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继续我们“美丽”的发现之旅

2018-01-15王雪莉

北京教育·普教版 2017年12期
关键词:校本美丽师生

王雪莉

近年来,北京市教委深化教育领域综合改革,持续发力教育供给侧的转型升级,统筹解决教育资源的优化配置,取得了明显效果,描绘了一幅以公平、优质、均衡为特征的“北京教育新地图”。作为教育专业媒体,我们尤其关注在新地图中,每一个点、每一个角落的师生的实际获得究竟如何。于是,2016年8月开始,本刊编辑部开启了“北京教育新地图之美丽乡村学校行”系列报道,至今共采访报道9个区、20多所农村学校,《“桃花源里”的美丽学校》《北京教育的美丽极光》《不老屯的新传奇》《太行深处 别有洞天》《燕山脚下的“世外桃源”》等报道不仅受到被采访的乡村学校校长、教师的赞誉,还获得教育部2016年度“全国教育好新闻”三等奖,2017年获得北京市新闻出版广电局报刊出版引导资金奖励。

这是一场“美丽”的发现之旅。采访过程中,我们深深感受到师生的获得感和幸福感:偏远的山区也有了北京市的优质校,乡村教师待遇让城里的教师都羡慕,农村学校的学生也能进入城区优质高中就读。最让我们感动的是,群山环绕下,乡村学校安静美丽,学生宿舍温馨舒适,校长、教师自信自豪,学生阳光灵动。如果说学校环境的变化让乡村学校拥有了“高颜值”,那么从师生的变化中我们看到了学校发展的“深内涵”。

在这场“美麗”的发现之旅中,我们看到农村学校抓住机遇,挖掘自身地域优势,因地、因校、因生把劲儿使在学校的内涵发展上:房山区的河北中心校把非物质文化遗产引进了校园,开发了高跷校本课程和太平鼓校本课程;延庆区千家店学校以本地区民俗、经济、人文景观、地质地貌、动植物等为素材,开发了《百里山水画廊我的家》综合校本课程;通州区宋庄镇中心小学用丰富的校园文化为学生的发展创设了广阔的天地,被家长和学生称为“蓝天下最美丽的校园”;北京最北端的怀柔区喇叭沟门学校,学生足迹遍布城里的博物馆、展览馆、图书馆、科技馆、大剧院。广阔的世界让学生的眼光更灵动了,思维更活跃了。

在这场“美丽”的发现之旅中,我们最深刻的感受就是变化,农村学校的校长、教师自豪地说:在乡村最美丽的一定是学校,最阳光的一定是教师,最幸福的一定是学生。

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建设教育强国是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基础工程”,“要推进城乡义务教育一体化发展,高度重视农村义务教育……努力让每个孩子都能享有公平而有质量的教育”。2018年,我们将继续把目光投射到农村教育,在“美丽”的发现之旅中,展现更多乡村学校的“美丽”蜕变,书写更多农村教育的“美丽”故事。

编辑 _ 付江泓endprint

猜你喜欢

校本美丽师生
初中历史教学中师生的有效互动
高中地理校本课程的开发与实施——以闽江环境保护校本开发为例
《红楼梦》(新校本)
《红楼梦》(新校本)
点校本《史记》中的“曆”字
我们创造美丽
平凡又美丽
麻辣师生
不可错过的美丽配饰们
重视“五老”作用 关爱青年师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