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环境监测与治理技术应用现状及其发展

2018-01-08戴洪财李春霞

中国科技纵横 2018年23期
关键词:技术应用环境治理环境监测

戴洪财 李春霞

摘 要:为更好地坚持走可持续发展道路,完善我国社会生态文明建设,我国各部门重视对环境保护工作。在开展生态环境建设过程中,环境监测与治理技术的作用极其重要。各相关部门正积极促进环境监测与治理技术的发展,改善其发展现状。为加强对这一问题的研究,本文重点讲述了当前环境监测与治理技术应用的现状,并初步探究了其在未来的发展趋势,希望为相关部门提高环境建设工作质量提供有效的参考意见。

关键词:环境监测;环境治理;技术应用

中图分类号:X83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2064(2018)23-0009-02

各相关部门高度重视环境保护工作,并开展各项环境保护活动。在工作开展进程中利用各种环境监测与治理技术,提高环境工作质量。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相关技术部门应促进环境监测与治理技术的进一步发展,促进环境监测与治理工作质量的进一步提升。

1 当前环境监测与治理中的主要应用技术

1.1 信息技术

就当前环境监测与治理技术的总体发展情况来看,应用到的主要信息技术有PLC技术与无线传感器网络技术。信息技术的应用提高了环境监测与治理的安全性与准确性,极大程度上促进环境工作质量与水平的提升。其中PLC技术的耐热性、防尘性及抗震性等性能极好,适合应用于条件较为恶劣的监测环境中,有效降低了环境监测人员工作的困难度,并提升了工作的安全性。PLC技术可以共用在水环境监测如水质、水位、水速,及对降水情况的远距离监控,这对有关部门积极制定旱、涝灾害的处理措施具有重要作用。而无线传感器网络技术的应用,有效的提高了环境监测工作的时效性、针对性,促进环境各项工作效率与准确性提升。工作人员只需向相应基站发布相应的工作指令,基站会将相应的数据信息传回到控制中心。此外,控制中心人员也可以直接访问基站的数据库,从中提取有价值的信息。这两种方式都节约了信息数据获取的效率,精简了不必要的工作流程,提高环境监测与治理的工作效率[1]。

1.2 3S技术

3S技术即将GIS、RS、GPS三项技术整合应用到环境监测与治理工作中,对相应的环境进行高精度、高效率的监测工作。3S技术的应用不仅有利于提高环境监测工作的效率与精准度,也利于促进工作的整体性与连续性。这是因为使用该技术不仅可以对环境指标进行有效的监督与测量,还会利用3S技术综合系统对所获得的数据进行有效的分析与评价,通过调用相应的模型进行有效对比,从而得出较为精准的环境质量分析报告。如将3S技术应用到水环境监测中,可有效得出水生生态环境现状、水资源质量及水域变化等情况的分析报告。这对环境工作人员制定有效的治理措施,提高环境治理综合效果具有重要作用。

1.3 物理、化学技术

物理科学技术、高分子化学技术的发展,使得物理化学技术在环境监测与治理中得以有效应用,提高了环境工作技术的提升。其中应用效果最好的物理化学技术为DOAS技术,这项技术主要应用在空气环境监测中。利用这项技术可有效检测出空气中各项气体的浓度,通过对比空气质量标准判断当前空气质量与空气污染程度,从而制定相应的治理措施。此外,物理化学技术中的动态模压法检测技术常被用于水体质量检测中,利用这项技术对相应水体的表层进行检测,以此分析该部分水体的污染状况。

1.4 生物技术

环境技术人员将生物领域的细胞学、微生物学与生物学等内容与环境工程、计算机、化学等综合一起,新成果有效的生物技术,被广泛应用于环境监测与治理中。重用的生物技术为PCR技术与生物大分子标记技术:PCR技术与其他应用技术相比,其具备良好的准确性、快速性与简便性,有效地提升了环境监测的准确性与工作效率。生物大分子标记技术利于分析生物与环境的关系,从而引出相应的环境问题。因此,这项技术可对环境的问题进行明确警示,环境人员则根据生态相关性对其进行有效预防与治理,降低问题发生的几率并提高问解决的能力。所以生物大分子技术具有较强的实用性。

2 环境监测与治理技术的发展趋势

2.1 自动化现场监测

从当前各项技术实际应用中可知,在进行环境监测与治理中,无论应用何种技术,都不能完全避免人员的参与,且这个工作过程中所消耗的人力与物力较多。这就使得环境监测与治理工作的总成本较高,同时总时间较长会降低相关监测结果的准确度。某些监测工作的实施环境就有一定的危险性,会对监测人员与监测设备都具备加大的安全风险。所以在未来的发展中,环境工作中的技术人员会进行自动化监测技术的研发,使更多现场监测工作都具备自动作业功能。一方面提高工作的效率性,快速完成现场检测工作,降低其他因素对检测结果的影响;另一方面將工作人员从现场检测工作中脱离,将其安置在更合适的岗位,优化环境监测与治理人员队伍结构。自动化现场检测技术的实现,可通过远程控制,提高检测工作效率与安全性。同时利用仪器进行自动检测,也可有效降低外界因素对检测结果的干扰,提高检测的有效性。

2.2 信息化环境监测

环境监测与治理是一项相对复杂、任务量大的工作,其应用技术的发展必须利于简化监测工作对象,提高工作效率。因此,环境监测与治理技术的发展方向应是信息化。信息技术的应用才利于促进环境监测工作的效率与准确性的提升,应对复杂繁重的工作任务。利用信息化技术建立起环境信息数据库,并建立起信息共享平台。实现这一技术的研发与应用,利于建立起大范围的环境监测与治理制度,对提高环境建设工作的质量与水平具有极大的推动作用[2]。

