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优质护理在急性心肌梗死护理中的应用

2018-01-14宋晓培

关键词:卧床心肌梗死优质

宋晓培

(江苏省苏州高新区人民医院,江苏 苏州 125000)

急性心肌梗死是临床上发病率较高的心血管急症,表现为胸闷、胸痛,该病的发病急、病情进展快,多数患者伴有休克、心衰、心律失常,是造成患者猝死的主要原因[1]。对于急性心肌梗死患者而言,有效的治疗固然必不可少,但优质的护理服务也尤为重要。本文以50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为主要对象,评估优质护理的应用效果,具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本文选取2017年1月~2018年5月急性心肌梗死患者50例为主要对象,随机分为两组,各25例。对照组中:男性14例,女性11例;年龄区间为42~78岁,平均年龄为(56.85±3.17)岁。观察组中:男性13例,女性12例;年龄区间为43~79岁,平均年龄为(56.97±3.54)岁。使用统计学软件分析两组患者的年龄和性别资料,经分析发现,观察组和对照组患者在上述各项一般资料的比较上,无显著差异(P0.05),存在可比性。

1.2 研究方法

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对患者的病情变化情况进行密切监测,监测生命体征指标,遵医嘱对患者进行用药指导,向患者和家属介绍疾病和治疗的相关知识。

观察组实施优质护理:实行专人护理制度,让每一位护士都走进病房,走到患者身边,每日对患者病情的变化情况和心理状态指标进行监测和评估,协助家属办理检查和缴费手续。对每一位患者的身心状况进行积极评估,综合评估结果制定相应的干预方案。对患者进行健康宣教,让其从科学的角度认知疾病,让患者在了解疾病和治疗方案的基础上积极配合医生。同时,要耐心的倾听患者的倾诉,了解患者焦虑和抑郁情绪的来源,提升患者的自信,让其更积极的面对疾病、配合治疗。此外,饮食干预也必不可少,告知患者饮食要以低脂、低热量、低胆固醇为主,遵循少食多餐的原则,帮助患者养成良好的饮食习惯和生活习惯。

除对患者进行优质护理服务外,护理部内部还要建立相关的优秀护士评比制度,保障排班制度的合理性,为护理人员提供舒适、轻松、愉悦的工作氛围。在管理上,充分运用分层管理模式,让各位护士各司其职、各负其责。

1.3 观察指标

①统计两组的卧床时间、住院时间,并进行统计学处理。②统计两组的并发症发生率,包括胸痛、心律失常、心源性休克,计算并对比两组的发生率。

1.4 统计学处理

本组50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的数据均纳入SPSS 17.0统计学软件中,计数型指标用n/%表示,卡方检验;计量型资料表示为平均数±标准差,t检验,以P<0.05为有显著差异。

2 结 果

2.1 两组的卧床及住院时间比较

观察组的卧床时间为(2.12±0.58)d,对照组的卧床时间为(3.58±0.56)d,经统计学分析,t=9.055,P<0.05,两组差异显著。观察组的住院时间为(21.13±2.28)d,对照组的住院时间为(28.45±2.54)d,t=10.723,P<0.05,两组差异显著。

2.2 两组并发症发生率对比分析

观察组中:胸痛0例,心律失常1例,心源性休克0例,并发症发生率为4.0%。对照组中:胸痛2例,心律失常2例,心源性休克2例,并发症发生率为24.0%。经统计分析,x2=4.153,P=0.042<0.05,有显著差异。

3 讨 论

近年来,随着护理学的不断发展,护理理念不断更新,以患者为中心已经成为各项护理工作的核心。优质护理是临床护理中非常重要的一项方法,优质护理建立在以患者为中心的基础上,围绕着患者的身体、心理等多重因素制定相应的护理模式,让护理工作的开展更有针对性[2]。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的发病急、病情进展快,且患者需要长期卧床,这些因素不仅会影响患者的身体健康,同时也会引发患者的焦虑、恐惧情绪。因此,临床上对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实施优质护理干预,可以及时纠正患者的不良症状,有效降低患者的并发症发生率。同时,可增强患者战胜疾病的信心,让患者充分的放松身心,更有利于患者的早日康复。本研究结果显示,实施优质护理的患者卧床时间、住院时间均短于实施常规护理的患者,且并发症发生率相对较低,这与王磊[3]报道中的部分研究结果相似,充分体现了优质护理在急性心肌梗死患者护理上的应用优势。

综上所述,对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实施优质护理,可缩短卧床及住院时间,降低并发症发生率,值得进一步推广。

猜你喜欢

卧床心肌梗死优质
1型、2型心肌梗死的危险因素分析
一种可升降卧床病人半自动转运车的研究与设计
家有卧床老人,如何预防压疮
果桑优质轻简高效栽培技术
以剑突下疼痛为首发症状的急性心肌梗死1例
夏季管得好 酥梨更优质
牛繁殖、饲养、卧床精细管理七法
急性心肌梗死并发心律失常的临床特征分析
蔬菜桑优质高效栽培技术
急诊PCI治疗急性心肌梗死的护理探索构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