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个人因素和图书馆因素对图书馆占座的影响

2018-01-08苏茗坤

中国科技纵横 2018年23期

苏茗坤

摘 要:本文研究的课题是个人因素和图书馆因素对图书馆占座的影响本文的主要目的是从实证分析的角度,先对占座行为进行定性,再从个人和图书馆方面对图书馆占座行为作出原因分析以及根据原因提出可行的解决方法。本文通过问卷调查法对个人占座因素和图书馆座位管理情况进行调查,得到占座行为较多影响较大。通过实地考察法发现图书馆存在图书馆存在没有对占座行为做出规定和处罚的问题。最后为解决占座问题提出意见和为解决占座问题提供依据。

关键词:个人原因;图书馆占座;图书馆原因

中图分类号:C91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2064(2018)23-0224-02

随着当代教育水平的提高和人们对知识的渴望越来越强,现在,图书馆里挤满了人已经是一件司空见惯的事情了。但是在图书馆内却普遍存在着占座问题。这不仅阻碍了他人学习,还是一种资源闲置浪费[1]。尤其是对于学生来说,他们自制力较差,家里诱惑较多导致学生在家学习效率较差,主要学习场所是图书馆和学校。但是在图书馆里少不了占座行为。所以本文主要通过研究个人因素和图书馆因素对图书馆占座的影响为解决占座问题提出意见和为解决占座问题提供依据。

1 图书馆占座行为界定与现状

1.1 对占座行为的界定

如图1所示,在对100名广州市立图书馆使用者的调查中,35%的调查人群认为占用座位30分钟以上界定为占座行为,同样也有23%的受访者认为,只要占用了座位就是占座,与时间无关。吴开明等(2015)在研究高校图书馆占座博弈行为中,将用标示物放置在图书馆内某有利座位作为占用标志而获取的使用权定义为占座行为[2],本文占座行为的界定沿用这一概念。

1.2 占座行为现状

在公共图书馆使用过程中,占座行为主要发生在读者身上,而图书馆读者人群以未成年人青少年为主;据广州全民阅读指数调查研究报告(2018)统计,未成年人日均图书馆阅读时长49.48分钟,高于市民平均水平43.79分钟[3]。经常可见学生拿书本或是随身包裹占座的现象,学生拿书在图书馆占座行为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学生对学习的渴望以及公共图书馆资源的不足。

2017年11月云南财经大学图书馆发生了学校清理学生占座图书招致学生投诉的事件;邢台有报道称市图书馆占座现象严重,蹭空调不读书,让真正想读书的人没地方坐。说明占座这一行为的不利因素。

2 个人因素对图书馆占座的影响

读者是座位占用行为的主体,因此座位占用行为的形成主要来自读者自身;而读者人群中,未成年人、青少年是主要群体。随着经济的发展,当代大学生的生活环境相对优越,他们大多是独生子女,很容易被父母宠坏。因此,他们总是有一些误解。因此,本文就青少年、学生等的一些特点分析其个人因素对图书馆占座的影响。

2.1 缺乏共享意识

大学生被父母无微不至地呵护和溺爱,很容易导致当前大学生的生长环境单一,而且自我意识到,我所做的更多的是它自己的得失,而不考虑周围其他人的利益。当涉及到利益的资源掠夺时,他们会更多地考虑如何确保自己在任何时候都有席位,而不是如何在不损害他人利益的情况下做到这一点。

2.2 缺乏公共意识

艾华(2014)在对高校图书馆用户人群的特点分析中指出,84.1%的受访者有过占座行为[4],其中一个重要原因是他们作为用户没有意识到图书馆是公共场所,个人不能占有公共资源。如图2所示,在受访人群中,21%的人群不认为占座行为有过错。由于缺乏公众意识,许多学生仍在重复占座行为,即使他们不在那里,他们也会用东西强行占据座位,浪费图书馆资源。

2.3 从众心理明显

一些学生,虽然他们一开始没有意识到自己占了一个位置,但是他们看到了其他人从占了一个位置中获益,并且觉得如果他们跟着公众走,他们没有错。在调查人群中,7%的人群认为大家都占座,自己也理应可以占座。

这种心态的存在往往是出于无奈,他们可能在心底是反对占有席位的行为,但如果他们不占有席位,这是一个很实际的问题。归根结底,这些学生只能向公众屈服,加入占领者行列,只能使图书馆占用现象更严重。

