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场景化:移动互联时代传播模式创新的新图景

2018-01-08杜娟

出版广角 2017年18期
关键词:新闻报道受众信息

【摘 要】移动互联时代,场景化现象在新闻传播领域全面渗透。场景应用引发传媒业从信息采集到编辑制作,从阅读体验到内容推送等诸多环节的革新与流程再造,并在一定程度上重塑新闻传播的业态面貌,场景的智能融合赋予移动传播魅力无穷的景观呈现。

【关 键 词】场景;移动互联时代;传播模式;传感器;大数据

【作者单位】杜娟,山东艺术学院《齐鲁艺苑》编辑部。

【中图分类号】 G206 【文献标识码】A

移动互联时代,互联网连接一切的本质越发凸显,并不断整合和重构人们生活的所有维度。在不断位移的万物互联生存背景下,人们进入新的连接时代:超越时空限制的即时沟通,智能手机的器官化,社群传播裂变式的扩散能力和蜂窝式的自我复制。新的连接方式颠覆了以往“流量为王”的观念,基于碎片化的场景连接成为核心逻辑,正如雷·库兹韦尔所说:“人工智能和科技的发展让新的场景造物不断涌现,而每一次新场景的质量积累都预示着一次生活和情感的重塑与新生。”[1]

当下,场景这一古老的概念被重新定义,焕发出新的生命力,成为移动互联时代的新常态,并在新闻传播领域全面渗透。笔者认为,传媒业的转型发展在很大程度上与场景应用相互关联。无论是新闻传播的生产方式、呈现形式,还是传播渠道,场景因素尤为显著,贯穿媒体运作的整个流程。彭兰教授也认为:“移动传播的本质是基于场景的服务,即对场景的感知及信息适配。”[2]按照罗伯特·斯考伯的说法,场景应用离不开5种技术原力的支撑,即移动设备、社交媒体、大数据、传感器和定位系统。这些被称为“场景五力”的技术力量产生的联动效应为新闻传播的路径创新提供了一些参考依据,场景的智能融合赋予移动传播魅力无穷的景观呈现。

一、信息获取环节:场景拓宽新闻来源

广泛收集信息是新闻生产中的首要环节。众所周知,传统新闻的采集需要耗费大量的时间和人力。记者接到任务后一般需要赶赴现场采访报道,采编流程相对琐碎,短时间内不易获取更多线索,难免存在以偏概全的风险,且信息采集者视野有限,会影响对新闻素材的价值判断,造成“有限的新闻窗”。移动互联时代,场景化触点不断延伸,信息实现了互通共享,无处不在的社交平台让受众加入了新闻采集的行列。面对“人人都有麦克风”、无处不在的场景化传播情境,场景对扩增新闻源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使新闻素材的采集变得更加多元化。这毋庸置疑是对传感器的应用。

传感器作为人类感官的“延长”,延伸了人们的感知力。它是一种监测装置,可以生成或收集数据,并通过分析判断,用数据支持新闻报道。传感器已成为新闻从业者获取信息的重要选择。一方面,新闻媒体是数据信息的主要应用者,通过对传感数据信息的洞察和观测,可以获得常规新闻中不易找寻的价值,弥补新闻传播收集方式与宏观描述等层面的不足,提升新闻报道的真实性,也可以引导受众在自我体验中获取信息;另一方面,随着传感器的日益普及,传感网络触及的场景愈加丰富,它可以在特定区域进行持续的场景监测,例如遍布大街小巷的摄像头便于反映事件的真实原貌,增强新闻价值的表现力,是近年来获取新闻事件可靠资源的关键。生活中常用的智能手机也配备了定位感应器、录音摄像裝置及收集个人生理数据(心跳、血压等)的APP,这就使得通过传感器采集数据信息的渠道和成本降低了。此外,在对突发事件的信息收集上,由于移动设备的定位功能可以实时定位记者所在地,新闻媒体可以随时派离事发现场最近的记者赶赴现场;事件现场的公众也可以借助移动设备的传感器将信息传输给新闻媒体,成为新闻来源的发现者和采集者,当然这需要媒体保持一定的开放性与透明度,与公众之间建立相互信任与协作的关系,激发公众参与信息采集的兴趣。

