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风力发电机组的控制技术探析

2018-01-08于海舒

中国科技纵横 2018年23期
关键词:风力发电机组风能控制技术

于海舒

摘 要:目前,可再生能源的使用和开发比较普遍,其中之一就是风能,有效地利用风能,就可以把风能转变成机械能,最终转变为电能,从而实现电力输送,不但可以尽量少的消耗不可再生能源,还可以有效的保护环境,从而使经济效益提高。在风电系统中,有一个重要的组成部分就是风力发电机组,发电系统稳定的运行和风力发电机组安全运行有着很大的关系。本文对于开发利用风能以及发电机组分類进行了简述,最后针对发电机组的控制技术进行了分析。

关键词:风能;风力发电机组;控制技术

中图分类号:TM31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2064(2018)23-0141-02

随着社会的进步,电能成为各界不断需求的能源,从而促进供电领域的不断发展。风能是一种可再生的清洁能源,使用风能进行发电,对于供电行业和社会可持续发展方面都有着相当重要的意义。将风能转变成电能的重要系统就是风力发电机组,其中控制系统是风力发电机组的重要组成部分,要对其加以重视,发电机组的控制要使用科学的手段,才能使发电机组的功效得到最大的发挥,风能转化为可靠的电能。

1 开发利用风能

为了经济的发展,人们往往需要大量使用各种能源,近些年来,社会快速发展过程中,能源紧缺的问题开始凸现出来,同时环境也污染加剧。想要人们有可持续发展的生存环境,对于能源的使用以及环境污染问题必须要重视起来。像不可再生的煤炭和石油等能源要尽量减少使用,这类能源不仅不可再生,还严重污染生态环境。要注重可再生清洁能源的开发使用,像是风能的开发,可以使生态环境可持续发展,也推动了社会经济发展。风力资源是我国丰富的能源,在发电上其不同于常规能源,使用风能发电,生态环境在一定程度上得以被保护。作为实现利用风力资源的重要系统,风力发电机组在快速发展的科学技术中,其控制技术有了很大的进步,从而发展为更加可靠、智能和轻盈的发电系统。在风能发电上,有着灵活投资、占地面积小、施工期短的优点,使社会和经济的效益共同发展。在风能开发的领域里受到了国家重要的政策支持,近几年,风能发电得到了迅速发展,更有效开发和使用风能,使得风电机组在控制上的技术也不断加强。

2 风力发电机组分类

通过风力发电机组的特点和使用效果划分其种类:(1)依据不同地域的使用来分类,主要有两种类型,一个是陆上风力发电机组,另一个是海上风力发电机组。近几年发展比较快,成为主要发展趋势的是海上风力发电。(2)依据发电机不同的容量分为两类,一个是大型发电机组,另一个是中型发电机组,主要使用于海上发电的大型发电机组有着突出效果,也是发电机组研发的重点对象。(3)依据发电机组不同类型分为两类,一个是直驱型发电机组,另一个是双馈型发电机组,直驱型发电机组因为没有齿轮增速箱,在应用此类机组时要使用同步发电机,双馈型发电机组有齿轮增速箱,在应用这类发电机组时使用异步发电机。(4)依据发电机组的桨距特性主要分为两类,一个是变桨距发电机组,另一个是定桨距发电机组,结构复杂的是变桨距发电机组,因此其也有着复杂的控制方式,但是利用风能的效率很高,还可以全面优化输出功率,因此是目前风能发电控制的主要方式。

3 分析机组的控制技术

3.1 H∞鲁棒控制

H∞鲁棒控制的理论基础是Hardy空间,无穷范数要根据个别性能指标进行优化。H∞鲁棒控制可以有效地处理多变量问题,在其数学基础上,可解决初期建模出现的问题。风能激励时,H∞有较小的范数,控制系统可以稳定的输出,同时依据目标轨迹系统可以稳定运行。鲁棒控制是发电机组控制中的重要技术。有着不稳定的风向和风速时,风力发电系统可以受到鲁棒原理进行控制,风能可以被快速的追踪到,从而使风能利用率得到提高,更有效的捕获风能。

