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秋冬皮肤干燥有对策

2018-01-15

家庭医学 2017年12期
关键词:电热毯润燥皮脂

秋冬季节气候寒冷、干燥、多风,或由于室内过于燥热,或因为穿的太多,或因长时间使用电热毯,等,最容易导致皮肤水分流失,导致皮肤干燥、粗糙,甚至泛起皮屑。老年人气血虚衰,更容易引起皮肤干燥。笔者认为,秋冬预防皮肤干燥,应特别注意以下几点。

入秋后保湿是护肤重点

皮肤细腻嫩滑的关键在于皮肤中的含水量,皮肤表面的皮脂膜起到防止肌肤水分流失的作用。当秋冬肌肤的新陈代谢变得迟缓时,皮脂膜产生的皮脂就会慢慢减少,再加上其他一些外界刺激因素,水分流失增加,皮肤就容易干燥。

经过夏季炎热气候的侵扰后,我们的肌肤处于干渴状态,同时也是皮肤角质层老化的阶段,所以秋冬保养的重点就必须从防晒变成保湿。特别是在洗浴之后,应及时使用滋润性较强的护肤用品。如果护理不当,则皮肤的角质层容易开裂,造成皮肤粗糙甚至出血。

及时补充饮水

不要认为只有夏天才应重视补充饮水,秋冬季节的机体也常处于失水状态,特别是室内燥热、穿的过暖或开着电热毯睡觉,更容易导致失水。因此一定要及时补充饮水,成年人每天不宜少于1 500毫升。补水以矿泉水、白开水、淡热茶最佳,饮水方法以少量多次法为好(每次200~300毫升)。不要等口渴了才喝水。

适当多吃有滋阴润燥作用的食品

秋冬季节气候寒冷干燥多风,肌肤容易失养,大便容易燥结不通,所以宜适当多吃些有滋阴生冿、润燥通便作用的食品,如鲜藕、胡萝卜、白萝卜、银耳、番茄、胡桃仁、黑芝麻、乳品、蜂蜜、甘蔗、枸杞子、百合、苹果、香蕉、柿子、秋梨、荸荠、粥食、新鲜叶类蔬菜等,以滋润皮肤;宜少吃辛辣刺激性和过于香燥的食品,少吃方便脱水加工的精细食品,少饮烈性白酒,不吸烟,以免影响机体对水分的吸收。

注意居住环境防燥保湿

不管是采取何种方式取暖,都不宜让居室过于干热,室温最好保持在18~20摄氏度。因为烧火炉取暖或长时间开空调取暖容易导致居室过于干燥,引起皮肤失水。可以使用加湿器,或在室内放几盆清水,或每天用湿拖布擦几次地,或用矿泉水喷雾来补充水分。睡眠时不要开着电热毯(在睡前1小时左右打开电热毯,上床后即将电热毯关闭)。这些方法都能起到防燥保湿、防止皮肤失水之目的。

温和沐浴露洗出滑嫩皮肤

秋冬季节应将含凉性和碱性大的洗浴用品收起来,改用滋润性较强的浴液。洗澡时最好使用偏弱酸性的沐浴乳,避免使用清潔力过强的碱性香皂。因为即使是中性的沐浴用品,相对于人的皮肤来说也是偏碱的。同时要适当减少沐浴次数和缩短洗浴时间,以免水分和脂肪因热而过多流失。洗澡时不要用力搓洗,因为过热的水和用力搓澡会洗掉皮肤的皮脂、角质等保护层,容易伤害皮肤,甚至会引起皮肤局部发炎,更加重皮肤瘙痒。

洗浴之后用柔软洁净的毛巾轻轻擦拭身体,趁皮肤的水分还没完全干时,立即涂抹有滋润护肤作用的沐浴乳(此时人的毛孔还在微微张开,护肤品更容易吸收渗透),尤其是四肢等特别干燥的部位。这样可帮助皮肤恢复水油平衡,并在皮肤上形成一层薄膜,防止水分过多蒸发。涂好护肤用品后应及时穿好衣服和袜子,以增强对皮肤的保护功效,减少干痒现象。

服用有养血润燥作用的中药

平时气虚血亏者,特别是年高老人,秋冬季节更容易引发皮肤干痒。这些人除采用以上方法护肤外,服用几剂有滋阴养血、润燥止痒作用的中药,大多可取得较理想的功效。笔者多采用下方为基础方:生、熟地各15克,白芍、当归、首鸟各12克,肉苁蓉30克,麦冬、地肤子、秦艽各10克,炙甘草6克。随症加减丹参、桃仁、枸杞子、女贞子、黄精、元参、防风、白蒺藜、蛇床子等。若影响睡眠或心中烦躁,可加柏子仁、五味子、炒枣仁、石决明、龙骨等种;若有热,可加黄芩、栀子等。

猜你喜欢

电热毯润燥皮脂
正确使用电热毯
秋日滋阴润燥佳品——百合
白露秋分 润燥养阴
小心电热毯成为“温暖杀手”——南京一大厦突发火灾 缘于电热毯惹的祸
秋季皮肤呵护 就从保护皮脂膜开始
冬季如何补肾护阳、润燥养阴
抗氧化剂抑制人体皮脂油污自氧化反应研究
润燥通络针刺法治疗干燥综合征30例
用电热毯莫忘安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