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晋”的字形和字义演变浅析

2018-01-08

山西青年 2018年1期
关键词:字义本义甲骨文

常 鑫

(陕西师范大学,陕西 西安 710000)

“晋”的字形和字义演变浅析

常 鑫

(陕西师范大学,陕西 西安 710000)

笔者来自山西,而山西的简称是“晋”,所以本人选择了这个字,想要了解它的字形和字义的演变过程,再从这个过程中总结出其演变的规律和特征,让自己能够更有条理更深入地了解这个字,也希望会对别人有所帮助甚至启迪,但由于自己水平有限,所以有不正确或片面的地方也希望读者可以指正。

“晋”字形演变;字义演变

一、“晋”字的字形演变

在山西省侯马市有一个晋国古都博物馆,是展示晋国新田文化的一座专题博物馆。在展厅的出口处,有一面独特的文化墙,上面绘有“晋”字的50多种不同写法,由此可见“晋”在山西的重要地位。所以,首先我们从“晋”字的字形演变说起,从殷商甲骨文字至今,虽然汉字的形体结构依然保持了表意的特点,但在写法上已经有了很大的变化。汉字也是自其产生之始,其书体形式就处于不断的发展变化之中,所以“晋”字也不例外,而其字形演变过程如下图所示:

“晋”是会意兼形声字,“晋”是“搢”音jìn的本字,意思是“插”,甲骨文和金文“晋”字,像两支箭插在一个长方形或椭圆形的箭筒里的样子,刚开始从二“矢”,从日,后来二“矢”逐渐演变成“臸”。从上图可以粗略地看出“晋”字的字形变化不是很大,金文、篆文承续甲骨文字形,到隶书时,将篆文的两个“至”写成或,这和当时的经济政治文化因素密不可分,也体现出了汉字史上最著名的隶变。

汉字形体的演变主要可以从字体和字形两方面来说,汉字字体的演变着重书写风格的变化,如笔画转折轨迹从圆转到方折,点划姿态也从有弧度慢慢转为棱角分明,书写工具、习惯的不同也导致了汉字字形的变化,总之,“晋”这个字是沿着线条化和笔画化方向发展的,这两种变化让汉字逐渐并最终完全脱离了其最初的象形意味。而汉字字形的演变着重于各个字形的组成部分的变化,大部分汉字字形是趋于简化的,“晋”字也是这样的。

二、“晋”字的字义演变

首先我们按时间顺序来把从各种字典上所搜集到的关于“晋”字的字义罗列出来,如下所示:(其中两个字义的时间无法确定,3和14)

1.春秋——六十四卦之一(名词):《易·晋》:“晋,康侯用锡馬蕃蔗,晝夜三接。”

2.春秋——地名(名词):山西省的简称。这个意思因春秋时晋国在此建国而得名。

3.战国到西汉初之间——进(动词):《尔雅·释诂下》:“晋,進也。”

4.战国——内、里面(名词):《韩非子·外儲説左下》:“孟献伯相晋,……

晋无衣帛之妾……出不从车。”

5.战国——按、抑止(动词):《周禮·夏官·田僕》:“王提馬而走,诸侯晋,大夫馳。”

6.战国——通“搢”,插(动词):《周禮·春官·典瑞》:“王晋大圭。”

7.战国到秦汉之间——通“箭”(名词)。《禮》古文、《周禮》故事皆假晋爲箭。

8.先秦——通“鐏”(名词),戈炳下端圆锥形的金属套,可插入地中。《周禮·考工记·盧人》:“叁分其圍,去一以为晋圍”

9.西晋——古国名(名词)。《文献通考·封建考》周成王封弟叔虞於唐,叔虞子燮父改国号。

10.西晋——朝代名(名词):司马炎代魏称帝,国号晋,都洛阳,史称西晋。

11.北宋——水名(名词):《集韻》:“晋,水名”源出山西省太原市西南悬瓮山。

12.南宋——姓(名词):《通志·氏族略二》:“晋氏,晋,大夏之墟也”

13.中华民国初年——升(动词):《清史稿·桂中行傳》:“以功晋知府”

14.无法确定——俯、低(动词作形容词):《尚书大传》卷四:“见乔木高而仰,梓木晋而俯……”

从上面的字义我们可以看出大部分字义是出现在春秋战国这个时期,从晋代以后很长时间没有出现新的字义,直到宋朝开始有新意。而且在春秋战国时期字义之间关系并不是很大,由于本人水平有限,没有找到相应资料证明在当时为什么会出现这个意思,但笔者猜想有可能和那个年代人们的认知、语法化或者经济政治发展水平有关,又或者是造字者随便用了这个“晋”来代替别的意思。

在上述字义中我们可以总结出“晋”的本义是群臣俯首跪拜,朝见天子,齐声赞颂,其甲骨文(两个“至”,即两个“倒”,表示众人俯首跪拜)(曰,说,赞颂),表示众臣跪拜称颂。晋字在造字之初,是取器中盛物,献于神明之义。金文、篆文承续甲骨文字形。隶书将篆文的两个“至”写成或,这时本义线索消失。在历史发展过程中,“晋”的字义也随之慢慢从本义引申为“升”“晋见,正式地会见”等意思,其引申义还是和本义“进”有着比较密切的联系的。在汉语词语“晋升”中,“晋”与“升”(昇)都有提高地位、级别的意思,但有被动与主动的不同:“晋”是被君主或上级赏识而提级;“升”(昇)是自身向前发展而提高自己的级别。

从上述字义也可看出“晋”字的字义基本就只有两种词性——动词和名词,这两种词性是现代汉语中最基本的词性,因此,“晋”在现代的基本字义中也是以动词和名词为主,可见“晋”的字义在演变过程中还是保留了相当一部分的字义的。

[1]许慎.说文解字[M].北京:中华书局,2016(7):32.

[2]段玉裁.说文解字注[M].浙江:浙江古籍出版社,2013(11):68.

[3]王力.王力古汉语字典[M].北京:中华书局,2000(6).

H123

A

1006-0049-(2018)01-0229-01

猜你喜欢

字义本义甲骨文
一百二十年来甲骨文材料的初步统计
甲骨文“祸”字新证
查字典如何选择字义
三千年甲骨文
韩嚼牙
“酉”字初探
“自”的本义是鼻子
浅析《北溪字义》“根原”范畴所存在的差别
甲骨文与商代文字
大连书家之张本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