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一种塑身型产后智能化护理服的设计与制作

2018-01-08叶晓文陆彦成

中国科技纵横 2018年23期
关键词:色彩设计工艺设计结构设计

叶晓文 陆彦成

摘 要:一种塑身型产妇专用服,属于服饰技术领域。本专用服包括上衣体和下衣体,上衣体具有左衣袖和右衣袖,上衣体的腰部两侧处各具有一功能衣片一,上衣体的两个肩部处各具有一功能衣片二,功能衣片二为羊绒布料,左衣袖和右衣袖上分别固定连接有一牵引布条,两个功能衣片二与两个牵引布条之间通过卡扣结构可拆卸连接。具有舒适性好、具有塑身效果、轻便性好等优点。

关键词:护理服;工艺设计;款式设计;色彩设计;结构设计

中图分类号:R47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2064(2018)23-0191-02

0 引言

背景技术:由于生产过程中,对体型有一定影响,成为很多产妇的苦恼。产妇在哺乳期不仅要时常的进行母乳喂养,而且还需要抱小孩,在此过程中,非常辛苦,现有的服饰不仅不能够满足产妇对体型修复的需求,而且还不能够给产妇环抱小孩、喂乳等带来轻便。

项目内容:针对现有的技术存在的上述问题,提供一种塑身型产妇专用服,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如何减轻环抱小孩时的手臂负重,提高轻便性。目的可通过下列技术方案来实现:其特征在于,本专用服包括上衣体和下衣体,所述上衣体具有左衣袖和右衣袖,所述上衣体的腰部两侧处各具有一功能衣片一,所述上衣体的两个肩部处各具有一功能衣片二,所述功能衣片二为羊绒布料,所述左衣袖和右衣袖上分别固定连接有一牵引布条,两个功能衣片二与两个牵引布条之间通过卡扣结构可拆卸连接。

1 主要技术

功能衣片一具有红外发热功能,且对腹部具有较好的包裹性,且能够通过如专利【CN201510278166.4】所述,具有发热功能,能够对腹部的赘肉进行热消耗,从而达到塑身美体的效果。利用羊绒布料制成的功能衣片二,提高较高的韧性和强度,以便于与牵引布条连接并承重。

左衣袖和右衣袖上分别具有一卡头,两个牵引布条上分别具有一卡扣,能够在环抱小孩时,将手臂与肩部连接,利用牵引布条达到承载的作用,从而减轻手臂的负重,提高轻便性。

在上述的一种塑身型产妇专用服中,所述上衣体上具有位于上衣体前侧的罩片,所述罩片将上衣体的胸部处遮挡,且罩片的可向上掀起。

罩片的作用是便于喂乳,且具有较好的私密性,哺乳期女性的内衣较为宽松,通过罩片的设置,能够使体型更为自然,在喂乳时,产妇能够从上一的V领处观察喂乳情况,且私密性较好。

在上述的一种塑身型产妇专用服中,所述功能衣片一的下端与下衣体之间设置有一腰带。腰带的设置,能够提高上衣体与人体的贴紧程度,同时提高本服饰的美观度。

在上述的一种塑身型产妇专用服中,所述上衣体和下衣体为棉质织物。左衣袖的中部具有一袖兜,所述袖兜位于左衣袖的内侧。袖兜的设置,能够便于产妇盛放东西,由于产妇的注意力较多集中在小孩身上,将袖兜设置在内侧,具有更好的安全性,也更加显眼。在上述的一种塑身型产妇专用服中,所述牵引布条上具有魔术贴,所述牵引布条能够通过魔术贴粘附在上衣体上。在牵引布条不使用时,能够粘附在衣袖或衣体上,从而使服饰更加整洁。

图1、2中,1、上衣体;11、左衣袖;12、右衣袖;13、功能衣片一;14、功能衣片二;15、牵引布条;16、罩片;17、腰带;18、袖兜;2、下衣体。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是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例并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作进一步的描述,但本实用新型并不限于这些实施例。

