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儿童医学科普新见解

2018-01-14受访专家黄瑽宁台湾超人气儿科医生

父母必读 2018年1期
关键词:医学知识儿科医生育儿

受访专家|黄瑽宁(台湾超人气儿科医生)

再深奥的医学知识,只要运用在人身上,都可以用大家听得懂的语言来表述,让更多的人走近医学。这才是育儿新时代里对孩子和父母都好的一件事。

黄瑽宁医生是临床医学博士,是台湾地区超人气的儿科医生,他也是两个孩子的父亲。在这个网络发达的新时代,医生如何给家长最新的健康信息?父母需要的是怎样的交流方式?如何在众多的信息当中筛选出正确的、适合孩子的?黄医生有他独到的见解。

健康知识的科普,因人而异

将医学科普化,把那些复杂的医学内容转化成父母能够听得懂的话,让他们能够理解,是需要儿科医生费一番工夫的,但黄医生认为很有必要,也乐意做这样的事情。但是他强调:面对不同的父母,向他们传递的信息深度也应该有所不同。

面对什么都还不太了解、很慌乱地来向黄医生求助的新手父母,黄医生不会先给他们讲太复杂的知识,而是会直接告诉他们,第一、二、三步该怎么做。等到他们已经把孩子照顾得比较好的时候,如果想知道更多,黄医生会用举例、比喻等他们能理解的方式,向他们传递相对专业一些的知识。如果父母有一定的知识基础,知其然还想知其所以然的时候,黄医生就会讲得更深入一些。

互动代替单向传递

以前网络还不发达,医学的科普更多的是单向传递,也就是说,医生在不断地学习,跟上医学的脚步,将学到的新的知识传递给家长,但是那时候医生给什么,父母就接受什么,是一种单项传递模式。而现在,依托高度发达的网络,交流方式变得便捷,医生和父母的沟通也更为顺畅,医学科普也不再是单向传递的模式,而是充满了互动性。

比如父母现在在各种渠道上都能看到相关的儿童健康知识,当他们对这些知识有疑问或不解时,会带着这些问题去问医生,医生面对

2018年,儿科医生的几句心里话各种各样来自父母的问题,则会及时去查询这些知识是否正确,是否有最新的研究和说法,以便能更好地反馈父母,与父母沟通。这实际上就是一种良性互动,无论是父母还是医生,都是一个学习的过程,都能不断更新知识。

所以黄医生特别赞成这样的互动成长,他建议父母多学习育儿知识,多观察孩子,多思考,这样,当和医生交流的时候,父母可以问出比较有水准的问题。黄医生说其实医生与这样的父母沟通起来也会比较顺畅,知识落差的拉近,也更有利于医生对孩子病情的判断,能够做出更准确的诊断和治疗建议,所以,这种互动成长的最大的受益者还是孩子。

在新时代育儿,大家都不能偷懒!医生不能偷懒,父母也不能偷懒。

医生这个行业是需要终生学习的,绝对不是说从医学院毕业后就不用再学习了。从医学院毕业到成长为一名真正的医生,大概在30岁左右,离退休还有30年!这期间我们如果都不学习,用30年前的知识治疗病人的话,是危险的事情!

所以我觉得,作为医生的责任,我首先重视的就是跟着医学进步的脚步,更新我们的知识。其次,医生没有必要害怕否定过去。面对知识的更新,有时候就是要否定自己以前说过的话,这不是面子上过得去过不去以及自己权威性的问题,而是一种永远求真求实的态度。其实,医学在时时进步,现在的研究比10年前有了很大的进步;而10年后,又会有更新的医学知识来更新现在的说法,这并不是我们医生做错了什么,只是科学探索和知识的更迭而已。所以,我会不断学习,终身学习,跟随新的研究不断更新自己的观点,努力给父母当下最新的儿童健康知识。

5个W,分辨网上健康知识

但是在网络时代,父母也有困惑,那就是得到的育儿信息不是太少,而是太多。各种说法多,来源也多,不知道哪个是真,哪个是假,不知道该相信谁。这个时候,黄医生建议父母多使用“5W”原则来分辨这些信息的可靠性。

谁写的?

看到一篇感兴趣的文章时,要先看看这篇文章是谁写的。如果是没有署名,是微信上传来传去的文章,那就要留个心眼——不知道作者是谁,有没有医学背景,怎么能相信它的真实性呢?如果文章有署名,而且作者是某医院的医师或医学博士、硕士,那他可能是这个领域的专家,是可以信任的,他的文章有可信度。

什么时候写的?

接下来要做的,是看这篇文章是什么时候写的,医学知识更新速度很快,可以说是日新月异。10年前写的文章,10年后也许会有不小的改动,才能符合当下的情况。所以,相同的内容,最好是选择最新更新的文章看。

写的什么内容?

接下来要看的,就是文章的内容,是不是就事论事,还是内容有过于夸大的成分。现在有的文章会有植入的广告,虽然作者是知名学者,文章也是最近写的,可是如果他的文章里面有产品植入,那要判断一下是否有夸大的成分?虽然产品一般不是假冒伪劣,但它的效果、功能是否真的如写得那么好,是需要打个问号的。

发在哪里?

文章发表在什么地方,也是需要注意的一个方面。如果文章是发表在权威育儿期刊或其官网、知名医学专家的微信公众号、学术机构的官网等地方,这样的文章它的内容是可以信任的。如果文章出处不明,只是在朋友圈里转来转去,甚至还有诸如标明如不转发就会怎样的文章,可信度就不太高。

为什么写这篇文章?

每一篇文章都有它的写作目的,是向读者分享他的经验,是向读者传递育儿新理念,还是通过文章售卖某样东西?真实目的有时候不容易被发现。不过,现在有很多知识付费的频道或栏目,这种形式反而简单很多,想要什么付钱买内容就好,只要专家靠谱,得到的东西反而比较纯粹,不用再担心它是推销还是有什么其他目的。

其实,不仅是医学知识,所有网络上的内容,都可以用这“5W”原则来审视,然后就可以做出初步判断,哪些文章值得看,哪些平台值得信任,在筛选之后的平台和文章中去寻找自己想要的知识就可以了。

猜你喜欢

医学知识儿科医生育儿
92岁的儿科医生免费为病人看病
偷偷摸摸育儿
思维导图在医学中的应用
加强班级凝聚力建设,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儿科医生荒”如何缓解
儿科医生“荒”在哪?
新环境下《解剖学》教学资源开发探讨分析
卫校化学教学中渗透医学知识的实践
育儿神器
育儿Q&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