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寓庄于谐,空灵自然

2018-01-10

作文评点报·高中版 2018年42期
关键词:广陵行宫古渡

【赏析】

这首诗借咏隋炀帝行宫,讽喻时政。全诗共八句,句句是即景,句句含深意,可谓景真、情长、意远。

开篇以反诘句陡峭而起:“此地曾经翠辇过,浮云流水竟如何?”“此地”指炀帝行宫。隋炀帝在此沉溺美色、乱杀无辜,极尽荒淫残暴之能事。但曾几何时,一个广袤四海的大好江山,便付诸东流了。人言“浮云流水”转瞬眼而逝,但能赶上隋炀帝败亡的速度吗?这“竟如何”三字,尽情地嘲弄了这个暴君的迅速亡国。这种寓严肃于调侃的笔法,最为警策。

颔联转入对隋炀帝罪行的控诉:“香销南国美人尽,怨入东风芳草多。”此联之妙,在于实景寓意。以实景论,它是写行宫的破落、荒凉,宫内早已空无一人。从这情景中不也清楚地看到了炀帝的荒淫残暴吗?“香销”,香消玉殒,蛾眉亡身;而且已是“南国美人尽”!为了满足一己的淫欲,搜罗尽了而且也毁灭尽了南国的美女,真是罪恶滔天。“怨入”主要写“美人”之怨。美人香消,其怨随东风入而化为芳草;芳草无涯,人怨无边。这就把抽象的感情写成了具体而真实可感的形象。如为一般郊野旅游,“东风芳草”自然不失为令人心旷神怡之景;但此处为炀帝行宫,这断瓦颓墙,芳草萋萋,却是典型的伤情之景;这萋萋的芳草,犹含美人怨魂的幽泣。“多”字更令人毛骨悚然。

颈联写诗人宫外所见。炀帝喜柳,当年行宫之前,隋堤之上,自是处处垂柳掩映。而今呢?“残柳宫前空露叶,夕阳川上浩烟波。”“空”,空有,无人欣赏;“露叶”,露珠泛光之叶。上句以残柳“点缀”行宫,自见历史对其暴政的嘲弄;“露叶”冠以“空”字,自见诗人慨叹之情。下句,烟波浩浩,川水渺渺,空余堤柳,龙舟安在?且各冠以“残柳”和“夕阳”,给晚照之景笼上一层凄凉黯淡的色彩。这里虽无一讥讽语,却得思与景偕、物与神游之妙。

尾聯“行人遥起广陵思,古渡月明闻棹歌”回应诗题,却非直抒胸臆,而是“以景语结情”。它既切合咏“炀帝行宫”之意,又扣紧讽晚唐当世之旨。“行人”,诗人自指。诗人游罢行宫,自然地想起这些广陵(即扬州)旧事——由于隋炀帝的荒淫残暴,激化了尖锐的阶级矛盾,末次南游,酿成全国性的农民大起义,不久隋朝即告灭亡。但此诗之妙,却在于诗人写得含而不露,只写自己“遥起广陵思”的情怀;所思内容,却留待读者去想象,去咀嚼。只见诗人沉思之际,在这古渡明月之下,又传来了琅琅棹歌。棹歌的内容是什么?诗人亦不明言。但联系诗人“喜谈今古”“深怨唐室”的身世,自然地使人想到屈原《渔父》中的名句:“举世皆浊我独清,众人皆醉我独醒。”“沧浪之水清兮,可以濯吾缨;沧浪之水浊兮,可以濯吾足。”古贤和隐者的唱答,也正是诗人此刻的心声;从而将咏古和讽今融为一体,以景语完成了诗的题旨。

此诗之可贵,在于诗人咏古别具一格,写得清新自然,空灵浪漫,唯美动人,挹之而源不尽,咀之而味无穷。

猜你喜欢

广陵行宫古渡
广陵潮:海上明月共潮生
孙和平
论元稹《行宫》的主题意蕴
在小五圩喝茶
古渡
伤春
咏红水河
念桥边红药,年年知为谁生?
项城袁世凯行宫(故居)园林艺术特色及文化内涵
暗藏玄机的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