来说,帮助他们形成正确的价值观应该是班主任的首要任务。从那以后,何杰老师抓住一切契机对学生进行引导,让学生通过自我教育和实践体验形成正确的价值观,实现自身成长。

在新中国成立60周年庆典上,何杰老师的班承担了背景组字任务。刚开始训练时,一些学生因为各种原因对训练有抵触。何杰老师意识到这是加强爱国主义教育的好时机。他找到建国五十周年庆典视频,让学生感受十万中学生一下子变出国徽图案时的震撼,又给学生讲参与盛典的光荣与自豪,讲中国人的责任,并引导学生将整个参与过程看作人生的财富。

在接下来的整个训练中,学生个个精神饱满。当有同学因“甲流”需要隔离时,他们最担心的就是参加不了国庆庆典活动。更为可贵的是,学生们对国庆活动的意义有了深层次的思考,有的学生总结道:“最单纯、最质朴的情感往往最能恒久地感动人、激励人。我很欣慰地发现这份容易在安适生活中隐匿的爱国心仍旧鲜活,爱国之情根植于我们心灵深处,这次国庆背景表演便是它的一次小小绽放。”

教育的智慧来源于对教育规律的深刻理解。从参加工作开始,何杰老师就一直攻读各种教育著作,思考其中的教育智慧和教育规律,并把学习和思考的结果运用于日常工作中。

亲子之间的互不理解会阻碍学生的成长。何杰老师通过认真学习和深入思考,决定创设情境,激发学生的内心体验,让他们感受父母对自己的爱并学会对父母施爱。

何杰老师首先让学生做了一个调查,调查从出生到高一家里共为自己花费了多少钱,这些钱在家庭支出中占的比重以及父母工作时的感人事迹。调查结果显示,每位同学平均花费了28万,所有同学的抚育费用都占到家庭支出的三分之一以上。这些惊人数字的背后是父母付出的心血和一个个感人的故事。在此基础上,何杰老师召开了“成长的价格”主题班会。学生们讲述着父母对自己的付出,受到极大触动。他们当场写下心愿,要在半年时间内用自己的进步或爱心为家长送一份成长的礼物。半年以后,学生在不同方面取得了进步,何杰老师又将所有学生家长请来,召开了“成长的礼物”主题班会。看到孩子的成长进步,看到孩子给自己准备的爱心礼物,家长们也流下了热泪。半年时间、两个班会,见证了孩子的成长,改变了家长的教育观念。endprint

激发学生内在的成长动力,使学生自主建构健全人格、完善精神世界。这正是何杰老师不断追求专业发展的收获。

编后记:

以上7位老师用自己的经历告诉我们,一个优秀班主任具有怎样的情怀、境界和智慧,也为众多班主任提供了学习的榜样和成长的范例。但是,成长的路不止这几条,事实上,在北京市各个中小学,很多一线班主任都在用自己的方式,书写着自己的故事,实现着自身的成长。

例如:中关村中学的徐彬老师将京剧元素注入班级建设之中,使學生们在领略中国国粹精髓的同时,提高了审美情趣,增强了实践能力和团队合作意识;北京市第十八中学附属小学的陈辉老师设计了班本课程——“每日文化讲堂”,每天利用晨读五分钟的时间,将优秀传统文化潜移默化地传递给学生;密云区第二小学的王美懿老师通过舞蹈营造积极优雅的班级文化,培养学生的审美意识和文化素养;中央工艺美院附中附属小学的刘洋、唐迪迪老师和朝阳区芳草地国际学校的马岩老师分别通过开展剪纸和书法等活动,建设特色班级,促进学生健康成长;通州区潞河中学的赵月灵老师带领学生用吟诵的方式感受汉语诗文的独有韵味,培养学生的高雅情趣和自我成长的力量……

在学生毕业30周年纪念时,叶嘉莹教授深情赋诗:“卅载光阴弹指过,未应磨染是初心。”北京市“紫禁杯”优秀班主任评选和表彰也是历经了30年,初心犹在。在30年纪念活动中,北京市教委领导表示,今后,市教委将继续按照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四有”好老师和“四个引路人”标准和要求,做好“紫禁杯”优秀班主任评选表彰工作,进一步发挥“紫禁杯”优秀班主任的示范引领作用,推动北京市中小学班主任队伍建设取得更大成就。相信在这样的背景下,北京市将有更多中小学班主任实现更好更快地成长。

链接:

1988年,北京市教育局和旅游局共同设立北京市中小学“紫禁杯”优秀班主任奖励基金,开展了首届“紫禁杯”优秀班主任评选活动。此后,每年进行一次评选表彰。从2006 年开始,北京银行作为新的出资单位继续支持“紫禁杯”优秀班主任评选表彰,使这一制度性奖励机制持续推进。

长期以来,北京市教委以“紫禁杯”优秀班主任评选和表彰奖励为抓手,通过培训培养、示范引领、经验推广等多种途径,培养和造就了一大批优秀班主任,引领各区和学校进一步加强班主任队伍建设,在全社会营造了尊重、理解和支持教师工作的良好氛围,为首都教育事业发展作出了积极贡献。

编辑 _ 付江泓endprint

猜你喜欢

班主任老师孩子
如何做好一个班主任
夸夸我的班主任
班主任
老师的见面礼
六·一放假么
高中班主任的自我成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