如图1和图2所示,本专用服包括上衣体1和下衣体2,上衣体1具有左衣袖11和右衣袖12,上衣体1的腰部两侧处各具有一功能衣片一13,上衣体1的两个肩部处各具有一功能衣片二14,功能衣片二14为羊绒布料,左衣袖11和右衣袖12上分别固定连接有一牵引布条15,两个功能衣片二14与两个牵引布条15之间通过卡扣结构可拆卸连接。

功能衣片一13具有红外发热功能,且对腹部具有较好的包裹性,且能够通过如专利【CN201510278166.4】,具有发热功能,能够对腹部的赘肉进行热消耗,从而达到塑身美体的效果。

利用羊绒布料制成的功能衣片二14,提高较高的韧性和强度,以便于与牵引布条15连接并承重。

左衣袖11和右衣袖12上分別具有一卡头,两个牵引布条15上分别具有一卡扣,能够在环抱小孩时,将手臂与肩部连接,利用牵引布条15达到承载的作用,从而减轻手臂的负重,提高轻便性。

上衣体1上具有位于上衣体1前侧的罩片16,罩片16将上衣体1的胸部处遮挡,且罩片16的可向上掀起。

罩片16的作用是便于喂乳,且具有较好的私密性,哺乳期女性的内衣较为宽松,通过罩片16的设置,能够使体型更为自然,在喂乳时,产妇能够从上一的V领处观察喂乳情况,且私密性较好。

如图1和图2所示,功能衣片一13的下端与下衣体2之间设置有一腰带17;腰带17的设置,能够提高上衣体1与人体的贴紧程度,同时提高本服饰的美观度。

左衣袖11的中部具有一袖兜18,袖兜18位于左衣袖11的内侧;袖兜18的设置,能够便于产妇盛放东西,由于产妇的注意力较多集中在小孩身上,将袖兜18设置在内侧,具有更好的安全性,也更加显眼。

牵引布条15上具有魔术贴,牵引布条15能够通过魔术贴粘附在上衣体1上;在牵引布条15不使用时,能够粘附在衣袖或衣体上,从而使服饰更加整洁。

上衣体1和下衣体2为棉质织物。

本款产品开发注重款式设计和面料选用:

(1)在颈胸腰腹肘膝部位发热材料的使用,利于身体的快速良好恢复(红色部分是发热材料,蓝灰处是按摩材料);(2)腰部扣带式结构设计,结合中药护理使产品适用人群更广泛;(3)吸湿、透气抑菌材料的使用,提高产妇身体素质;(4)袖兜的设计和使用,与肩部牵带配合方便怀抱幼儿,减轻手臂负重。此款设计达到哺乳、塑身、理疗三合一,在春夏和秋冬采用不同材质面料满足身体舒适性要求;

内部结构设计图如图3:

在国家二孩开放政策的大背景下,二孩增幅显著,产妇护理需求增大,为本项目奠定了基础。我们的产品填补了目前服装领域,孕产妇护理服的空白。并将护理、按摩、塑身与特殊纺织材料有效融为一体,开阔了功能性服装领域。最大限度的丰富和弥补了特殊人群需求,市场前景巨大。

我們团队从服装功能需求、款式造型、材料及工艺方面着手研发和实践,我们的产品有三大功能,即发热塑身、穴位按摩和热灸理疗。

采用托玛琳自发热或石墨烯, 新型石墨烯发热材料芯片:发热快,需要5秒,温暖肌肤,热度温和不烫伤;5000毫安移动电源可持续使用8小时,设计使用寿命可达3年.