2.4 报复心理

一些学生在自己的利益被占座行为损害时可能会采取不正当的手段来处理问题,其中就会存在以眼还眼的方法,或是理所应当的加入占领者群体。

2.5 良性动机占座

在调查人群中,51%的人表示自己占座是为朋友占座,这是一个良性动机。在良性动机下通常占座者就不会认为自己是错误的,他们会认为这只是在帮助他人这不仅会让他们忽略了占座是错误的,还会让他们心里有帮助他人的自豪感。但这并不能改变占座行为的本质。

3 图书馆因素对占座行为的影响

3.1 图书馆客流量因素

有限的图书馆资源是学生占用的最直接原因。如果有足够的资源,学生总是有免费的空间在图书馆使用,就没有必要让学生们坐在自己的座位上。

高校图书馆资源短缺主要有两个原因。一是高校图书馆的招生规模逐年扩大,图书馆的数量有所增加,但馆藏资源的配置还没有扩大。随着教育水平的提高,高校的招生规模和办学规模都超过了原计划,学生人数也超过了原计划。有限的图书馆资源已经成为大学的稀罕物和奢侈品。这将导致招生规模的扩大和图书馆资源形成“剪刀差”,这一矛盾不可避免地加剧了占用现象的发生。第二,高等教育改革导致大学生公共资源短缺。学分制和选修制使学生的自学意识更强。在图书馆中学生们更能高效安静的学习既节省时间有提高效率。特别是在中考、期末考试、考研准备、公务员考试、雅思托福考试等各类考试即将来临的情况下,更多的学生会来图书馆学习,甚至把图书馆当作第二课堂。很容易造成图书馆席位短缺的局面。此外,现在很少有在大学里学生的自习室,和学生的宿舍环境很吵,不能与图书馆一个舒适的环境,这也是越来越多的学生愿意去图书馆的原因,但这种现象的后果是,有限的资源需求的不断攀升,图书馆和学生之间形成了不可避免的矛盾,为了确保他在图書馆,学生只能在小路上“坐”。

3.2 图书馆对占座的规定因素

在对广州市图书馆进行调查后发现,80.95%没有实行解决占座行为的措施;65.08%未规定占座时间,对占座行为的规定和解决措施做得较为不足,而且有些图书馆及时规定了占座行为也没有采取相关措施。如图3、4所示。

3.3 图书馆管理人员因素

管理人员如果起初时对占座行为视若不见,管理措施实行力度不够,没有进行连续的监督和管理,就间接纵容了占座行为;如果你占有一个席位,你会得到一英寸,其他人也会跟着做。因此占座现象不断蔓延。另外在部分高校,未明确自习室管理人员的职责权利,针对图书馆自习室的占座现象,图书馆管理人员只有基本的管理警告权利,但对于屡教不改的学生也无任何处罚的权力,只能报至学校其他部门,最终可能不了了之,对学生也无震慑作用。

4 结论以及解决方案

4.1 结论

对图书馆占座行为影响主要的个人因素有:(1)缺乏共享意识;(2)缺乏公共意识;(3)个人因素对图书馆占座的影响;(4)报复心理;(5)抱着好的动机去占座。

对图书馆占座行为影响主要的图书馆因素有:(1)图书馆客流量大;(2)图书馆没有对占座行为进行规定和惩罚;(3)管理人员工作不到位。

4.2 解决方案

(1)在图书馆社区内多举行有关共享公共意识的宣传,普及占座行为的影响。(2)让群众了解关于占座的知识信息明确什么是占座。(3)图书馆内应规定好什么是占座行为以及对占座行为的处罚,如济宁市图书馆发布公告规定若有事离开,限半小时归来,否则将空座位进行安排。

参考文献

[1]熊建荣.教育职能视角下高校图书馆学生管理员有关问题的研究[J].科技情报开发与经济,2011,(21):9-11.

[2]吴开明,李淑敏.高校图书馆占座现象的博弈分析[J].大学图书馆学报,2015,6(5):36-42.

[3]邱嘉炜.广州全民阅读指数调查研究报告(2018)[R].中国新闻出版广电网,2018,5.

[4]艾华.高校图书馆服务的公共性与用户需求私有性的博弈分析——以占座为例[J].大学图书情报学刊,2014,1(32):96-1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