如果说传统的信息收集是通过记者自身的观察和感受来完成,在新闻报道中对某类事件或现象的表述存在客观性、准确性不足的问题的话,那么将抽象的事物量化则是传感器的独特优势。作为信息采集的技术保障,传感器能够细致、透明地记录原始数据,其可查询、重复再现的技术特点不仅拓展了信息收集的广度和深度,也拓展了新闻报道的方式。值得一提的是,传感数据可以被计算机软件直接读取、分析,并进行视觉化展示。因此,通过传感器获取的视频、影像等资料不是一般意义上的抓取场景、佐证事实,其成像可以被计算机以像素为单位进行解读,可以作为考量事态发展趋势的数据。从这个意义上来说,传感器的监测提升了信息采集效率,开拓了新闻报道的选题范围,便于梳理新闻事件的发展规律和趋势,使预测报道成为今后报道的常态,拓展了原有传播模式的功能以及媒体发展的广阔空间。

二、新闻编辑环节:场景助推新闻制作

对新闻进行编辑加工是完成新闻报道的关键。社交媒体的应用、移动互联网终端设备等场景技术形成巨大的数据源,让新闻报道出现多种可能,如从单纯人力撰写新闻到自动化新闻或人机互动等不同形式,其中自动化新闻成为新闻生产的重要转向,也代表着新闻制作的一种新思维。菲利普·梅耶说过:“过去信息匮乏的时候,我们把大部分精力用于搜索和采集信息。现在信息丰富了,如何加工变得更为重要。”的确如此,对新闻稿件的精耕细作是编辑加工的一贯宗旨。目前,互联网提供的庞大数据库成为自动化新闻生产的基础,大数据又促使自动化新闻成为数据新闻的延伸。

顾名思义,自动化新闻是指新闻生产的全自动化,生产主体实现由人向机器的转变。自动化写稿可以追溯到2006年,信息供应商汤姆森金融公司运用电脑程序代替记者,自动撰写财经新闻,“机器人记者”在0.3秒内提取有效数据,整合成新闻稿件。有研究显示,自动化新闻大体有三种生产方式。一是在掌握大量结构化数据的基础上,参照专家提供的算法等在预先设置的新闻模板中生成符合报道要求的新闻稿件;二是通过挖掘用户阅读内容和习惯,生成不同题材风格的个性化稿件;三是将采集到的文字、图片、语音等素材与记者的数据模型相结合,自动生成与记者风格相契合的新闻稿件。当然,如同人工撰写新闻一样,自动化新闻在编辑制作中也需遵循一些原则。比如判定新闻价值,提炼新闻点;运用算法,判别规则,套用已有模型生成规范的新闻稿;在发布前通常会对生成的新闻稿加工润色,为算法生成的某些枯燥文字增加“温度”,增强新闻可读性等。

其实,自动化新闻自出现至今已有10多年,但真正引发媒体和受众关注的是,近几年我国媒体在这方面也取得了一些进展。2015年9月,腾讯财经发布了一篇题为《8月CPI同比上涨2%创12个月新高》的报道,该报道对文中的专业术语进行了简要介绍,署名为自动化新闻写作机器人Dreamwriter。据报道,美国自动化洞察力公司的Wordsmith平台已经拥有3亿多种新闻写作模板,撰写速度可达每秒1600篇短文。可以预见,未来自动化新闻在整个新闻报道中的比重会越来越大。

自动化新闻在某种程度上改变了传统新闻生产的运行框架,其优势不言而喻。其一,将记者从繁重的编写任务中解放出来,使媒体不再单纯依靠人力制作新闻内容,减轻记者在新闻生产中的工作压力。其二,减少了生产成本,增加了新闻稿件数量,并且使新闻报道的视野变得更加开阔,如从最初的财经新闻逐渐延伸到体育新闻、灾害报道、医疗资讯等领域,这些通常涉及较多数据的题材,相对来说从内容到结构都易于生成固定的标准。其三,指导个性化新闻生产。自动化新闻将受众感兴趣的话题分类汇总后,依据数据程序推算出各具特色的新闻,逐渐受到媒体的青睐。

