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美术教学活动中巧用多媒体

2018-01-08边慧波

中小学教学研究 2017年6期
关键词:多媒体技术教学活动美术

边慧波

[摘 要]

随着信息技术及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多媒体技术应用于教学活动中已非常普遍,它图文并茂、声像俱佳、动静皆宜,能够充分调动学生的兴趣,创设教学情境,提供广泛的表现形式,增大了课堂容量,提高教学效果。

[关键词]

多媒体;美术教学;有效结合

随着信息技术及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多媒体技术应用于教学活动中已非常普遍。在小学美术教学中,多媒体技术已是一个重要教学手段,有教育者这样预言:在今后,谁掌握了先进的现代化科学技术并合理地运用到教学中去,那么谁就掌握了未来教学的潮流和制高点。多媒体技术应用于小学美术教学中,不仅可以为学生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激发学生的兴趣,使学生能积极主动参与教学活动,而且还可打破传统的思维方式,充分培养学生的美术素养,提高教学效果。笔者就多媒体技术应用在小学美术教学中的一些心得和大家分享。

一、巧用多媒体,调动学生的兴趣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提高教学效果的一大重要手段就是激发学生兴趣,学生有了兴趣,才会乐于参与到教学活动中来。多媒体技术中有着丰富的图片、声音、影像等资源,利用这些资源,在美术教学活动中,学生可欣赏到很多优秀的作品,甚至可以看到动态的制作过程,会有身临其境的感觉,处于这样轻松、愉悦的教学环境中,会极大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在教学《寄情山水》时,若单纯让学生欣赏课本上的艺术作品会使课堂显得枯燥无味,笔者利用了多媒体技术,将课前准备好的艺术作品图片及产生的过程展现给学生,学生一边欣赏一边倾听教师的讲解。精美的图片吸引了学生的注意,使他们迅速集中注意力于课堂,艺术作品的产生过程满足了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也打破了传统美术教学的时间和空间限制。再如,教学《自由的色彩和形状》一课时,利用多媒体课件播放蓝蓝的天、红红的花、绿荫荫的树木、黄澄澄的果实等各种鲜明艳丽色彩的事物,这些颜色使他们感到欣慰和喜悦,直接用语言很难讲清楚的事情,利用多媒体课件使教学充满生机与活力,学生情感上受到感染,产生共鸣,从而实现并达到教学目标。

二、巧用多媒体,创设教学情境

为了让学生喜欢美术,就必须创设情境让学生从心里对美术产生一种需求。所谓需求,就是一种机体自身或外部生活条件的要求在大脑中的反映,是人的心理活动的重要动力。教育专家认为:一切人的生存和发展都离不开我们生存的环境,要了解学生的需求,就必须深入地了解学生的生长环境及生活,因此我们可充分发挥多媒体的作用,创设有关学生生长、生活的情境。

在教学《童年的记忆》一课时,笔者不失时机巧妙地创设多媒体情境,为学生创设自由、生动活泼的学习空间,让学生进行交流,使学生不仅仅是学习者、欣赏者、模仿者,而且与教师共同面对情境,成为讲授者、表演者、创造者,美术教学必须在一种氛围中,一种文化中才可能进行。又如,教学《话语诉春》一课时,首先创设情境,让学生们闭上眼睛聆听一首“春天在哪里”歌曲,让学生初步感受那春天的原野,美丽的春花春草,淡绿的群山,飞翔的雄鹰等带来的美感,听完后再让学生们说出自己的感受,他们争先恐后地说:“老师,我看到了青青的麦苗”“老师,我听到了小鸟的叫声”“老师,我闻到了小花的清香”“老师,我看到了老爷爷正在田里播种(因为我爷爷在农村)”,等等,随后再利用多媒体播放了各种有关春天风景的图片、视频,最后引导学生把听到的、看到的、闻到的、想到的、感受到的景物和人物都画下来。学生早已按捺不住自己的愉悦心情,急着想把自己的作品第一个展示出来。毫无疑问,在美术课堂教学中,善于运用对媒体为学生营造宽松愉悦的学习氛围,甚至比渊博的知识更重要。

