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国库业务电子化模式下事中监督工作实证分析
——以甘肃某某市为例

2018-01-12

金融经济 2017年24期
关键词:电子化国库监督

近年来,国库依托现代化的信息处理技术,建立了以“4T”为核心的信息化处理系统,国库业务基本实现了电子化、自动化和无纸化,国库业务处理效率显著提高。然而,作为风险防范重要屏障的国库会计核算事中监督工作,因受国库制度建设不全面、核算业务发展迅速、监督手段落后、系统建设不完善、人员配备不足等多种因素影响,滞后于国库核算业务的发展。本文结合工作实际,分析我辖区国库事中监督现状,总结国库监督工作中遇到的现实问题,提出完善建议,以提升国库事中监督水平。

一、国库监督工作现状

国库事中监督是人民银行在经理国库过程中,依据法律法规对预算收支等事项的合法性、真实性、准确性、及时性进行审核把关,直接实施监督和管理行为,是国库监督工作的重要环节。

2013-2016年平凉辖区国库业务量变化图 单位:万笔

2016年10月国库监管子系统(以下简称TSIS)上线运行,TSIS系统能够及时发现业务系统运行、账务参数和业务处理中的差错,事中监督的工作质量也得到了有效的提高。国库监管子系统上线,国库事后监督工作由手工方式转变为电子方式,国库监督工作实现了部分的电子化的处理,但是随着国家经济的快速发展,国库资金运行更加高效,国库业务量逐年增加(如图),国库业务监督任务量加大且情况越来越复杂。而国库事中监督工作还没有相应的监督系统开发出来,事中监督工作仍主要依靠现场、面对面的方式履行监督职责,国库业务得不到全面的、动态的实时监督,给国库事中监督工作带来了挑战。

二、国库业务电子化模式下事中监督工作“瓶颈”因素分析

(一)国库相关制度落后,制约国库事中监督工作

国库事中监督主要包括对预算资金收纳、划分、留解、退库与支拨及财政专户开户情况的监督和对商业银行经办国库相关业务的监督两个方面。《国家金库条例》、《国家金库条例实施细则》《商业银行、信用社代理国库业务管理办法》均出台于上世纪八十年代,在手工处理时期,对国库事后监督工作提供了有力依据。随着现代化技术和国库业务的发展,国库依托现代化的信息处理技术,建立了以“4T”为核心的信息化处理系统。财政管理职能、预算的编制和执行、账户设置、财政资金收支程序等方面与上世纪都发生了巨大的变化,现阶段国库工作对国库监管职能的广度、深度、时效性提出更高的要求。而经理国库的各项制度较为陈旧,关于国库业务电子化方面的制度,仅有业务处理方面的制度,对国库事中监督缺乏明确的指导及统一的监督标准,已明显不适应当前的预算管理体制的要求。

(二)国库业务电子化程度提升,国库事中监督职能被削弱

在以“4T”为核心的信息化处理环境下,国库业务处理已经逐步实现自动化处理。如:在收入方面通过横向联网缴库已成为收入入库的基本方式;在支出方面,国库集中支付电子化管理的全面推广;在退库、更正方面,电子退、更、免方式已实现自动化处理的通道。在此背景下,国库业务凭证及相关文件资料等通常通过电子数据提供。而现阶段国库的事中监督方法,任沿用传统的手工审核外来凭证及材料的方式。这将导致国库仅能履行会计监督职责,无法对相关业务是否符合财税制度、国库制度等进行审核。特别是对于预算收入退付、集中支付等资金风险较高的业务,国库事中监督的效力在很大程度上被限制。

(三)监督范围广泛与监督手段单一的矛盾制约监督职能发挥

国库事中监督是财政资金运行的重要环节,其一方面要对海量的收入、支出、退库、更正等各种类型业务进行逐笔实时监督,另一方面要对分步广泛的商业银行网点代理国库业务进行监督检查,监督内容十分广泛。目前,国库业务核算及国库业务事后监督已逐步实现自动化处理,但国库业务事中监督仍主要依靠现场监督,通过面对面的方式履行监督职责。监督技术和方法落后,监督的时效性不强,跟不上国库核算业务的发展脚步,严重制约着国库事中监督职能的发挥。

