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生肖诗及其创作特色

2018-01-12陈述爵

文史杂志 2017年6期
关键词:属相生肖主旨

陈述爵

所谓生肖,是指代表十二地支而用来记人的出生年的十二种动物,即鼠、牛、虎、兔、龙、蛇、马、羊、猴、鸡、狗、猪。如子年生的人属鼠,丑年生的人属牛等,也叫属相。生肖诗是以古诗歌的形式,将十二种动物汇入诗中,以表达作者不同的主旨,给人以与众不同的感受和认识。生肖诗以十二生肖即十二种动物为主体,与人类社会生活密切相关,人们对它们非常熟悉,可以大体分成三类。第一类是已被驯化的牲畜,即牛、羊、马、猪、狗、鸡六种,称为“六畜”,它们是生肖的基本队伍,占十二种动物的一半。第二类是野生动物中为人们所熟知或畏惧的,即虎、兔、猴、鼠、蛇五种,其中人们敬畏的是虎、蛇;厌忌的是鼠类;喜爱的是兔、猴。第三类是传统的象征物,仅龙这一种。龙是中华民族的象征,是集许多动物的特性于一体的“灵物”,表高贵、吉祥。有人认为,既将十二种动物作为生肖,那么它们就都是美好的象征:鼠代表智慧,牛代表勤劳;虎代表勇猛,兔代表谨慎;龙代表刚毅,蛇代表柔韧;马代表无畏,羊代表和平;猴代表灵活,鸡代表恒定;狗代表忠诚,猪代表随和。

而古人有关十二属相的诗歌,与其他诗歌相比,常呈现出形象鲜明,耐人寻味的不同特色。

一,通过描写不同的属相,表达不同的主旨

如北宋晁补之的《拟乐府十二辰歌》:

鼷鼠食牛牛不知,牛不愿骍而愿犁。

虎噫来风皮见藉,兔狡宅月肩遭胹。

欲兆幽烽二龙死,独微晋泽一蛇悲。

失马吉凶方聚门,亡羊臧谷未宣分。

沐猴冠带去始惬,木鸡风雨漠何闻。

不须皎皎吠蜀狗,阮子与猪同酒樽。

诗以古风的形式,按属相顺序,每句嵌以一生肖动物故事,前后衔接,内容丰富和精炼。诗的主旨则以十二动物的特性和命运,表达作者“暗想平生,自悔儒冠误。觉阮途穷,归心阻”(晁补之:《迷神引·贬玉溪,对江山作》)之意欲淡出官场、远离人祸的心态。

南宋朱熹的《读十二诗卷掇其余作此聊奉一笑》,其主旨则是按十二生肖次序表达身处社会底层的文人清贫自娱的日常生活。其诗为:

夜闻空箪噬饥鼠,晓驾羸牛耕废圃。

时方虎圈听豪夸,旧业兔园嗟莽鲁。

君看蛰龙卧三冬,头角不与蛇争雄。

毁车杀马罢驰逐,烹羊沽酒聊从容。

手种猴桃垂架绿,养得鹍鸡鸣喔喔。

客来犬吠催煮茶,不用东家买猪肉。

这里的虎圈、兔园、蛰龙、猴桃是借其名而虚指他物。与朱熹同时的赵蕃也作有《远斋作十二辰歌见赠且帅同作》,主旨相似。

而元代刘因的《续十二辰诗》,与前面的古风一样,在每句中亦描写一种生肖动物,但所表达的主旨,则更侧重于作者崇尚自然的生活态度。

饥鸢吓鼠惊不起,牛背高眠有如此。

江山虎踞千里来,才辨荆州兔穴尔。

鱼龙入水浩无涯,幻境等是杯中蛇。

马耳秋风去无迹,羊肠蜀道早还家。

何必高门沐猴舞,豚柵鸡栖皆乐土。

柴门狗吠报邻翁,约买神猪谢春雨。

明代胡俨的《续十二辰诗》虽与刘因诗同名,却在说明顺应自然的同时,强调凡事莫强求而为的道家思想。明人卞荣的《述怀效生肖体》诗,则侧重于用生肖动物的典故抒发作者的愤激之怀。原诗是:

槐叶初生如鼠目,蜗牛绿树荫新绿。

冯轩高吟坐虎皮,一扫顿令千兔秃。

墨池之鱼曾化龙,三尺青蛇在袖中。

失马休嗟塞上翁,亡羊歧路迷西东。

沐猴而冠良足耻,五百斗鸡同梦死。

狗监明当荐上林,牧猪江揖商丘子。

明代梅鼎祚的《才鬼记·十二辰诗》,虽按顺序点出十二生肖的动物,但笔触却意在讽刺时政。其态度鲜明,通过对各种动物的描述,反映当时人才得不到任用,而溜须拍马之徒却春风得意,青云直上的社会面貌。如此严格按顺序嵌入生肖动物且主旨鲜明的诗篇,不用说既具艺术性,更具思想性,颇值得细细品味。

