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谈黄飞虎人物性格与角色转换

2018-01-10严定远周星林

戏剧之家 2017年24期
关键词:角色转换人物性格

严定远++周星林

【摘 要】《封神演义》作为我国古代文化的结晶,一直以来与《西游记》齐名。黄飞虎弃暗投明,灭纣立周的故事被创作成戏剧千古传颂。常德汉剧名班之“同乐班”曾以演出“封神戏”见长,称为“一家戏”,是常德汉剧文化的一大特色。本文以常德汉剧剧本《黄飞虎反五关》为主要研究资料,借助前人的研究基础,探究黄飞虎的人物性格与角色转换的原因。

【关键词】黄飞虎;人物性格;角色转换

中图分类号:J8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7-0125(2017)24-0007-02

一、黃飞虎人物简介

黄飞虎出身显赫,祖上七代皆为商朝名将,在商朝享有极高的声誉与威望。父亲黄滚为商朝镇守边疆,保护一方太平,立下汗马功劳。黄飞虎文韬武略,无一不长,被封为镇国武成王。自帝辛继位以来,荒淫无度,残暴骄奢,屠杀满朝忠良,尽丧天下志士之心。商朝末年,边疆动乱,诸侯皆反,纣王不理朝政,迫害了黄飞虎之妻贾氏,摔死黄飞虎之妹皇贵妃。此时,黄飞虎如梦初醒,高举起义大旗,协同家将、二弟、三子投奔西岐,在百姓以及奴隶的拥护下,起义的队伍不断壮大,最终于牧野之战消灭商朝主力,攻入朝歌,杀了纣王。

在此后的战争中,黄飞虎于渑池不慎被张奎所杀,周武王感其英勇、忠义,于讣告上写道“威行天下,义重四方,施恩积德,人人敬仰,真忠良君子。”天下已定,姜子牙论功行赏,封黄飞虎为东岳泰山天齐仁圣大帝,贵为五岳之首,总掌人间祸福。

二、黄飞虎人物性格分析

(一)黄飞虎之忠。“忠”指的是在封建社会,为臣为民要忠于国家与君主,古籍中说道“君使臣以礼,臣事君以忠。”

黄飞虎出身将门,家族世世代代为商朝南征北战,开疆拓土,立下赫赫战功,对商朝可谓是忠心耿耿,肝胆与共。自纣王登基以来,朝政荒废,边疆狼烟四起,天下诸侯共反四百,商朝政权可谓岌岌可危。纣王帝辛不思悔改,依旧荒淫无度,滥杀无辜,先是怒杀自己的叔叔比干,后又在妲己的蛊惑下,追杀自己的两个儿子。在种种悲剧面前,黄飞虎抬头看见“七代忠良”匾唱道:“一见匾额心头震,飞虎心中乱纷纷。昏王无道乱朝政,逼死我妻妹在宫廷。我本当面见昏君把罪问,带兵杀上五朝门。使不得,怎奈是老爹爹他的家教甚紧,岂容我为妇人反朝廷,七代忠良成画饼,界牌关怎见我年迈爹尊?”其忠心之切,可与后世诸葛先生的《出师表》相提并论。

纣王不识忠良,不听文王之言,不顾黄门之义,在妲己的蛊惑下,酒后于宫中调戏黄飞虎之妻贾氏,贾氏不堪其辱,尽节自尽,黄飞虎之妹皇贵妃闻后,慌忙前去阻拦,无奈为时已晚,满心愤懑,对纣王破口大骂,纣王大怒,将其摔死。消息传到黄府,诸将义愤填膺,皆劝黄飞虎弃暗投明,与帝辛誓不两立。此时黄飞虎依然不忘忠君之情,无论诸将怎么劝说,对商朝依然忠心耿耿。