2.3 广泛性环境监测设备

环境监测与治理工作具有极强的复杂性与繁重性,且技术的应用也需要大量的资金做为支撑,所以该项工作需要大量的资金与人力支持。但实际上我国环境工作部门的人员队伍规模较小,资金也较为薄弱,因此对于高精端的环境监测设备仅局限在研究机构,并未真正投入到具体的工作中。这也导致相应的技术未得到真正的应用,将降低了该项工作的质量。环境监测与治理技术在未来的发展中会逐渐通过各种仪器设备应用到真实的监测工作中,这也需要相关的科研部门促进当前技术的更新与发展。通过降低其应用成本与应用难度,促进环境监测设备的应用更加广泛,提高其工作效率。

2.4 多样化环境监测技术

当前应用技术中已包含信息化、数据化、物理、化学、生物等多种类技术。但这些技术与部分发达国家相比,仍具有发很多的不足之处。在未来的技术发展过程中,相关技术的种类会越来越多,以便有针对性地解决复杂环境问题中的各类问题,提高环境监测与治理工作的准确性与有效性。

3 当前环境监测与治理技术应用中的缺失

3.1 监测结果缺乏一定的准确性

首先,当前环境監测工作的频率较低,间隔时间较长。这会导致环境问题得不到有效监测,降低环境监测结果的准确性。其次,环境问题的影响因素较多且极具复杂性与变化性,这会对最终监测结果的准确性造成影响,降低结果的准确性。再次,当前我国环境监测技术的整体水平仍有待提高,且实际应用效率较低。这会导致环境监测结果的准确性降低,影响环境管理工作的整体质量。最后,我国目前欠缺大量高素质的环境专业人才。这直接影响我国环境监测工作的质量降低,从而降低监测结果的准确性。

3.2 环境监测与治理技术及应用水平相对落后

首先,环境具有极强的复杂性影响因素极多,这导致监测任务极重。我国尚未研发出高效的监测技术对整体环境进行有效监测,当前我国的工作人员在进行检测工作时仍是采用专项针对方式,即使是对同一污染问题的检测也要采用不同的采样方式对不问题的因素进行检测处理。其次,环境检测工作缺乏系统性与制度性。制度与体系的缺失,会降低检测工作的效率,影响工作的有效性。最后,环境监测与治理技术的更新速度慢。当今社会各项发展极其迅速,对环境的影响因素会发生相应的变化,同时也容易引发新的环境问题。技术更新速度较慢会导致工作的有效性降低。

3.3 环境监测治理的应急处理技术与方案的缺失

环境检测与治理应急处理技术与方案是为处理突发的环境污染问题,降低环境污染带来的损失所指定的处理策略[3]。如石油开采作业中一旦发生石油泄漏会对周围环境产生严重影响,再如我国江河水体富营养化易导致水污染问题对生态等造成严重影响。相关部门针对这类问题制定有效的应急处理方案,有效降低这类突发性污染问题带来的不利影响。

4 应对环境监测与治理技术应用缺失的有效措施

4.1 提高环境监测工作频率,完善环境监测工作的全面性

相关单位必须提高检测工作频率,提高对环境的监测力度,以提高环境管理工作质量。同时实现对环境的全面监督,对环境质量的各项影响要素进行全面监测,提高监测工作的准确性与有效性。此外,要对环境进行动态检测,对同一污染问题进行动态监测,利于相关人员切实做好环境治理工作,促进整体工作质量的提升。

4.2 积极促进环境监测与治理技术的创新发展

首先,加大资金扶持力度,为技术的创新发展提供坚实的资金保障。其次,加大专业技术人才培养力度,为技术创新注入新的活力。最后,技术引进力度。积极向发达国家学习先进的环境监测与治理技术,促进我国相关技术的创新与发展。

4.3 建立健全环境监测与治理机制

制定完善的环境监测与治理机制,为该项工作制定严格标准,促进相关工作的准确性与标准性的提升。其次,制定完善的工作制度,为工作人员开展环境监测与治理工作提供相应的标准,并促进各项工作的流程化发展,提供监测与治理的工作效率。最后,重点完善环境突发问题的应急处理方案相关制度,提高对突发污染的重视度与处理水平,有效保护环境,降低突发污染造成的生态破坏[4]。

5 结语

信息技术、3S技术、物理化学及生物技术,是当前环境监测与治理应用的主要技术,在当前的环境监测与治理中发挥着重要作用。以当前科技发展的趋势来看,环境监测与治理技术的发展方向主要是自动化、信息化、广泛化、多样化及综合化。在促进技术提升的同时,相关单位也要注意完善环境监测与治理技术的相关工作,推进技术应用的有效落实,提高环境监测与治理水平。

参考文献

[1]韦升双.环境监测与治理技术应用现状及其发展[J].科技风,2017,(5):135.

[2]靳菲.浅析环境监测与治理技术的应用发展[J].科技与创新,2017,(10):154.

[3]杨基富,毛俊杰,环境监测与治理技术的发展研究[J].环境与发展,2017,(8):161.

[4]杜巧玲.环境监测与治理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及应对措施[J].低碳世界,2017,(20):11-12.

猜你喜欢

技术应用环境治理环境监测
联合国环境治理体制
环境监测系统的数据分析与处理
数字传声:环境治理变中向好
大气污染问题的环境监测
现代烟草工业发展趋势及降焦减害技术应用研究
坚决打好环境治理攻坚战持久战
对环境监测数据造假必须零容忍
便携式GC-MS在环境监测中的应用
从人体内环境治理解读中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