二、一句一典,虚实结合,

表达丰富的题材内容

第一类,凡诗中列举的动物,为了表述其主旨,往往包含着相关的故事。如晁补之的《拟乐府十二辰歌》,全诗12句,每句都有一个典故。“鼷鼠食牛牛不知,牛不愿骍而愿犁”,即出自《春秋·成公七年》:“春,鼷鼠食郊牛角,改卜牛,鼷鼠又食其角。”骍,赤色的牲口,为祭祀用的祭品,故牛不愿做牺牲,而甘愿犁田。宅月,传说月宫有兔;二龙,系褒姒诞生的神话,出自《国语·郑语》,说褒人之神化为二龙,留下龙涎于王庭,一宫女不夫而育,生褒姒。一蛇,乃《吕氏春秋》载:介子推不肯受赏,赋诗明志有“有龙于飞,周遍天下,五蛇从之,为之丞辅。龙反其乡,得其处所;四蛇从之,得其露雨;一蛇羞之,桥死于中野”句。臧谷亡羊,则出自《庄子·骈拇》:臧与谷二人牧羊,俱亡其羊,其时臧挟策读书,而奚博塞以游。二人虽事业不同,其亡羊之事均同。至于塞翁失马、沐猴而冠、蜀狗吠日,则是人们所熟悉的典故。

第二类,有的诗中所指属相,仅用之作比喻,并非实指某種动物。如南朝梁沈炯的《十二属》中的“龙隰远青翠,蛇柳近徘徊”,龙隰,实指水草丰茂之湿地;蛇柳,是指柳枝如蛇曲摇曳之状。“马兰”“羊负”“猴栗”等皆指植物或果实。

第三类,有的诗中所指属相动物,虽有其名,实指完全不同的另一事物。如明人卞荣的《述怀效生肖体》中的“蜗牛绿树荫新绿”,“一扫顿令千兔秃”中的蜗牛,是另一种差别甚大的动物;兔秃,指用久尖秃的毛笔。狗监是汉武帝时养狗的太监杨得意,他曾向武帝推荐说,脍炙人口的《上林赋》是其同乡司马相如所作,使相如得以重用。青蛇,亦为人们所熟悉的宝剑或宝剑名。如此等等。

三、诗体句式相同,大量运用修辞手法

首先,生肖诗一般为十二句,诗体常为五、七言古风,又以七言为常见。句与句间常按属相顺序排列。虽有极个别篇章有所变化,如南宋葛立方的《赠友人莫之用》,全诗为16句,只列了11种动物,缺猪,且未按属相顺序,但仍采取以属相表达诗人家贫节清的生活状况和志趣。诗中的“牛衣”“龙髯”“猴葵”“虎头”等中的牛、龙、猴、虎并非实指,只是起修饰、限制的作用。这种虚实结合的情况在生肖诗中非常普遍。

由于诗中常引颇多典故,有的典故不免晦涩,给读者带来阅读的困难,于是一种通俗易懂的词曲应运而生,流传很广。如清代爱新觉罗·弘历(乾隆皇帝)的《十二辰词》:

好良宵,正与女娘偕,佳人抽身去得快(子);扭着他,却把那手推开(丑);演出那百般态,珠泪儿点滴落窗台(寅)。柳腰斜倚栏杆外,又将那木槿花儿抓下来(卯)。振精神,步香阶,即时不见那秀才(辰);已还书斋(巳)。许订佳期,毁前言,又把相思害(午);朱帘半卷莫聊奈,金钗懒向头上戴(未)。神前伐示,永合偕(申);酒醉心狂,无点水来解(酉)。荷戈人小脚儿,欣然肯载(戌);刻骨铭心,何尝又把刀儿带(亥)。

作者用通俗的语言描写思春女子的种种情态,押韵合辙,句句隐藏字谜,且按属相顺序,围绕题目,描写生动细腻。

此外,胡云翘所编《沪谚外编》收录的上海民间一带流传的《十二生肖歌》,以一年十二月里的花名起兴,依次嵌入十二生肖。其与上述诗歌比较,给人质朴、天真、幽默的情趣。这种来自民间的十二生肖歌谣,在全国各地并不鲜见。

综上所述,生肖诗作为一种诗歌形式,体现出与其他诗体的不同特点。它们多在说明十二种动物包括所借名的植物与人类社会的关系,从侧面反映出作者当时所处的时代背景和社会环境以及作者的思想感情和人生态度。翻阅我国古诗词,描写动物的诗歌不下千首,它们在不同层次、从不同角度反映彼时彼地的社会和人的活动、情感。这无疑对于我们了解古代文化,了解古人与动物和谐相处、包括对生态环保的认识都有好处。其寓知识、思想于诗歌之中,对人们认识古代社会当有帮助。

作者:成都大学师范学院中文系副教授(退休)endprint

猜你喜欢

属相生肖主旨
属相
A Special Reunion Day
生肖转转转
老鼠得了第一名
你的生肖是什么?
主旨演讲
记叙文的选材与主旨
我的属相
平淡真实显主旨
生肖说马和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