由此可以看出,场景应用不仅拓展了媒体的原有能力,也促进了新闻生产方式的转型,在提升新闻产品质量的同时,促使媒体发挥自身优势,推进新闻制作过程的变革。事实上,在新闻编写过程中,有些媒体为了保障传播的准确性,在软件处理的基础上,也融入了人工操作的环节。其实,人力新闻报道和自动化新闻生产可以紧密结合起来,人机共生、人机协同的融合局面或许是新闻业的发展趋向。

三、阅读体验环节:场景重构新闻“在场”

随着移动终端的智能化以及各种可穿戴移动设备的嵌入,受众对新闻的阅读需求也在发生转变,逐渐由文字阅读转变成视听体验式阅读,这就促使媒体在传达新闻内容时指向场景阅读、感官体验。近几年,运用VR(虚拟现实)和AR(增强现实)技术生产的“沉浸式新闻”,其呈现方式从传统的新闻现场到新闻报道的场景化呈现,再到浸入式体验,使受众能够与新闻现场深刻交融,可以真正置身于新闻中的人和事,深切感受更加饱满、立体的形象,这种让受众身临其境的场景阅读在传统阅读方式式微的情况下迎来了新的契机。

传统媒体一直在寻求以各种方式展现新闻事件本身,力图还原事件真相。如今VR/AR技术的应用直接突破新闻报道形式,使媒体塑造的“拟态环境”的局限性逐步消失。受众成为新闻事件的参与者,他们亲临现场,从新闻的“观望者”化身为新闻事件的“现场目击者”。在VR技术没有出现之前,受众如果不是亲临现场,就不会有现场感,更多的是依托媒体对新闻事件的描述,并结合自身的想象来了解和认知新闻事件本身。VR技术给新闻报道带来了变革,它打破时空界限,将体验变成传播的主要方式,让新闻现场触手可及,从本质上彻底颠覆以往媒体受众的认知体验,媒体的社会价值也得到前所未有的提升。

目前,“VR+媒体”的应用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针对新闻事件做VR场景还原,让发生的事实在虚拟世界再呈现一次,使戴上VR头盔的受众能置身其中并直观地感受事件本身;二是在直播方面,VR直播带来的沉浸式代入感能直接颠覆受众对电视新闻直播的感知。尤其是对于VR内容来说,每位受众都会因自身认知水平的差异而看到截然不同的事件情节与人物历程,进而产生不同的解读与体验。

在媒体的VR技术应用领域,美联社的创新引人瞩目。2016年2月,美联社与AMD公司携手,提供了全新的虚拟现实体验渠道,推动新闻报道的发展。具体来说,就是美联社利用AMDRadeon图形技术,为新闻和纪录片的内容构建逼真的虚拟现实环境,而AMD将提供硬件平台、软件技术和虚拟现实专业知识,在虚拟现实和360度视频当中支持美联社的新闻报道。从某种程度上来说,美联社开启了虚拟现实新闻报道的窗口,栩栩如生地记录每一个重要时刻。正如有关媒体在谈到VR体验新闻时指出:“当文字再也无法满足我们想表达的那份渴望,图像为我们打开了一扇窗,让我们看到对方眼中的世界,但虚拟现实不只灌输给你真实是什么样的,而是让你自己去体验。”[3]另外,《纽约时报》在VR领域为纸媒同行树立了一个新标杆,其在2015年推出手机应用NYTVR,为读者分发谷歌Cardboard纸盒式VR眼镜。近期,《纽约时报》推出VR纪录片《探寻冥王星的冰冷内心》,带领受众亲临冥王星表面,探索神秘星球的故事。不可否认,场景阅读在某些方面体现出了独具特色的发展潜能,这对身处转型期的媒体起到了示范与带动作用。