磁石点穴位按摩,舒缓不适, 女性重要穴位重点加热:子宫穴、元关穴、中极穴重点加热,巩固元气,驱走寒气,温暖身体。

局部珊瑚绒垫片,仿羊绒质感,舒适保暖。蜂巢内里,透气快干不闷汗,运动也依然舒适。

多档调温,舒适内里,电池配套。我们的三大技术亮点:(1)符合人体工学的舒适性要求;(2)辅助人体局部功能性需求;(3)回收再生,可循环使用。

2 结构特点

我们设计一款有别于普通的衣服的服装,(1)在颈胸腰腹肘膝部位发热材料的使用,利于身体的快速良好恢复(红色部分是发热材料,蓝灰处是按摩材料);(2)腰部扣带式结构设计,结合中药护理使产品适用人群更广泛;(3)吸湿、透气抑菌材料的使用,提高产妇身体素质;(4)袖兜的设计和使用,与肩部牵带配合方便怀抱幼儿,减轻手臂负重。此款设计达到哺乳、塑身、理疗三合一,在春夏和秋冬采用不同材质面料满足身体舒适性要求;(5)采用特殊的制作方法,在普通服装的基础上,采用方便护理操作以及尽量少暴露产妇身体的衣裤开口法,并用单头或双头拉链连接,产妇护理服由上衣和裤子组成。可以针对不同的产妇的特殊情况量身订做。例如针对易不能翻身的产妇,加用经纳米技术处理的抗菌材料制作,用于预防褥疮;对需要经常测量血压的高血压患者或导尿的患者,只需将衣袖或裤子按本产品的设计处理,肥胖者可以采用特殊的紧身减肥材料制作等;(6)服装设计合理,操作方便。设计时尽量考虑了方便医疗护理操作、对产妇多方面的保护以及方便病员的穿、脱等问题,解决了传统产妇护理服色彩单一、医疗护理操作不便、不能尽量保护产妇隐私的问题,体现了以人为本的护理理念;(7)应用广泛,可用于各级各类医院的住院产妇及有特殊需要的家庭护理产妇,经常进行医疗护理操作的产妇尤为方便,还能降低医疗护理人员的工作量,提高工作效率,有很强的推广实用价值。

3 系列产品

我们根据使用材料的不同,开发了三个系列产品,即原浆棉麻、记忆塑身和四季护理。

注重款式设计和面料选用:我们采用棉、涤、氨与石墨烯纤维复合材料,秋冬记忆塑身材料和春夏棉麻材料,很好的实现舒适和塑身效果。在样衣制作中我们研究了特殊的缝制工艺和热定型技术,使成品保持很好的廓形,方便穿着无需特殊护理。

项目产品研发一年多时间来,在月子中心和妇保院的试用中取得了良好的口碑,用户反馈良好。即提高了产妇的服用舒适性,特别是产后护理和身体恢复的有效性,同时降低医疗护理人员的工作量,提高工作效率,方便家人,产品具有很强的推广实用价值。

根据每年1600多万孕产妇人口和产品需求调研得出,我们的潜在市场巨大。同时此款服装的售价在400-600之间,并可以以三分之一的价格回收在利用。做得绿色环保可循环使用。

为了更好的创新设计,我们进行了用户调查。从用户需求调研情况得出,塑形、美观的需求明显。舒适和功能兼具的选择选择第二。可见塑身型产妇护理服的市场可行性很大,目前市场空缺明显。

我们的产品塑身型产后护理服基于纺织材料的可纺性与智能材料融合的改性设计;每次突破,只为你更加健康,基于完整新型服装的结构化设计和新材料与护理的有效结合,这就是我们的设计,身体健康与舒适的平衡之道。

参考文献

[1]朱海英,杨茵.铜纤维制备条件的改进和体会[J].化学教学,2008,(7):9-10.

[2]梁好琴,李景芳,武卫星.骨科特殊病员服的设计及临床应用[J].中国冶金工业医学杂志,2010,27(2):248.

[3]韦颖屏,韦秀颖.骨科病员服的制作与应用[J].护士进修杂志,2009,(24):18.

[4]李敬华.组合式卧床病员服的设计与临床应用[J].护士进修杂志,2010,(25):10.

[5]李小京,黄荔红,吴海群等.特殊病员服的设计与临床应用[J].解放军护理杂志,2002,19(5):74.

[6]王萌萌.ICU患者病员服的改进[J].医学理论与实践,2010,23(4):461.

[7]吴艳,洪文进,沈雷.定位元件在儿童服装设计中的近场定位性能[J].纺织学报,2015,36(11):146-149.

猜你喜欢

色彩设计工艺设计结构设计
调制解调变换放大器的研制
品牌包装设计中的色彩研究
BIM结构设计应用
某排水虹吸井结构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