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改革开放以来《法兰西内战》研究述评

2018-01-12

关键词:专政法兰西公仆

(华南理工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广州 510641)

《法兰西内战》是马克思于1871年在总结巴黎公社经验教训基础上写就的重要著作,在无产阶级革命运动史上具有很高的地位和价值。它叙述了普法战争给法国政局带来的变化,分析了巴黎公社产生的历史条件,批判了资产阶级政府的反动本质与丑恶行径,总结了巴黎公社对待资产阶级国家机器的经验,深刻阐述了巴黎公社作为新型国家雏形的基本特征,展现了巴黎公社政治体制的组织原则和公社在社会、经济和文化等各方面采取的措施,高度赞扬人民群众的历史首创精神,阐明了巴黎公社的伟大意义。就这篇著作的历史价值而言,学界大都认为,其重要性仅次于《共产党宣言》和《资本论》。在巴黎公社失败后的第三天,马克思就在第一国际总委员会会议上宣读了《国际工人协会总委员会宣言》,即《法兰西内战》的定稿文本。这一著作很快被译成了法文、德文、意大利文、西班牙文等十余种语言文字,在欧洲各国和美国传播开来。在中国,自陈独秀于1922年在《新青年》上发表的《马克思学说》一文中对《法兰西内战》部分内容进行引译,到1938年11月由吴黎平和刘云(即张闻天)合译出版《法兰西内战》,再到改革开放后重新出版,这一著作已在中国传播了数十年,伴随着中国革命、建设与改革事业的胜利行进,它依旧散发着真理的光芒。

国内学者对《法兰西内战》的研究始于20世纪50年代。对中国知网的检索结果显示:改革开放以前公开发表的研究成果不超过10篇,改革开放以来相关研究逐渐加温,已发表相关论文100余篇。改革开放前,研究成果集中在阶级斗争、无产阶级革命与无产阶级专政方面;改革开放后,这一著作中的人民民主思想、廉价政府思想、社会公仆思想、权力配置思想等方面得到国内学者的关注,研究的内容也与时代紧密契合。具体说来,相关研究成果集中在几个方面:关于巴黎公社经验教训的研究;关于无产阶级专政思想的研究;关于人民民主思想的研究;关于社会公仆思想的研究;关于廉价政府思想的研究等。本文拟从上述五方面对国内学界的研究成果做一梳理,系统分析国内对《法兰西内战》研究的状况,展示已取得的成果,揭示存在的不足,并为进一步深化这一著作的研究提供明晰的思路。

一、关于巴黎公社经验教训的研究

1870年,普法战争爆发,法国在战争中惨遭失败。资产阶级的阶级压迫和民族投降政策激起了广大群众的不满。1871年3月18日,巴黎工人发动起义,推翻了资产阶级的统治,建立了无产阶级革命政权;3月28日巴黎公社宣告成立。梯也尔政府与普鲁士军队相互勾结,对公社成员进行大肆屠杀,最终导致巴黎公社的失败。虽然巴黎公社仅仅存在72天,但是它所进行的伟大尝试,为无产阶级建立新型国家政权留下了很多宝贵的经验教训。马克思在《法兰西内战》中对巴黎工人的“冲天创举”予以高度评价,并深刻地总结了巴黎公社的经验教训。国内学术界对《法兰西内战》中关于巴黎公社经验教训的研究和梳理主要集中于以下五个方面:

一是必须建立起以科学理论为指导的、内部团结的马克思主义政党作为领导核心。秦正为[1]认为,巴黎公社在构建自己的制度体系过程中没有建立起稳固有力的领导核心,过于重视民主,每个代表都自作主张,根据自己的职权发号施令,而且巴黎公社内部始终没有统一,存在严重的派系内争。陈明凡[2]引用恩格斯在《法兰西内战》导言中对公社委员会布朗基派和蒲鲁东派的批评,指出巴黎公社失败的根本原因是革命缺乏科学理论的指导,尤其是缺乏一个坚强的、团结的无产阶级革命政党的领导。