四、内容推送环节:场景优化新闻适配

移动互联技术和智能终端形成的动态链接,加快了媒体融合的步伐。新闻传播也因此打破了固态的单向线性传播模式,依据用户所处的特定场景,从内容、形式到情感进行全方位适配,并通过整合优化新闻数据,为受众提供智能化、个性化的信息服务,力求做到让新闻内容更“懂你”。

总体来看,随着新闻阅读向移动互联网平台转移,个性化推送模式后来居上。在这一过程中,社交媒体、大数据成为量化驱动场景传播的枢纽元素。进一步来说,媒体传播把场景作为变革的试验田,探索提升订阅量与范围的策略是媒介不断优化、提升传播力的过程。首先,大数据通过整理、分析用户阅读行为的数据(点击率、浏览量等)掌握用户的阅读方向,利用交叉关联技术,对新闻内容进行专题策划報道,并将军事、体育、娱乐等阅读内容标签化,让受众从繁杂的内容海洋中及时、准确地找到感兴趣的阅读内容,满足不同受众多层次的内容需求。其次,大数据通过用户在社交网站上的信息反馈数据、网络订购记录等,挖掘用户对新闻内容的偏好和潜在需求,并根据不同用户对于不同领域内容的关注度,搭建用户个性化数据库。再通过信息聚合、跨域关联,自动为受众生成与其相匹配的新闻,从而实现个性化内容推送和定制新闻发送。这种人性化的适配服务使受众如同享受私人定制。正如青蛙设计公司(Frog Design)的观察家所言:“我们正在离开信息时代,迈入推荐时代。”如新浪“今日头条”APP,其特点之一就是基于受众兴趣图谱分析的个性化内容推荐。其根据用户在移动媒体、社交平台上发布的评论内容、社交行为、参与的话题组群等数据,把脉受众需求,建立基于“推荐”“热门”“好友动态”维度的内容推送,竭力为受众塑造“更懂我”的使用体验,使受众领略场景化传播的精妙之处。最后,建立受众与媒体长期、稳定的关联度,以每位目标受众的内容需求为本位,嵌入受众在社交媒体上的阅读足迹,更清晰地掌握受众的需求逻辑,生成每位受众的媒体单。有的放矢地为受众提供贴心的互动式服务,搭建优质的新闻阅读体验,让受众产生相应的认同感和归属感,提升受众的凝聚力和黏性,满足受众日益增长的知情权和选择需求。

综上所述,在瞬息万变的移动互联网时代,场景化已经成为传播模式表达的普遍现象。场景应用引发传媒业从信息收集到编辑制作,从阅读体验到内容推送等诸多环节的革新与流程再造,并在一定程度上重塑新闻传播的业态面貌。互联网趋势研究者谢尔·以色列曾指出:“我们正处在一个转换的时代,一个全新的交流时代正在代替老朽的、运转不灵的传播时代。”[4]显而易见,场景传播理论在其中扮演的角色会进一步得到强化并在实践中得到回应,传感器、大数据、移动设备等将成为未来新闻生产的标配及核心竞争力,为新闻传播带来源源不断的创意与生机。

参考文献

[1]朱建良,王鹏欣,傅智建. 场景革命:万物互联时代的商业新格局[M]. 北京:中国铁道出版社,2016:20.

[2]彭兰. 场景:移动时代媒体的新要素[J]. 新闻记者,2015(3).

[3]王斌. VR+:融合与创新[M]. 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16:98.

[4]喻国明. 新闻传播的大数据时代[M]. 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4:103.

猜你喜欢

新闻报道受众信息
浅析如何在新闻报道中彰显以人为本
用创新表达“连接”受众
用心感动受众
媒体叙事需要受众认同
电视节目如何做才能更好地吸引受众
深化“走转改”在新闻报道中践行群众路线
如何让新闻报道鲜活起来
新闻报道要求真实的细节描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