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氯吡格雷、阿司匹林单用及双联抗血小板长期治疗对老年冠心病患者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术术后的影响分析

2018-01-13吴英娜

关键词:心梗氯吡阿司匹林

李 颖,吴英娜

(1.黑龙江八一农垦大学校医院,黑龙江 大庆 163319;2.黑龙江省齐齐哈尔市第一医院,黑龙江 齐齐哈尔 161000)

冠心病是临床多发性心血管疾病,多发于老年人,随着人们工作生活节奏的加快,饮食不规律、过量饮酒、作息时间差、工作生活压力大等原因,而在近年来有年轻化发病的趋势,且发病率逐年增加[1]。本文笔者选取我院收治的90例老年冠心病患者的临床资料,按照治疗方法的不同随机将患者分为1组、2组和3组,分析探讨氯吡格雷联合阿司匹林双联抗血小板长期治疗老年冠心病患者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术后的临床应用价值,提高该病的治疗效果。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5年1月~2016年12月我院收治的老年冠心病患者90例作为研究对象,按照治疗方法的不同随机将其分为1组,2组和3组,各30例。其中,三组患者性别均是随机分配,年龄60-78岁,平均年龄(65±3.6)岁,并伴有高血压、糖尿病等。所有患者均被确诊为冠心病,均行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术,且同意分组治疗,两组患者在年龄、性别、病情等一般资料方面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 方法

三组患者的治疗方法如下:

1组采用阿司匹林单抗血小板治疗,1次/d,剂量为100 mg/次,均为睡前服用,治疗时间为一年。

2组采用氯吡格雷单抗血小板治疗,1次/d,剂量为75 mg/次,治疗时间为一年。

3组采用氯吡格雷联合阿司匹林双联抗血小板治疗,服用剂量和方法同上述两组,治疗时间也是一年。

1.3 疗效判定标准

记录分析三组患者治疗前后的凝血情况和心血管不良情况发生率。其中,凝血情况主要看两个指标:PT、aPTT;心血管不良情况发生率主要指发生心梗、心衰、再治疗、死亡等情况的几率。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 18.0统计学软件对数据进行处理,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 果

1组患者治疗前后PT、aPTT指标分别是15、28和16、31;2组患者治疗前后PT、aPTT指标分别是15、28和16、31;3组患者治疗前后PT、aPTT指标分别是15、28和18、34。由此可见,三个小组经长期治疗后,凝血情况均有所改善,3组患者的凝血情况明显优于1组和2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1组患者中出现心梗、心衰、再治疗、死亡的例数一共有6例,心血管不良情况发生率为20%;2组患者中出现心梗、心衰、再治疗、死亡的例数一共有7例,心血管不良情况发生率为23.33%;3组患者中出现心梗、心衰、再治疗、死亡的例数一共有2例,心血管不良情况发生率为6.67%。由此可见,3组患者的心血管不良情况发生率低于1组和2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3 讨 论

冠心病临床主要表现为胸闷胸痛、心悸等,严重者出现心力衰竭和心肌梗死,是死亡率较高的疾病,发病原因为血脂异常导致的冠状动脉粥样硬化引发心肌供血不足,在防治中应引起高度重视[2]。本文笔者选取我院收治的90例老年冠心病患者的临床资料,按照治疗方法的不同随机将患者分为1组、2组和3组,经统计分析,3组患者的心血管不良情况发生率低于1组和2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3组患者的凝血情况明显优于1组和2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3]。

因此,采用氯吡格雷联合阿司匹林双联抗血小板长期治疗对老年冠心病患者的临床效果显著,能够有效的减少患者的痛苦,且不良反应发生率低,安全性较高,十分具有研究与应用价值。

猜你喜欢

心梗氯吡阿司匹林
曲美他嗪联合氯吡格雷治疗冠心病心绞痛的临床效果
有些咽痛是心梗信号
Me & Miss Bee
餐前还是饭后?阿司匹林到底怎么吃
如何权衡阿司匹林预防心血管病的获益与风险
餐前还是饭后?阿司匹林到底怎么吃
1例氢氯吡格雷致糖尿病肾病患者球结膜出血报告
阿托伐他汀与氯吡格雷联合应用于脑梗死治疗中的疗效观察
心梗猛于虎
氯吡格雷抵抗须防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