二是必须建立起巩固的工农联盟,争取农民的支持。农民阶级是工人阶级革命运动最可靠的同盟军,无产阶级只有充分地动员农民参与革命斗争,得到农民群众的支持,才能有效地应对各种反动势力,扩大革命形势。文采[3]认为公社没有采取果敢的有力措施,也没有足够时间深入农村发动群众,壮大革命队伍,增强革命力量,致使当凡尔赛反革命势力发动军队武装对巴黎公社进行反攻时,公社陷于孤立无援,势单力薄,遭致失败的厄运。赵小飞[4]指出,忽视成立革命同盟军是巴黎公社运动失败的必然原因之一,由于公社领导者缺乏对农民问题的相对了解,再加上军队各方面的镇压、阻挠和外界对广大农民阶级进行的虚假宣传,造成工人阶级不能果敢地联合农民阶级进行反抗和斗争,而是靠工人阶级自己单薄的力量与梯也尔反动政府和普鲁士的联合军队进行抗争,势必导致失败。

三是无产阶级必须建立自己的武装部队,把革命进行到底,并坚持革命中军事至上和军事策略性原则。吴盼等[5]认为无产阶级掌握革命武装是取得革命胜利和实现无产阶级专政的首要条件,巴黎的无产阶级之所以能够推翻梯也尔政府等资产阶级的专制统治,建立起无产阶级专政的政权,就是因为无产阶级在革命中拥有并掌握了一支30万人的国民自卫军。关勋夏[6]认为国民自卫军中央委员会在法兰西内战中取得重要历史功绩的同时,也犯下了严重的政治上和军事上的错误。一方面,中央委员会没有在战争结束后乘胜追击,而是停止进攻,观望等待,给敌人以喘息的机会,卷土重来;另一方面,中央委员会过早地放弃了属于自己的权力,并把权力交给了公社,严重违背了内战中革命军事至上和军事策略性原则,致使革命失去了宝贵的时机。

四是必须废除资产阶级私有制,斩断资产阶级的经济来源,把所有的经济资源收归无产阶级所有,为无产阶级革命奠定良好的经济基础。吴红英[7]认为,巴黎公社成功夺取政权的同时也存在很大失误,即没有没收资产阶级的法兰西银行,没有试图掌握敌人的经济命脉。而梯也尔政府正是借助从法兰西银行中获得源源不断的经济资助才得以恢复元气,重新对革命势力进行绞杀和反扑。恩格斯在1891年版《法兰西内战》的导言中写到:“最令人难解的,自然是公社把法兰西银行视为神圣,而在其大门以外毕恭毕敬地伫立不前。这也是一个严重的政治错误。银行掌握在公社手中,这会比扣留一万个人质更有价值”[8]12。刘丹[9]、王宏吉等[10]则对巴黎公社没有没收法兰西银行的原因进行了深入分析。

五是建立无产阶级专政的政权,发展无产阶级的民主政治,彻底打碎旧的国家机器。邸乘光[11]认为巴黎公社对敌人过于仁慈,没有实行坚决和有效的专政,是公社失败的最大教训;正是由于专政方面的失误,民主的成就和一切革命成果都化为乌有。韩云川[12]指出,改造旧的国家机器,使它从阶级压迫的工具变成解放人的工具。一方面是废除旧政府权力中纯粹压迫人民的机关,另一方面是将旧政府权力中的合理职能交给对社会负责的人民公仆。李妲[13]指出,公社对打碎旧的国家机器的理解存在严重误区,把复杂的问题简单化了,没有考虑到敌人力量的强大,也不了解如何改造旧的国家机器来为无产阶级政权服务。

此外,部分学者认为,必须建立长期执政的制度理念[14]、建立起统一的军事领导体制[15]、无产阶级在夺取政权之后必须始终保持人民性[16]等,也是巴黎公社的重要经验教训。除了揭示巴黎公社给我们带来的经验教训,部分学者还对巴黎公社产生的根源、巴黎公社的性质、原则和巴黎公社中的军事哲学思想进行了深入探讨。高放[17]认为巴黎公社是法国民族矛盾和阶级矛盾发展的必然产物。刘昀献[18]认为巴黎公社是第一国际的精神产儿,是带有无产阶级性质的政权。林棵等[19]从资本压迫社会的制度工具、自治推动民主的实践逻辑以及自治政府的民主超越性三方面论述了巴黎公社自治政府内在的制度优越性。刘暖颜等[20]则对马克思在《法兰西内战》中巴黎公社的军事哲学理论思想即进攻与防御、革命与团结、专政与军队等进行了分析。还有学者[4]认为巴黎公社之所以失败,是因为忽视了客观历史条件,缺少相对有利的国际国内环境,并认为革命一定要重视对客观历史条件和国际国内环境现状的分析。