三、巧用多媒体,提供广泛表现形式

现代美术教育家伊顿说:“教育是一种勇敢者的探险——尤其是美术教育,因为它涉及到人类的精神创造。”美术有多种多样的表现形式,它能极大限度地培养学生创新能力,教师要从不同角度引导学生进行试验、尝试,让他们自己去发现和理解,通过亲自动手,感知各种材料的性能并掌握相关的美术技能技巧,不断提高学生的绘画能力,进而感受到成功的喜悦。

在教学《画一顶帽子》这课时,老师运用大屏幕展示生活中各种不同颜色、质地、形状的帽子,引导学生通过充分观察、感悟,然后提供各种各样的材料,让他们自己挑选来制作自己喜爱的帽子。在这个过程中,学生们不但做出漂亮的帽子,还充分发挥想象制作出了雨伞帽、魔法帽等“新品种”。在《动物泥塑》这课中,播放中央电视台《动物世界》栏目中的一段精彩视频,通过主持人富有磁性声音缓缓地介绍,给学生创造了一个良好的观察机会,使学生直观感受到各种动物的可爱形象,拓展学生的思维,学生在想象中进入到动物王国,有的学生运用泥塑来展现动物的面部表情或者有趣的动作,也有的运用剪纸、折纸或者绘画等方式来完成这一主题内容。这些美术学习的过程不但培养了学生的绘画能力,更是发展了学生的创新能力和思维能力。

四、巧用多媒体,增加课堂容量

多媒體技术的使用一方面激发了学生兴趣,使学生积极、主动参与到学习中来;另一方面变抽象为具体,使学生更易理解相关美术知识,拓宽了视野,增加了课堂容量,优化教学过程。

在教学《方寸之间》一课时,笔者给学生布置了课前作业,发动学生上网收集有关邮票的资料、图片等。那天上课前,笔者刚跨进教室,孩子们哗地全围过来了,他们纷纷递过来找到的资料,有的相互交流,有的迫不及待向我讲起了邮票的故事,看着他们那快乐的神情,我知道他们这一课有许多内容来画了。再如,在教学美术欣赏课时,其内容浩如烟海,时空跨越古今中外,按照传统的教学模式,教师须搜集大量的挂图或者录像带之类的,在讲课时要进行大量的口头解说,学生听起来也觉得很乏味,采取多媒体辅助教学,效果则大为改观,教师通过网络收集相关资料,伴随着图象、文字、声音的出现,学生的思绪会随着画面的变化而变化。当欣赏经典名作时,鼠标一点,画家的代表作及其生平介绍就会出现在眼前,这样不但可以窥见作品的全貌,还可以放大局部进行观察;不但可以全面地了解作品,还可以有重点地选一些作品观摩。学生虽身在课堂,却能打破时间、空间、地域的界限,驰骋中外,跨越古今,在艺术长廊漫步,在想象空间飞翔,寓审美教育于潜移默化之中,极大提高了课堂教学效果。

总之,多媒体技术改变了过去教师埋头备课、授课,学生被动听课的传统方式,它丰富了美术教学的内涵,提高了美术教学效率,赋予了美术教学的时代感和现代感,让学生肯学、乐学,有利于学生的身心发展和创造力的培养,开创了美术教学的新路子。

[参 考 文 献]

[1]王天一.21世纪中国美术教育研究[M].北京: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6(8).

[2]仇莉.创设故事情景,在体验中感悟“喜怒哀乐”[J].中国美术教育杂志,2008(5).

[3]杨勇.教学故事三则及思考[J].中国美术教育杂志,2007(6).

(责任编辑:李雪虹)endprint

猜你喜欢

多媒体技术教学活动美术
浅谈小学英语教学与多媒体的有效结合
幼儿园教学活动中信息技术的应用思考
培优辅差小组教学活动的实践研究
基于核心素养之自主发展的教学活动设计
美术篇
以数学类绘本为载体的幼儿园教学活动探究
多媒体技术在高职计算机教学应用中的问题及对策分析
运用多媒体技术 服务生物课程教学
中国美术馆百年美术收藏
台湾当代美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