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房颤与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综合症相关性研究进展

2018-01-13柴金萍苏晓玲

关键词:几率心房房颤

柴金萍,苏晓玲,常 荣*

(青海省人民医院心脏介入科,青海 西宁 810000)

房颤与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均属于临床常见的疾病,二者的发病病因、机制都比较复杂,而且随着相关研究报道增多,显示二者之间存在相关性,房颤可能导致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发生,而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也可能影响房颤的发生与发展[1]。基于此,针对二者之间的相关性需积极做好研究与探索,才能为临床诊治提供更好的依据。

1 房颤的研究背景

心房纤颤(简称房颤)是心血管疾病中最常见的心律失常之一,而且有很高的致残率和致死率,在全国范围内,房颤也已经成为一种常见病、多发病,其发病率显著高于国际平均水平[2]。尽管本病发生与发展的具体机制无统一定论,但大部分学者认为主要在于心房重构,涉及结构重构与电结构,不仅导致房颤发生,还对其维持有作用。心房重构与很多因素有关,比如神经内分泌、代谢、血流动力学改变等,这些都可能导致心房重构的发生。研究表明,临床上有很多疾病都可能引起房颤,而且房颤能与多种心血管病及其他疾病并存[3]。这些疾病包括风湿性心脏瓣膜病、心力衰竭、冠心病、高血压、心肌病、甲状腺功能障碍、先心病、糖尿病、慢性阻塞性肺病以及慢性肾病等。

种种研究表明,房颤的发病机制深不可测,但房颤毕竟是心律失常的一种,其一定具有心律失常的基本属性。例如,房颤以心房纤维化、心房扩张作为病理解剖学基质。有研究通过对房颤患者心房阻滞进行了病理学检查,结果显示心房肌不仅有片状纤维组织,而且还有正常或病变心房肌共存。风心病房颤患者采取手术治疗(换瓣术)后,对他们的左房后壁实施组织病理检查,显示不同的窦律和房颤持续时间患者,也有不同的心房纤维化,可见纤维化属于房颤发生、发展条件之一,也是房颤持续存在所致。心房扩张在很大程度上瘾心房纤维化所致,相比正常的心房肌,纤维化的心房肌不仅机械弹性显著降低,而且当心房压力增高或正常情况下都可能导致心房扩张。基于此,若患者有不明原因所致心房扩张,则很大程度上是心房纤维化所致,当然也可能是其他炎症或病理学改变所致。同时,心房扩张还可能导致心房纤维化进程加重,然后导致房颤发生。老年人若舒张功能下降,或者罹患高血压、先心病、肥厚性心肌病等情况,更容易发生房颤[4]。心衰患者发生房颤的几率达到30%~50%,分析原因在于心衰时心房会进一步扩张,同时心房纤维化可能加重,从而诱发房颤。目前,研究发现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OSA)与房颤(AF)的发生有关,本文就以二者的相关性进行简单论述。

2 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的发病机理

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SAS)指的是睡眠期间出现的反复呼吸暂停,且有间歇性氧饱和度降低等为主的综合征,本病发生与发展也可能和高血压、冠心病等心脏疾病有关。根据本病的发病机理可分为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OSA)、中枢性睡眠呼吸暂停(CSA)和混合型睡眠呼吸暂停(MSA)。OSA比较复杂,而且受到很多因素影响,其中肥胖、男性、颈围粗、年龄(40~65岁)、吸烟、缺乏锻炼、饮酒等属于危险因素,而一些报道中认为肢端肥大症、甲状腺机能减退、上气道结构异常、镇静药物、替代激素等也可能影响OSA发生。当患者睡眠时,气道阻塞反复呼吸暂停可能诱发微觉醒与睡眠片段化,同时无效的呼吸还可能导致较高胸内负压,甚至出现低氧血症,出现代谢紊乱、氧化应激、自主神经系统功能失调、胰岛素抵抗、血管内皮功能不全等病理生理变化,长期罹患本病会导致高血压、心律失常、心力衰竭及冠心病等发生。慢性心力衰竭患者因肺部游血对迷走神经造成刺激,过度通气容易导致二氧化碳分压降低,一旦低于刺激呼吸的阈值,呼吸中枢可发出冲动停止,导致气流停滞,进而有中枢神经呼吸暂停发生,指导二氧化碳分压上升,比阈值高时,呼吸暂停才会结束。

3 房颤与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的关系

目前,有文献报道,有研究通过对比CSA与非CSA患者中房颤发病率情况,结果显示二者之间相似性很高,但也有研究指出CSA患者发生房颤的几率显著比非CSA患者更高。国外有学者通过房颤患者的多因素分析后表明房颤和重度CSA、年龄、左心房直径以及洋地黄服药史均有显著相关[5]。Sin等也对房颤与CSA的关系进行了多因素分析,从结果中看出年龄(>60岁)、房颤、性别(男)属于CSA独立危险因素,而且进一步提出CSA诊断标准为AHI>10/h。此外,周黎阳等学者通过研究指出CSA病情加重后,房颤发生率也逐渐升高,换言之,房颤发生和CSA之间有种正相关。

房颤发生和睡眠呼吸综合征之间关系显著,分析原因可能有如下几点:①CSA患者夜间睡眠不佳,容易造成交感神经兴奋,而房颤和交感神经兴奋之间有着密切关联,睡眠差会导致交感神经兴奋,而CSA患者夜间会出现反复呼吸暂停,从而造成低血氧症与高碳酸血症,此时也会造成交感神经兴奋发生。同时,低氧血症会导致体内化学感受器被激活,若这种状态难以有效缓解,容易诱发血压升高,并且导致交感神经受到不良刺激,从而造成房颤。②CSA患者会有心脏内径不同程度增大,左心室后负荷增加,因为CSA患者为克服气道阻力,会加大呼吸做功,从而引起左室压升高,室壁张力增加[6]。③CSA患者体内炎性因子会出现不同程度升高,包括肿瘤坏死因子、C反应蛋白、白介素等,尽管这些因子升高的原因不明,但可以肯定的是这些因子容易诱发房颤。当然,房颤也可能造成CSA发生,从临床研究与相关资料报道中看出,一些窦房结构异常患者经房性超速起搏后,能改善CSA患者的通气不畅、呼吸暂停等症状,虽然其治疗作用不明确,但也说明了房颤与CSA之间有独特的病理生理相关性。

4 展 望

综上所述,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患者发生房颤的几率较高,尤其是房颤合并肥胖患者发生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的几率更高。从有关研究报道中看出,未经过治疗的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患者发生房颤的几率较高,而经过治疗的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患者,房颤发生率显著降低,为此在临床中应尽早检出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并积极治疗,才能避免房颤发生。同时,对于肥胖、高血压等患者应筛查是否有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存在者则尽早干预,避免病情恶化。

猜你喜欢

几率心房房颤
脂肪酸与心房颤动相关性研究进展
心房颤动与心房代谢重构的研究进展
心房破冰师
啁啾激光场对电离及解离的影响
Finding the Extraterrestrial
房颤别不当回事儿
左心房
预防房颤有九“招”
花开在心房
晒后修复SO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