二、关于无产阶级专政思想的研究

无产阶级专政理论是马克思主义国家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无产阶级专政是以工农联盟为基础,对人民实行民主和对敌人实行专政的结合,是以建成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为目的的国家政权。现代学者在研究中普遍认为,巴黎公社是无产阶级推翻资产阶级统治,建立无产阶级专政政权的第一次伟大尝试。在《法兰西内战》中,马克思通过总结阶级斗争的实践经验,提出了许多关于无产阶级专政思想的内容,丰富和发展了无产阶级专政学说。目前国内学术界对于《法兰西内战》中无产阶级专政思想的研究,主要围绕“巴黎公社是否是无产阶级专政”这一议题和其中蕴含的工农联盟思想两方面展开。

部分学者认为巴黎公社本质上是无产阶级专政。张汉清[21]认为,阶级斗争必然导致无产阶级专政,巴黎公社就是无产阶级专政,因为它打碎了资产阶级的国家机器,建立了工人阶级政权,并提出了如何运用革命暴力巩固自己统治和如何保持无产阶级专政的人民性质两方面的重要任务。王小龙[22]认为无产阶级专政应该舍弃资产阶级专政的帝国及其制度,超越资产阶级专政的局限,充分实现无产阶级专政的经济职能,克服资本主义的根本矛盾,并把形式民主发展为实质民主。王春良[23]认为马克思在《法兰西内战》中阐发了关于阶级斗争、革命和无产阶级专政等原理,其中核心问题是无产阶级专政问题。无产阶级夺取胜利后,必须建立起属于无产阶级自己的国家政权,维护工人阶级和劳动群众的权利,即实行无产阶级专政。

也有部分学者质疑“巴黎公社就是无产阶级专政”的合理性。他们认为,巴黎公社是无产阶级夺取政权的第一次伟大尝试,但是这并不代表着巴黎公社建立的政权就是无产阶级专政的政权。关勋夏[24]不认同学界提出的巴黎公社是工人阶级的政府、巴黎公社是无产阶级专政等观点;他认为《法兰西内战》中“工人阶级政府”的巴黎公社,不是社会主义的无产阶级专政,而是以工人阶级为领导的、联合其他阶级的民主主义的巴黎自治。杨偲劢[25]认为,按马克思的意思,无产阶级专政的目的是要使国家的公共权力回归到社会之中,其论述国家的重点实质上是无产阶级对政权的争夺和对公共事务的普遍参与,而并不是为了建立无产阶级专政的国家;他也并不认为巴黎公社就是一次非常完善的无产阶级专政形式。

工农联盟思想也是无产阶级专政理论的重要内容之一。部分学者对《法兰西内战》著作中蕴含的工农联盟思想进行了论述。宫玉涛[26]针对当时法国农民阶级的地位、巴黎公社为结成工农联盟采取的措施、以及公社为什么没有结成工农联盟的原因进行了研究。单提平[27]认为无产阶级的革命成功,只有通过与至少一个有产阶级的联盟才能够实现,而且这一阶级联盟必须是在无产阶级的领导下。除从以上两个角度对《法兰西内战》中的无产阶级专政思想进行解读之外,部分学者还分别从《法兰西内战》中关于无产阶级国家机关形象[28]、无产阶级专政思想与资产阶级的民主自由[29]及资产阶级人权的虚伪本质[30]的反向对比、无产阶级政权要置于人民的监督之下[31]、无产阶级专政与社会主义法制之间的关系[32]等多方面阐述了无产阶级专政思想,突出了无产阶级专政所具有的优势。

