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高中历史核心素养“家国情怀”的考、学、教

2018-01-08郭基胜

环球市场信息导报 2017年44期
关键词:家国情怀考点家国

◎郭基胜

高中历史核心素养“家国情怀”的考、学、教

◎郭基胜

近年来,高中历史核心素养中“家国情怀”在高考中的份量越来越重,新高考指引着学生的学习方法、学习态度的转变,同时也促使教师教学上亦须有侧重。

2017年高考语文青海满分作文,标题是人要有家国情怀,引得一片赞叹,可见家国情怀不仅是历史学科的重点,而且其他学科也很重视。况且,高中历史教学的五大核心素养“唯物史观、时空观念、史料实证、历史解释、家国情怀”中,“家国情怀”是归宿、是灵魂。这决定了高中历史的学法和教法上都应着重解决。

首先,要厘清“家国情怀”的历史概念。

“有家才有国,化家而成国”,因此,“家国一体”就是“家国情怀”的反映。从夏启的“家天下”到西周的“天下共主”再到秦至清2100多年的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的确立,这种制度有“公天下”的一面更有“家天下”的实质; “家国情怀”是历史和社会发展的必然。核心是家庭幸福、国强民富,个人对家庭和国家的高度自豪感和责任感。

其次,要明确家国情怀的核心素养目标是:形成对祖国的认同感;形成对中华民族的认同感;认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认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再次,在高考试题中是如何考查家国情怀的呢?有哪些基本类型?命题者意图又是什么?如何从“家国情怀”出发,精确答题呢?下面我以2017年高考历史全国卷Ⅰ、卷Ⅱ为例进行解析。

类型1.以传统文化作为切入点,融入试题当中,考查家国情怀。

【全国卷Ⅰ24】答案:A.推动了文化的交流与文化认同。考点:必修一·分封制。这题除了直接考查分封制的作用以外,还融入了家国情怀。周天子把人口和土地进行分封,形成“天下共主”的局面,各诸侯“众星捧月”的格局,有利于形成文化的交流与心理的认同,从而考查了“天下一家”的情怀。现在部分高中生,从传统的青春期叛逆发展到忽视家庭的爱,淡化了对集体、对国家的爱,从一道试题出发,试着影响考生的家庭观、国家观,命题者真是用心良苦。

类型2.以民族危机、民族精神作为切入点,融入试题当中,考查家国情怀。

【全国卷Ⅰ30】答案:B.适应了民族战争新形势的需要。考点:必修一·抗日战争。华北事变后,中日民族矛盾上升为社会的主要矛盾,爱国情怀与民族危亡相结合。让学生了解那个年代的青年为了民族利益随时准备牺牲生命,从而认识到中华民族一直在抗争,从而激发考生爱国的价值观,因为这源于每人心中对于母体的爱,源于对自己民族深沉的爱。

类型3. 从考查考生的中西对比、古今贯通的能力来接纳家国情怀。

【全国卷Ⅰ32】答案:B.人文思想根植于传统文化。考点:必修一·古代希腊、罗马·西方人文精神的起源。无论是东方还是西方,古代还是近现代,人文精神的除了根本的人性之外,就应该是家庭性、宗族性。不管是普罗塔戈拉,还是苏格拉底,都认为城邦的利益高于一切;不管是孔孟荀,还是朱陆王,都认为“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是士者的共同追求。家国情怀是有识之士的必然选择,且践行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爱国、敬业、诚信、友善”。

类型4.通过大分值的综合材料题,升华家国情怀。

【全国卷Ⅰ41】这题的分值达25分。考点:必修一·国民大革命;选修二·近代西方民主思想与实践·法国大革命。本题的设置特点是通过法国大革命对近代民族主义形成的促进作用以及20世纪20年代中国国民党的改组,旧三民主义中的民族主义发展为反对帝国主义、国内各民族一律平等。利用民族主义内涵的演变,同时结合中西对比,通过高分值试题加深了考生对家国情怀的重视程度。同时也是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自由、平等、公正、法治”的需要,当然希望不是命题者的一厢情愿。

【全国卷Ⅱ45】考点:选修一·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分值15分。除了上题外,本题的分值排第二。本题的设置特点是以社会热点切入,城市管理是古今各届政府的一大难题,也是市民关心的焦点问题。对于青年学生来讲,走出校园、步入社会是不可避免的,为城市管理献计献策,是体验式学习的表现,通过考试还能提升考生的情感体验、感悟家国情怀,增强社会责任感。从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富强 民主 文明 和谐”,也是命题者考虑得较深远的用意吧。

综上所述,2017年高考全国卷Ⅰ直接或间接考查家国情怀的分值占近50%,因此,在平时的教学中应该有的放矢。西周社会制度除了分封制外,宗法制和礼乐制从家庭和谐,邻里团结,尊老养老,社区帮扶以及民族团结,共同发展层面都有积极意义;近现代中国军民维护国家主权的一系列斗争展示了中国人前仆后继必胜决心;从太平天国运动,辛亥革命到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仁人志士践行救国救民的真理;“一国两制”强调国家统一,反对分裂国家;董仲舒新儒学和宋明理学都侧重主动适应社会,经世致用;西学东渐过程中西学地位的上升、中学地位的下降共同说明了近代中国社会变革剧烈,处于转型。从三民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再到中共十九大提出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无不反映了近代中国人救国、建国、富国、强国的决心;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十九大开幕式上强调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已经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习近平总书记说,中国梦是我们的,更是你们青年一代的!这尤能激发爱国之心。

总之,对于教学中处于客体的教师来说,更新教学理念和方法,让学生主动去构建知识体系,唤醒其主体意识,稳固其主体地位。教师在引领学生学史、评史、悟史中,强调关注社会生活热点,渗透中华传统文化教育,把握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三年的高中生涯,随着心智的成熟,一次次的学习体验,学生必定从内心深处油然而生爱国爱家的绵绵情愫。

江西省信丰中学)

猜你喜欢

家国情怀考点家国
考点展示
考点展台
不等式(组)考点大扫描
家国两相依
家国情怀
但为家国 无问西东
培养学生的家国情怀
略谈“家国情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