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腹腔镜与开腹手术治疗异位妊娠疗效对照研究

2018-01-13

关键词:手术过程异位开腹

金 鑫

(大庆让胡路铁路医院,黑龙江 大庆 163712)

由于女性的生活运动习惯随着生活节奏的改变,目前异位妊娠已是妇产科常见的疾病,并且近几年不短的出现逐渐上升的趋势。当前对传统开腹手术治疗方式的应用,具有术后恢复过程慢,并对患者有着较为严重的影响。随着医疗技术的发展,腹腔镜手术治疗方式的临床应用,可以有效弥补传统开腹手术的不足。本文主要对腹腔镜与开腹手术在异位妊娠中的临床治疗效果予以分析探讨,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随机选取我院2016年2月~2018年2月收治的异位妊娠患者60例作为研究对象,将其均分为两组对照组和观察组。根据对两组的产妇平均年龄、孕周进行等方面进行的差异进行比对,其中对照组年龄22~37岁,平均(27.6±2.5)岁,孕周37~40周,平均(38.2±0.5)周;观察组年龄23~38岁,平均(28.3±2.7)岁,孕周38~41周,平均(38.4±0.6)周。两组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 方法

对照组执行传统开腹手术治疗,具体方法为:手术过程中患者保持平卧位,麻醉效果满意后,选择患者下腹部作纵向手术切口以5 cm左右为手术切口,随后探查、明确病灶与出血部位后,首先吸除积血,充分暴露患侧输卵管,并应用生理盐水对腹腔进行冲洗,完成上述操作后,对手术切口予以常规缝合、包扎,手术完毕[1]。

观察组执行腹腔镜手术治疗,内容为:采用气管插管联合复合全身麻醉,在麻醉效果满意后,根据患者实际需求,若不需要保留生育功能,可开展输卵管切除手术,若是需要保留生育功能,即可开展输卵管开窗手术,手术过程中若发现患者存在不符合腹腔镜手术指征,应立即为其中转开腹。

1.3 观察指标

对比分析两组患者的手术情况、术后恢复情况、并发症发生情况。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 19.0统计学软件对数据进行处理,计数资料采用x2检验,计量资料以“±s”表示,采用t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 果

2.1 两组手术情况的比较

对照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伤口大小分别为:(86±13.9)、(76.9±11.5)、(9.5±0.8);观察组分别为:(51.2±10.9)、(37.9±12.9)、(4.3±0.6),两组患者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伤口大小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2.2 两组手术后恢复情况的比较

对照组术后排气时间、留置导尿管时间、下床活动时间分别为:(47.9±8.9)、(32.9±4.5)、(22.5±5.8);观察组分别为:(1 9.2±5.6)、(9.9±2.9)、(8.3±1.6),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2.3 两组手术后并发症现象发生的比较

对于异位妊娠的患者,手术后的并发症主要是对肠麻痹、切口感染及发热现象的发现[3]。在对两组患者的进行观察时可以发现,对照组的患者中出现了7例肠麻痹的现象,另外6例出现发热及切口感染的症状。而观察组患者只是出现了1例较为严重的并发症现象。根据统计计算观察组的并发症的总发生率仅为2.6%,而对照组开腹手术治疗的患者在手术后并发症发生的现象要接近30%左右。

3 讨 论

由于目前有许多因素都会造成异位妊娠现象的发生。本项比照研究结果证明,开腹的手术由于手术中开口造成的创口比较大,因此所需的手术时间与手术中患者的出血量也会增加,造成的换肤术后恢复的相对就较为缓慢,并同时容易引起并发症现象的发生。总之,要根据异位妊娠患者身体状况各方面的特征,对于手术方式的选取,尽量选择腹腔镜的手术方式,使在手术过程中及手术后对患者身体造成的损害降到最低程度[5]。根据本文的比照与研究,腹腔镜的手术方式对于异位妊娠患者临床的治疗有着重要的推广意义。

猜你喜欢

手术过程异位开腹
老年髋关节置换术压疮高风险者手术过程急性压力性损伤护理干预
非典型内脏异位综合征1例
甲氨蝶呤联合米非司酮保守治疗异位妊娠疗效分析
经阴道超声在异位妊娠诊断及治疗中的应用价值
保留远近双蒂皮瓣削薄术治疗手足部皮瓣移植术后臃肿畸形临床观察
保温护理对98例全身麻醉患者术后复苏应用价值分析
麻醉复苏室与临床护理特征性分析与措施
腹腔镜下肝切除术中转开腹的相关因素初步分析
腹腔镜与开腹改良直肠前切除术治疗成人重度直肠脱垂的对比研究
腹腔镜与开腹全直肠系膜切除术治疗中低位直肠癌的对比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