三、关于人民民主思想的研究

习近平总书记在马克思诞辰两百周年纪念大会上指出,学习马克思,就要学习和实践马克思主义关于人民民主的思想,“在坚持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依法治国有机统一中推进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不断加强人民当家作主的制度保障,加快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充分调动人民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更加切实、更有成效地实施人民民主”[33]。人民民主思想是《法兰西内战》的重要内容之一,国内学术界对《法兰西内战》中人民民主思想的研究既包括对民主观的认识,也包括对人民思想的阐释。

首先是对于《法兰西内战》中民主观思想的研究。尤存[34]认为社会主义的民主是民主内容与形式的统一,是对民主制和资产阶级共和制的否定,是人民的自我规定和国家制度向社会、向人民的回归。陈仕伟[35]从国体和政体的视角对《法兰西内战》的民主思想进行了分析,从国体来看,国体的民主是社会历史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强调的是人民的主体、主导地位和对非人民的专政,是实现对人民的直接民主和完全民主;从政体来看,政体的民主是运用无产阶级的自治组织——公社——对有产者阶级实现专政,是行政上、管理上和一般事务上的民主。张国军[36]从阶级差别、虚假的代议制和公仆与主人关系的倒置,批判了资产阶级议会民主的虚伪性,认为普选产生国家公职人员、实行议行合一的管理体制等奠定了公社真正人民民主制度的基础。

普选制是《法兰西内战》民主观思想的重要内容之一。巴黎公社革命取得胜利之后,规定由工人、农民等通过普选选出代表,组成公职人员,代表人民管理国家,这些代表对选民负责,受人民监督,并可以随时罢免。张爱军等[37]认为巴黎公社革命彻底否定了资产阶级的虚假民主,实行了真正的民主,即公社人民可以按照自己的想法选举出代表人民利益的、为人民服务的代表来管理国家和社会事务,并且可以根据他们的表现决定是否予以罢免。方雷[38]从参加选举的选民、当选人员、选举的方法和范围、对被选举出公职人员的监督和罢免四方面阐释了巴黎公社真实的普选制与资本主义名义上的普选制本质的异同。

其次,对于《法兰西内战》中人民思想的阐释,既包括对什么是人民、人民内涵的界定,也涉及对人民主体思想的认识。

一是对人民内涵的界定。高健等[39]认为在《法兰西内战》中,工人阶级、农民、中等资产阶级是巴黎公社时期“人民”的主要组成部分,而高级僧侣、大地主、富有的资本家则排除在人民之外。范正廷[40]103-104也认同这一观点,并进一步指出工人阶级代表公社人民群众,是公社最主要的组成部分;中等阶级是工人阶级的追随者和拥护者,是人民主体的重要组成部分;农民是公社无产者拯救和维护的对象,是人民主体中很重要的一部分。刘真金等[41]104-105则把人民的范围进一步扩大,他们认为巴黎公社时期的人民除了工人阶级、中等资产阶级和农民之外,还应该包括小资产阶级和外国工人。

二是人民主体思想。以人民为主体的思想是马克思在《法兰西内战》中对巴黎公社的深刻揭示。刘真金等[41]106-108认为人民是经济、政治、文化、利益和监督的主体,以人民为主体的终极目标是实现人类解放的共产主义;并从实行以人民为主体的各方面措施以及防止官僚腐败问题等方面阐述了以人民为主体思想的当代价值。范正廷[40]104-106认为人民是公社的主体,是国家的主体,工人阶级政权源于人民而又服务于人民,提出了基于人民主体的经济、政治、军事和文化四方面国家治理措施,并认为国家治理应以人民为主体,人民主体是国家治理的根本目标,人民自治是以人民为主体治理国家的根本实现路径。