3.2 滑模变结构控制

因为风力发电机组是非线性系统,其有多变复杂的运行特征,在运行中会遇到可能变化的负载、风力、风向等,使自身的运行受到影响,因此,通过建立数学模型很难使该机组受到良好的控制。滑模变结构控制是开关型控制,控制时具有不连续性,在预先进行设定时,满足其相应条件,在指定的空间里系统就会进行滑模运动,该方法有着设计简单,反应速度快,不敏感于发生变化的系统参数,鲁棒性较强,操作性强等优点,在不确定参数的状态下,使系统的稳定运行得以保障,满足了有最大功率限制的风力系统,对于发电机组进行有效地控制。

3.3 矢量控制

使用矢量控制,可以最大化的跟踪风能,能调节无功功率与有功功率之间的关系,有较强的适用性,更加的抗干扰,短时间的控制具有良好的稳定性。矢量控制普遍应用于双馈电机的控制系统中,发电机组的稳定性会受到转子电流励磁分量的影响,因此,对于无功补偿量有一定程度的限制。

3.4 最优控制

风力发电机组所处的环境有以下特点:非线性、外部干扰多、不确定的风速变量等,数学控制不能达到效果,这种情况下,要想实现机组的最好控制,就要选择最优控制技术。最优控制可以通过线性化模型的设计,准确的寻找周围的工作点,确定解耦线性化的精确度,由此最大程度地对风力和风能进行控制和捕捉。电功率较小的波动与无功功率、有功功率在输出上是有一定矛盾的,在这种情况下,可以使用最优控制进行折中解决,在因线路故障而扰动电压的问题上,最优控制可以进行有效的控制。

3.5 人工神经网络控制

把生物与人类的学习、判断和适用等功能作为基础,从而进行研究的理论就是神经网络理论,其是一种比较重要的智能控制技术,有较强的自主适应性和组织性,可以准确的捕捉不确定的风力和变化严重的风力,在这种情况下也有良好的适应能力,使发电机组的发展更加智能。预测风速的准确性会受到特定风速、预测地点和预测时间的影响,面对这种情况,可以利用该技术合理预测风速,首先,确定风速的变量,可以利用时间序列模型来实现,在确定风量变速后,通过该技术进行有效的预测。如果是控制非线性系统,人工神经网络是最好的选择,在使用时不需要建立精准的数学模型,依据其本身的控制力以及适应力,使系统在电能质量转变,存在不稳定、不确定风向与风速时可以高效、安全的运行。

3.6 模糊控制

模糊控制在智能控制法中是比较典型的,语言规则与模糊推理作为该方法的基础,是高级的控制方法,不会受到非线性因素的影响,有较强的鲁棒性。使用该方法控制发电机组,能提高风能利用率,对最大功率进行跟踪。该方法有着优越的特点,与仿人智能技术、神经元网络技术以及人工智能技术进行结合,推动控制机组的技术全面发展。在变桨距发电机组上使用该技术,可全面改善控制系统的动态特性,有效的控制叶尖速比、风力发电机转速和风轮桨距角,实现发电机组的恒定频率与恒功率输出。模糊控制也能有效控制抖振,使抖振减少,实现系统高质量的运行。

4 结语

因为电力领域过多的利用不可再生能源进行发电,消耗了大量能源,生态环境被严重的污染,对人类的发展造成一定阻碍。所以,要发展可再生绿色能源的使用,可以利用风力发电机组,对风能进行合理开发和有效地利用,使社会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刁帅.双馈式风力发电机运行原理及发电控制技术研究[J].中国高新技术企业,2016,(20):139-140.

[2]郭海涛.风力发电机及风力发电控制技术分析[J].民营科技,2016,(4):6.

[3]姚兴佳,谢洪放,朱江生等.基于LMI的5MW海上风力发电机组载荷控制技术研究[J].可再生能源,2016,34(1):44-48.

[4]赵阳阳,杨秀敏,王森.风力发电系统机械变频控制技术[J].微电机,2017,50(9):59-62.

猜你喜欢

风力发电机组风能控制技术
为什么风能变成电?
基于BTN8962TA的PVG32比例阀控制技术
神奇的风能
为什么风能变成电
超级电容在电动变桨型风力发电机组中的应用
浅析通用型风电机组控制系统平台的开发与应用
景观照明联动控制技术的展望
为什么风能变成电?
改进重复控制技术在光伏并网逆变器中的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