(四)监督系统建设不完善,制约国库事中监督工作开展

在国库业务核算逐步实现电子化情况下,国库监督工作正向电子化方向拓展,国库监管子系统运行平稳,自上线以来,通过监管子系统监督发现的各类核算差错率大大降低,及时完善业务系统参数、纠改业务处理差错,从而促进国库事中监督质量稳步提升。然而,TSIS并无相应的事中监督子系统对国库业务进行系统的动态监督。随着国库业务处理模式改进为电子化处理模式,国库事中监督监督方式、监督过程也发生了改变,目前的事中监督具有一定的局限性。

(五)基层人员配备不足,人员素质不高,制约国库事后监督工作

国库业务监督工作,要求监督人员熟练的掌握国库相关法律法规、经济金融制度政策及财税收支相关理论知识。然而在实际工作中,国库监督人员的配置、素质与国库资金防范要求还有很大差距,已不能满足现代化国库管理和对外监管的要求,特别是县支库。以辖区某支库为例:国库会计部门工作人员现有5名,按运行的操作系统需要设置7个国库工作岗位,按照相关规定还需要设置A、B角岗位,现有人员无法满足制度要求;其次基层行人员补充不及时,人员老龄化严重,对新知识、新制度、新业务的学习能力不足,已经不能满足现行监管制度要求。

三、加强电子化模式下国库事中监督工作的建议与对策

(一)完善国库监督相关制度,提升国库事中监督工作效率

国库相关制度的滞后,严重影响着国库监督工作的开展。《预算法》已于2014年修订,在新《预算法》赋予人民银行经理国库的条件下,及时的修订国库相关制度,在制度中明确国库监督的职责,将国库业务电子化环境下的国库业务监督管理方法、监督标准及监督风险点纳入现行的国库监管制度中,统一监督标准和流程,以标准化的监督监督要求,提高国库事中监督的监督效率。

(二)改变国库业务处理方式,强化国库监督管理职能

在国库业务电子化程度提升的过程中,国库集中收付业务方式被大力推广,国库事中监督的职能被逐渐削弱,这将不利于预算资金执行的安全性和完整性。在今后的业务电子化进一步强化的情况下,可探讨国库直接收付的方式,将财政专户和财政预算外资金均纳入国库管理,取消商业银行中间介入,由央行管理监督国库收支事中运行的整个过程,以强化国库的监督职能,特别是国库事中监督的职能。

(三)强化监督手段,建设国库电子化的事中监督系统

现阶段,我们采用的国库事中监督方法主要是采取面对面的手工监督,国库监管系统也只是开发了事后监督系统部分,现行的监督方法和手段已经无法满足高速发展的国库核算业务的脚步。在今后的工作中,我们应该与财税库银部门紧密联系,在不断完善TSIS的同时,以“国家金库工程”建设为契机,尽快的研究开发出TSIS事中监督子系统,通过系统和人工的相互配合,科学、完整的监督国库的核算业务。

(四)优化国库监督管理队伍,提高事中监督工作水平

面对日益复杂的国库业务风险管理,现阶段的国库监督人员的配置、素质已不能满足现代化国库管理和对外监管的要求,建立一支熟业务、懂技术、勤于研究的国库监管队伍,是现阶段国库监管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因此,在今后的工作中,一是要从思想上提高对国库事中监督工作必要性和重要性的认识,将事中监督工作同防范风险,确保国库资金安全联系起来,提高国库事中监督水平;二是要加强对监督、监管岗位人员的业务培训,着重培训国库信息化知识、现阶段突出的监督问题等方面,以提升岗位人员履职水平,提高国库事中监督水平。

(中国人民银行平凉市中心支行,甘肃 平凉 744000)

[1] 张晓斌.电子化处理模式下加强国库事中监督的思考.金融会计.2016,(08).

[2] 贾虹.电子化模式下国库事中监督工作存在的问题及建议.华北金融.2016,(09).

[3] 陈雨果,宋婕.新《预算法》实施背景下国库事中监督面临的机遇与挑战.金融会计.2015,(08).

[4] 王杰宇,曾小红.当前国库事中监督问题及对策探讨.金融科技时代.2016,(08).

猜你喜欢

电子化国库监督
突出“四个注重” 预算监督显实效
推进外汇窗口服务电子化
关于我国进行国库集中支付制度改革的思考
全国各地财政厅局国库处、国库支付中心负责人名录
1 我省市级国库集中支付电子化系统首次上线运行
监督见成效 旧貌换新颜
夯实监督之基
汽车电子化,没有假设
财政部国库司主管预算会计司处级人员名录
监督宜“补”不宜“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