此外,还有学者对《法兰西内战》中的人民政治参与思想、人民普遍利益思想,以及据此分析中国的民主政治制度等方面进行了研究。王斌[42]认为人民政治参与思想的产生是有复杂的社会历史背景的。他从人民政治参与的主要方式、实践模型、基本特征和价值诉求等方面解读了人民政治参与思想。张伟伟[43]认为巴黎公社本质上是无产阶级普遍利益的真正实现,公社从经济上满足了人民经济平等的利益,政治上发挥了人民的主体性和创造性,文化上实行义务教育给人民提供了精神支持,法律上给人民普遍利益的实现提供了制度保障。并且上述两位研究者分别论述了人民政治参与思想、人民普遍利益思想的当代价值及其对我国民主政治建设的启示意义。李惠斌[44]则从传统社会主义模式在民主问题上权利缺失的致命缺陷、中国的大变革与民主政治的压力、直接民主与议会民主的民主问题的局限和中国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等对我国的民主政治制度进行了深入探讨。

四、关于社会公仆思想的研究

防止国家和国家机关由社会公仆变为社会主人是巴黎公社的重要原则。为了避免国家和国家机关由社会公仆变为社会主人,公社采取了两个办法:“第一,它把行政、司法和国民教育方面的一切职位交给由普选选出的人担任,而且规定选举者可以随时撤换被选举者。第二,它对所有的公职人员,不论职位高低,都只付给跟其他工人同样的工资”[8]15。国内学术界对于《法兰西内战》社会公仆思想的研究,主要围绕什么是社会公仆思想和如何践行社会公仆精神两方面来展开。

关于社会公仆思想的内涵。陈明凡[45]认为社会公仆思想是马克思主义权力观的核心理念,由社会公仆变为社会主人是剥削阶级国家生成和演进的内在逻辑。作为社会公仆的政府必然是为人民谋福祉、办实事的服务型政府;是对人民高度负责的责任型政府;是努力减轻人民负担的廉价型政府;是维护社会公平正义的法治型政府。陈容[46]认为《法兰西内战》中的社会公仆思想是马克思主义群众观的实际运用,涵盖社会公仆必须由人民选举产生、接受人民监督和人民群众有权罢免公仆三方面内容,并认为这一思想也是无产阶级专政的本质要求和社会主义民主的具体实践。殷一榕等[47]认为,政府扮演的角色应当是人民的公仆,不应该是人民的主人;公仆政府应始终由工人组成,只有劳动者才能代表公仆政府。黄东阳[48]认为该著作中蕴含的马克思政府公仆本位思想涉及为全体公民负责的劳动型责任公仆、用少钱办大事的廉价公仆、公仆政府的非人格化和具有公仆身份流动性的专业公仆、有限职能和权力的政府有限公仆四方面。

如何践行社会公仆精神?首先,有的学者强调,要防止社会公仆变为社会的主人。赵修义[49]认为不能把社会公仆简单理解为领导干部个人的道德品格问题,而要从马克思主义国家学说的高度去理解。崔云鹏[50]则从彻底打碎旧的国家机器、赋予人民充分自由的选举权、人民享有对国家公职人员的监督权和罢免权、实行普通工人工资制和取消公职人员特权等方面阐释了巴黎公社防止社会公仆变为社会主人的重要措施。

其次,部分学者认为,要把权力关进制度的笼子里,对国家权力进行合理配置。黄晓辉[51]认为,国家权力的核心是建构生产者的自治机关,这个自治机关的特点一是主权在民;二是横向分权,纵向自治;三是杜绝特权。而权力在发展过程中,产生了与自身相矛盾的对立力量,造成了权力的异化。于建东[52]认为马克思在《法兰西内战》中暗含了权力异化的观点,从价值指向、职责功能、隶属关系和防范措施四方面展开了对权力异化的论述,并指出权力异化思想对于我们正确理解马克思的权力观,确保权力正当运行具有重要意义。

再次,还有学者认为,践行社会公仆精神要深刻认识马克思的政府价值思想,建设责任型政府。朱艳菊等[53]认为马克思的政府价值思想是在批判资产阶级政府的专制统治和投身于无产阶级的解放事业中逐步形成的,《法兰西内战》中蕴含着以人民为政府价值主体、以维护人民为政府价值取向的基本思想。实现政府价值,目标是建立责任政府。张继良[54]认为马克思的责任政府思想的实质是阶级属性和权能规制的统一。建立无产阶级专政的政府,一切公职人员均是社会公仆,他们不享有任何超越履行公共职责范围之外的特权;建设责任政府,要坚守工人阶级责任政府的价值原则,继承和创新马克思的责任政府思想。