(二)黄飞虎之义。“义”指的是他人危难时,能够挺身而出,设身处地为他人考虑,帮助他人摆脱困难。

在妲己的蛊惑下,纣王“怒从心中起,恶向胆边生”,一心想要除掉黄飞虎,但是黄门七世皆为商朝名将,门生故吏遍布朝歌,势利盘根错节。纣王为了削减黄飞虎的势利,以各种名义对其身边的旧部下手。为了拯救自己旧部的生命,黄飞虎直言进谏,劝诫纣王学习尧舜,礼贤下士,体恤百姓。纣王碍于其威望,不敢当场发作,表面表示接纳意见,之后依旧我行我素,最后要黄飞虎亲手杀了自己的儿子以表明忠心。此时的黄飞虎知道,如果自己再执迷不悟,愚忠商朝,自己旧部的性命将会被自己葬送。最终高举义旗,冲出重围,保全了自己旧部的性命。

身在西岐后,黄飞虎知道残暴的纣王不会饶恕自己在城中的门生旧友,为了保全他们的性命,其每日往朝歌城内派去大量密探,一来试图联络门生旧友,趁守军不备,将其带出城门;二来刺探纣王行动,为起义大事奠定一个良好的基础。此举不仅彰显了黄飞虎之“义”,还直接扩大了起义军的实力,为覆灭商朝、建立周朝奠定了一个坚实的基础。

(三)黄飞虎之孝。在古代文化中,“孝”指的是对自己的长辈持尊敬、爱护以及关爱之心,对待他们的需求要及时满足。

黄飞虎反出朝歌后,经过临潼关、穿云关时,遇到自己的父帅黄滚,黄滚不明事情来龙去脉,以为是愚子犯下了过错,要将黄飞虎绑去送往朝歌,为了不忤逆自己的父亲,黄飞虎协其二弟、三子、四友举手匐地、束手就擒。黄飞虎对其父亲黄滚说:“今日我束手就擒,并非伏法认罪,纣王昏庸无道,百姓苦不堪言,天下势必不再是其一家。今日父亲喝斥,身有勇而不敢动,心有力而不敢出,甘愿跪地,等待父亲处置。”。此时的黄飞虎面对自己的父亲,心中有的是那缠绵如海的养育之恩、教育之情。黄滚戎马一生,面对他们心中岂不怜惜,此时朝歌君令传来,让黄滚回朝歌复命,此时的黄滚如梦初醒,释放了他们,成全了黄飞虎的“孝”之美名。率领守关军队,一起前往西岐。

(四)黄飞虎之智。“智”指的是洞察力,观一叶而知秋,闻一声而知意。黄飞虎的智慧主要体现在如下几个方面。

一是顺应民心。纣王尽失天下百姓之心,商朝天下岌岌可危。黄飞虎感叹世事变迁,顺应潮流,义无反顾加入了推翻商朝的政权之中,不仅死后被封为东岳泰山天齐仁圣大帝,贵为五岳之首,总掌人间祸福,更是名垂青史,流芳百世。二是善于抓住时机。在黄飞虎听到自己的妻子、妹妹惨死的时候,心中反叛的想法不是没有,书中记载:“武成王闻部下劝诫,长久不语,默视众人。”由“不语”“默视”我们知道此时的黄飞虎心中已有反意。但是对于他来说,如果直接反叛,于国于法说不过去,他在等待一个时机,当妲己拿着纣王的君令,让黄飞虎杀其子而显其忠时,军中哗然,纷纷要杀进朝歌,救出将军。此时的黄飞虎知道时机已经到了,果断率领部下冲出重围,既保全了自己的忠义名节,又实现了反叛商朝、亲报血仇的目的。三是采用亲情路线打动父亲黄滚。在前往西岐的路上,黄滚镇守的潼关、穿云关是一道无法逾越的门槛,为了顺利过关,并且保全自己父亲的性命,黄飞虎“跪地伏法”,博取父亲怜悯,在亲情的感动以及纣王残暴的激发下,最终和三子一起前去朝歌。endprint

综上所述,可见武将出身的黄飞虎有着如同谋士一般的细腻心思,有着“观一叶而知秋”的大智慧。

三、黄飞虎角色转换分析

(一)民心所向。背叛商朝,高举义旗是大势所趋,民心所向。当时天下诸侯八百,已反四百,纣王更是荒废朝政,诛杀满朝忠良。西岐位于商朝西北边陲,在文王姬发的治理下,百姓安居樂业,生活富足,周围的百姓、奴隶见到这种情景,纷纷举家迁移,投奔西岐,几十年间,西岐的户籍人口数增加了数十倍之多。文王的忠义渐渐传到周围诸侯的耳中,他们逐渐转投西岐,西岐也因此开始与腐朽的商王朝分庭抗礼。

