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优化急诊护理流程在急性心肌梗死患者抢救中的效果观察

2018-01-13朱晓丽

关键词:成功率复发率心肌梗死

朱晓丽

(中山大学附属第五医院,广东 珠海 519000)

在临床医学中,冠状动脉急性、持续性缺血缺氧引起的心肌梗死,临床上常将其称作急性心肌梗死(acute myocardial infarction,AMI)。据相关研究数据表明,让出现急性心肌梗死时常伴有剧烈性和持久性的胸骨后疼痛,常规的硝酸酯类药物均很难达到完全缓解。从当前临床医学治疗来看,急性心肌梗死还伴有不同程度的可并发心律失常、休克或心力衰竭,常可危及患者生命。急性心肌梗死在欧美最常见,我国依旧趋于上升趋势[1]。借此,笔者选取本院收治的收治急性心肌梗死患者300例作为研究对象,探讨优化急诊护理流程在急性心肌梗死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报道如下所述。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经本院理论委员会批准,选取2015年1月~2018年1月本院收治的急性心肌梗死患者300例作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成对照组和观察组,各1 5 0例。其中,对照组男102例,女48例,年龄40~75岁,平均年龄(57.4±3.7)岁;观察组男101例,女49例,年龄39~75岁,平均年龄(57.9±3.6)岁。两组患者年龄、身高、性别等一般资料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纳入与排除标准均符合本院急性心肌梗死诊断与治疗标准。

1.2 护理方法

1.2.1 实验室检查

1.心电图:根据患者的临床症状制定科学、合理、有效的护理措施,确定优化急诊护理流程,根据患者的心电图反映,密切观察患者的临床症状;做好心肌坏死血清生物标志物升高相关数据整理、分析、存档,如肌酸激酶同工酶(CK-MB)及肌钙蛋白(T或I)指标;3.采用快速诊断试剂,如心肌钙蛋白I,肌红蛋白等进行心肌坏死血清生物标志物检测,辅助患者临床诊断与治疗。

1.2.2 具体护理方法

通过观察患者精神、神态、步态,表情、面色等常规检查,并做好相应的数据分析,主动与患者接触,主动询问患者病史,跟句患者不同的病史核实患者提问、脉搏、呼吸等初步体格检查;完善急诊抢救室设置与管理要求,1急救器械:在手术时随时准备好心电图、吸引器、氧疗袋、心电监护、手术床、无影灯等急救设备;2急诊治疗包:根据患者的急性心肌梗死的临床症状,配备急救治疗包、开胸包、静脉切开包、中心静脉压测定、引流管及敷料等。急诊留观室护理:1.急诊留观室工作人员应以饱满的激情,热情的接待患者及家属,协助其办理入室手续,及时通知医师,妥善安排患者,并向患者及患者家属交代留观室的各项注意事项,按急性心肌梗死的护理常规,对患者实施基础、专科、心理、饮食、健康教育护理,定期巡视患者,对患者的各项生命体征进行详实的登记、整理和存档;2.严格贯彻、落实和执行三查七对政策,坚决执行正确医嘱,准确记录医嘱执行时间;3.加强陪客管理,给患者创造更加舒适、安静、清幽的休养环境,对无家属陪护的患者应安排专业护理人员监护;4.按时测量和记录患者的体温、脉搏、呼吸、血压,及时更换补液;5.做好各种手术设备、器械消毒,定时隔离手术器械,防止交叉感染,是留观室内外保持清洁、整齐、安静,同时还应使各种抢救一起、器械、药品等处于进击备用状态。

1.3 观察指标

抢救成功率、复发率、抢救满意率。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 21.0统计学软件对数据进行处理,计数资料以百分数(%)表示,采用x2检验;计量资料以“±s”表示,采用t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 果

2.1 两组患者抢救效果对比

对照组抢救成功者123例,占比为82.00%,复发27例,占比为18.00%,观察组抢救成功者147例,占比为98.00%,复发3例,占比为2.00%,两组患者抢救成功率、复发率等均显著优于对照组;对照组抢救满意132例,占比88.00%,观察组抢救满意147,占比为98.00%,两组对比观察组更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2.2 两组患者急诊、抢救、住院时间对比

对照组抢救时间为(52.12±5.40)min,急诊时间为(50.23±8.55)min,住院时间(15.44±3.60)d;观察组抢救时间为(35.60±5.02)min,急诊时间为(37.36±6.55)min,住院时间(10.44±3.42)d;两组患者急诊、抢救、住院时间对比观察组更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3 讨 论

从当前临床诊断来看,急性心肌梗死的发生因素相对多样,常见病因包括心脏破裂、附壁血栓形成、心律失常、心肌梗死后综合征、心力衰竭和心源性休克等均有可能诱发急性心肌梗死。其中心脏破裂主要发生在心肌梗死后15d左右,左心室前壁下1/3处出发生心脏破裂的概率极高,其中梗死灶失去弹性,心肌坏死以及中性粒细胞和单核细胞释放水解酶酶性溶解作用的影响,导致心壁破裂。附壁血栓形成,在急性心肌梗死中,附壁血栓的形成多见于左心室。梗死区内膜粗糙,室壁瘤处出现涡流等原因常是引起附壁血栓形成的重要因素[2]。

在吴宇超[3]的研究中,通过对86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进行研究,以计算机分组额原则将其分成43例观察组,予以优化急诊护理流程护理,43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急诊流程护理,结果表明,观察组抢救成功率为97.85%,复发率为2.15%,对照组抢救成功率为81.56%,复发率为18.44%,这与本研究中观察组抢救成功率为98.00%,复发率为2.00%,对照组抢救成功率为82.00%,复发率为18.00%,颇为相近。在汤雁晓[4-5]等研究中,对102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进行研究,其中对照组采用常规急诊护理流程,观察组采用优化急诊护理流程,结果表明,观察组抢救满意率为98.45%,对照组抢救满意率为88.00%,这与本研究中的观察组抢救满意率为98.00%,对照组为88.12%颇为相近。这足以证明优化急诊护理流程在急性心肌梗死治疗中的优越性。

综上所述,在急性心肌梗死治疗中,优化急诊护理流程对改善患者的各项临床指标均有良好的临床应用价值,值得推广。

本文编辑:刘欣悦

猜你喜欢

成功率复发率心肌梗死
1型、2型心肌梗死的危险因素分析
成功率100%,一颗玻璃珠入水,瓶子终于坐不住了!
成功率超70%!一张冬棚赚40万~50万元,罗氏沼虾今年将有多火?
以剑突下疼痛为首发症状的急性心肌梗死1例
桂枝茯苓汤加减治疗慢性盆腔炎的应用疗效和复发率分析
甲硝唑配合红外光治疗慢性宫颈炎的有效性及对复发率的影响
重组人干扰素α-2b凝胶联合ALA-PDT治疗尖锐湿疣的疗效及复发率分析
急性心肌梗死并发心律失常的临床特征分析
如何提高试管婴儿成功率
急诊PCI治疗急性心肌梗死的护理探索构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