五、关于廉价政府思想的研究

廉价政府思想是马克思在《法兰西内战》中通过总结巴黎公社的实践经验提出的,其核心要义有两个:一是低廉的政府成本投入;二是拥有精干、高效、廉洁的政府机构。目前国内学术界对于廉价政府的研究主要集中于什么是廉价政府和如何构建廉价政府两方面。

对于廉价政府的内涵,国内学者有不同的表述。谭苑苑[55]认为《法兰西内战》中马克思的廉价政府表现为较低的政府成本投入与较高的政府监管效率,以期构建精简节约、无官僚特权无腐败、民主为民的服务型政府。高晓霞等[56]认为廉价政府实质上就是建立在人民主权基础上的、权力运行公开化的,能够精简行政职能、缩减政府规模并降低运营成本,进而实现公共服务最优化且增进公共利益的政府。陈明凡[57]认为廉价政府是人民政权的本质特征,它是以低投入创造出高效率,尽最大努力为人民谋利益的政府。

如何构建廉价政府,国内学界从两方面进行阐述。一是要以低廉的政府成本投入为基础。马克思在《法兰西内战》中高度赞扬了巴黎公社在建立廉价政府过程中取消了常备军和国家官吏这两个最大的开支项目,将人民武装的国民自卫军取代了常备军,将国家法官、警察和行政官员等国家官吏换成公社的机构和人员。胡帆等[58]认为我国长期以来政府消费存在内部化、部门化、职务化的消费模式和消费行为,以廉价政府思想指导我国构建节约型政府势在必行。二是要构建精干、高效、廉洁且为人民服务的服务型政府。田旭明[59]结合政治伦理的价值理念、制度伦理、主体伦理和生活伦理四个逻辑层次,提出以“人民至上”的政治价值理念为目标指向,推动服务型政府建设;以“民主反腐”的制度伦理诉求为契机,加快法治型政府建设;以“敬畏责任”的政治主体伦理自觉为尺度,加快责任型政府建设;以“勤俭节约”的政治生活伦理的应然为准则,推动廉洁型政府建设。谭苑苑[60]依据《法兰西内战》中的反腐思想,分析我国现阶段腐败现象产生的根源和特点,提出现阶段要通过转变政府职能,完善反腐败监督机制和公务员制度,构建立法、执法和司法等全覆盖的立体预防腐败体系推进我国现阶段的反腐败工作。董世明[61]还对《法兰西内战》中马克思的廉政建设思想进行了深入解读,分析得出腐败产生于生产资料私有制、国家及其官僚制度的根源,并认为《法兰西内战》中蕴含着建立廉价政府、加强监督工作和实行政务公开的反腐倡廉思想。

除了从上述五个方面作为研究切入点之外,还有学者对《法兰西内战》的翻译、写作以及在中国的出版传播进行了探究。李慧斌[62]对这一著作的写作和在西方国家的早期传播,以及传入中国近百年来的出版传播状况进行了解读。郑谦[63]对“文化大革命”时期关于《法兰西内战》的宣传、学习进行了研究,着重论述了“文化大革命”的巴黎公社情结。叶惠珍[64]则对中英文版本的《法兰西内战》修辞格对照进行了阐释。此外,王刚[65]还从发展形势分析与内在联系,论及了《法兰西内战》这一著作的结构编排所反映的研究方法等问题。曾异[66]从文化批判视域,对共产主义和资本主义两种制度进行对比,结合巴黎公社的历史逻辑和马克思思想的理论逻辑论证共产主义新文化的本真意义,表达以政治经济学为核心的文化批判思想,凸显了马克思主义的“真精神”。何绍芬[67]通过揭露资产阶级的罪恶行径指出,《法兰西内战》对坚定共产党人的理想信念,为国家保持党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保持清正廉洁的政治本色具有重要的启示意义。