二者在礼法上虽为君臣,但是对于百姓不同的做法,使得中央政权的威信受到了削弱,史书上称之为“紫气东移”。古语道“得民心者得天下”,民心所向,乃是大势所趋。

(二)夺妻之恨,丧妹之痛。黄飞虎祖先七世皆为商臣,替商王镇守边疆,平定叛乱,立下赫赫战功,历代商王对黄门都是褒奖有加,许以高位。但是纣王帝辛不辨忠奸,使得黄门忠义尽没,激起全军义愤。在诸将的建议以及现实的逼迫下,黄飞虎才被逼反。

据史书记载,黄飞虎当时奉王命外出征讨,在行军途中听闻噩耗,本打算与姜子牙等人决一死战的武成王,这时也变得犹豫起来。古语道:“飞鸟尽,良弓藏,狡兔死,走狗烹。”本在军事上占有绝对优势,可以一举消灭西岐部队的商朝大军,竟然打开一道口子,放西岐军队逃了出去,这也为黄飞虎的离去、商朝的灭亡埋下了伏笔。

(三)怜子之情。纣王残暴,怀疑黄飞虎有二心,在妲己的蛊惑下,让黄飞虎杀子以示忠心。古语曰:“虎毒不食子。”黄飞虎虽然对商朝忠心耿耿,不愿破坏“七代忠良”的名节,但是面对年幼的三个孩子,慈父心怀油然而生,实在不愿意见到自己的幼子惨死在自己的刀下,于矛盾之间,猛然看清纣王的真面目,毅然扛起了反叛的大旗。

从人性的角度来考虑,促成黄飞虎角色转变的因素应该是多方面的,其中既有民间百姓的期盼,也有妻死妹殒的刺激,还有杀子的逼迫。从宏观角度来说,民心所向是大势所趋,是当时的历史潮流。而亲人的殒命则是黄飞虎愚忠商朝的转择点,他开始重新思考商朝是否值得保卫。杀子以示忠心则是直接的导火索,成了压垮黄飞虎心中愚忠思想的最后一根稻草。

在翻阅大量历史典籍和神话传说之后,由于朝代政治宣传的需要,商朝大量的历史被后人篡改,很多今日说的史实已经不再符合当年的实际情况,针对那些在学术界存在较大歧义的历史资料,笔者秉承严谨的学术态度,对这些不确定的资料概不涉及。

四、结语

综上所述,黄飞虎作为将门之后,对商朝有着忠义之心,但是纣王无视民间疾苦。在发妻惨死,妹妹殒命的刺激下,毅然站在了人民的一边,投奔西岐,为建立周朝立下了汗马功劳。千年以来,关于黄飞虎反商的合法性一直受到学者的质疑与猜忌,本文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结合了演员在艺术实践中的体会,希望能为后人的研究提供积极的借鉴意义。

参考文献:

[1]郭俊红.东岳大帝即黄飞虎考[J].泰山学院学报,2015,37(02):19-24.

[2]王笃堃.中国古典小说人物塑造的价值冲突——从《封神演义》黄飞虎出五关说起[J].福建江夏学院学报,2016,6(02):100-106.

[3]金龙.江南大戏院复业首演《黄飞虎反五关》[J].南国红豆,2010,(04):45+4.

[4]张勇.塑造舞台上的黄飞虎[J].大舞台,2005,(04):70.

[5]张晖.忠孝观念与革命困境——《封神演义》中的忠孝与武王伐纣的合法性[J].复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05):115-121.endprint

猜你喜欢

角色转换人物性格
歌剧表演中的“移情”对人物性格的刻画效果透视——兼谈两部作品中的女性角色表达
浅析《呼啸山庄》中环境对人物性格的影响
初中历史课堂教学初探
《水浒传》中的英雄与酒
新课程背景下小学数学教师的角色转变
基于人物图像视觉特征的人物性格隐私分析
话语情态与人物性格塑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