六、结论与展望

改革开放以来,国内学术界对《法兰西内战》的研究取得了比较丰硕的研究成果,为深化《法兰西内战》的研究奠定了重要的基础。现有研究成果涵盖了巴黎公社失败的经验教训、无产阶级专政思想、人民民主思想、廉价政府思想以及社会公仆思想等多方面内容。关于巴黎公社经验教训的研究,为创新政权结构与行政体制奠定了理论依据;关于无产阶级专政思想的研究从正反两方面解读了巴黎公社是否是无产阶级专政性质的政权;关于人民民主思想的研究,尤其是巴黎公社推行的普选制,为推进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提供了思考;关于廉价政府思想、社会公仆思想的研究,对政府部门改变观念,构建服务型政府有重要的价值。这些研究成果既对资本主义制度进行了批判和揭露,也对中国民主政治制度建设等现实问题进行了思考;既具有重要的学术价值,也有现实的社会意义。

但是,从深化对该经典著作的研究和适应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践的要求来看,相关研究仍存在诸多不足,主要有:一是研究成果的时代性体现不足。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指出,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进一步深化机构和行政体制改革,新时代条件下党的建设要把政治建设放在首位等;2018年政府工作报告中也提出要推进行政执法体制改革、社会体制改革、建立廉洁高效政府等问题,这些问题都和《法兰西内战》的内容有很大相关性,但目前的研究对这些内容涉及较少,时代性体现不足。二是研究成果的不均衡。研究成果主要集中在巴黎公社、人民民主思想和社会公仆思想等方面,对于《法兰西内战》中蕴含的统一战线思想研究尤为不足。学术界多是从无产阶级革命同盟军单一角度对这一思想泛泛而谈,而没有对著作中蕴含的其他统一战线思想进行解读。三是研究成果呈现同质化趋势,相关研究涵盖的内容和观点大同小异,缺乏创新性的论断,而且对于很多问题的研究多停留于表面内容的论述,较少从深层次挖掘其体现的价值意义。四是缺乏对比研究,研究领域狭窄。现阶段的研究成果中既缺乏将《法兰西内战》与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其他著作进行纵向比较研究,又缺少从横向上对国外学者研究该著作的成果进行总结梳理。

在新的历史条件下,要深化对《法兰西内战》的研究,不仅需要拓宽视野,丰富研究视角,还需要着眼于新时代马克思主义理论在中国的发展,着眼于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实现“四个全面”战略布局,拓宽《法兰西内战》内容的研究,深入挖掘其理论价值和时代价值。具体说来,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一是赋予著作内容研究的时代性。将《法兰西内战》研究置于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学习与研究的背景下,结合学习、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报告精神,深化对著作中人民民主思想、社会公仆思想、反腐败思想的研究,揭示其思想的时代性及其对落实“四个全面”战略布局,促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理论意义和实践价值。二是要深化对《法兰西内战》中蕴含的统一战线思想研究。统一战线是中国共产党夺取中国革命、建设与改革事业胜利的重要法宝,也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重要法宝。《法兰西内战》中蕴含着丰富的无产阶级内部团结统一、无产阶级革命的战略策略、建立无产阶级革命同盟军等统一战线思想,需要我们深入研究,充分认识该著作在马克思统一战线理论中的重要地位及其当代价值。三要丰富研究视角,使研究成果多元化。在侧重从政治学角度对《法兰西内战》主要思想内容进行研究的同时,还要从多学科角度,如从法学、公共管理学、社会学、乃至经济学等学科,加大对该著作的研究力度,拓展研究视角,创新研究方法,丰富研究成果。四要开展比较研究。既要从纵向比较《法兰西内战》研究与马克思主义其他经典著作研究成果的异同,又要从横向上将国内学术界的研究成果与海外《法兰西内战》的研究成果进行对比分析,揭示两者的异同,进一步拓宽马克思《法兰西内战》的研究视野。

猜你喜欢

专政法兰西公仆
做人民的公仆 做事业的骨干
涨幅达1400%的“法兰西三剑客”朱德群
法兰西战役
“只见公仆不见官”
一句话
天空中的法兰西骑士——幻影2000战斗机
略论马克思的国家治理思想研究
浅谈如何抓好学生的思想道德教育
论列宁《国家与革命》体现的新型民主思想
列宁:沙皇专政的囚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