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小学体育愉快学习实施策略研究

2018-01-06陈财源

考试周刊 2018年1期
关键词:实施策略小学体育

摘 要:在小学体育教学中,教师应当针对小学生学习体育的兴趣特点,在引导学生参与体育学习中,针对学生实际,通过创设情境、实施自主学习方式、促进自我锻炼等学习过程中实施有效的愉快学习策略,从而促使情绪高涨地参与体育学习,提高学生体质。

关键词:小学体育;愉快学习;实施策略

小学体育这个学科是学生比较喜欢的科目。在教学中,教师可以紧紧抓住这一点,在引导学生参与体育学习中,针对学生实际实施有效的愉快学习策略,从而促使在体育教学中让学生自觉地参与学习,是引导学生走进知识的大门,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水平,更好掌握知识的有效途径。

一、 在体育教学中充分激发学生的学习激情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无论学习哪一门知识,都必须以“兴趣”为前提,儒家经典中的名句“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因此,体育教学更必须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我认为可以从以下几方面着手:

(一) 在体育学习情景创设中激发兴趣

由于体育课大多是在室外进行,学生容易受到外界的干扰,因此,教师必须根据实际教学情况,因时因地为学生量身定制,以创设充满激情的、新颖的情境使学生对体育学习发生兴趣,把学生的注意力都集中到体育课堂上来。例如,我教学二年级的跑、跳运动时,设计了这样的教学情景,由老师提示,学生模仿动物动作。让学生围成一个大圆圈,想象这是在一座大森林里,这时,森林里来了一只大老虎,学生就学老虎的样子,迈步走,忽然从林中窜出一只小白兔,学生就学小兔蹦蹦跳,这时惊动了树上的小鸟,鸟儿飞起来了,学生就学鸟儿展翅高飞的样子。通过创设这样的教学情景,组织学生由“静态集体背景”,转化为“动态集体背景”这样学生的课堂教学氛围既有趣又有激情,因势利导,使学生沉浸在欢快之中,与教师的距离拉近了,有利于师生之间进行交流,也方便老师对课堂的掌握,对于下面运动技能的教学就达到水到渠成的状态。

(二) 在自主学习方式实施中激发兴趣

正所谓“教学有法,教无定法,贵在得法。”对于体育教学我们更需要根据学生的年龄、生理、心理等特征改变传统的教学方式,激发学生的兴趣,对此,本人根据多年的教学经验认为可以采用以下教学方式:

1. 在猜字谜、讲故事中激趣

好奇心强,想象力丰富,这是儿童的天性,教师在教学时要根据这些特点,设计一些能够引发学生兴趣的谜语、故事等。在“前滚翻”的教学中,我出示一个谜语“两手用力撑,两脚迅速蹬,团身如滚球,展体似雄鹰”,学生兴趣盎然,很快猜出了这项体育运动——“前滚翻”。通过这样的教学方式在很大程度上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自觉地,发自内心地参与到学习中来。

2. 在寓教于“玩”中激趣

在提倡素质教育的今天,“玩”显得尤为重要,在体育教学中,教师应该把教学内容游戏化,把“玩”作为教的辅导手段,以“玩”助学,以“玩”促练。例如,在教学躲闪练习时,我设计了“老鹰捉小鸡”“丢沙包”等游戏。在教学二年级“穿越障碍跑”时,我通过设置障碍物,让学生抱着球穿越障碍物,以小组为单位进行友谊赛,通过这个游戏既提高了学生奔跑速度和反应能力,又提高学生的团体协作及顽强拼搏的精神。

3. 在听觉变换中激趣

“哨子”是体育老师的“专利”,学生一听到哨声就知道要上体育课了,那么除了哨声,我们能不能用其他的声音来对学生产生刺激呢?我的做法是,学动作时,播放有节奏的音乐;比赛时,用音乐来渲染气氛,用小号和鼓声来加油助威。在音乐伴奏下,学生耳目一新,身心愉悦,从而激发了兴趣,自觉地参与到学习中来。

4. 在多样的训练中激趣

正所谓“拳不离手曲不离口”,通过训练可以使学生更好地掌握各项技能,提高学习的积极性,所以,运用各种灵活的形式进行训练是非常必要的,教师应该根据教材内容,编一些韵律操,或趣味游戏“请你跟我这样做”“反口令训练法”等,通过学生的自练、互练、小组会练来巩固知识,培养兴趣。

(三) 在发挥体育教师魅力中激发兴趣

伟大教育家罗伯特·特拉费斯曾指出:“教学是一种独具特色的表演艺术,它区别与其他的表演艺术,这是由于教师与那些观看表演的人的关系所决定的。”体育课中的表演技巧,体育动作的和谐性能够给人愉悦的感受,这充分体现教师的内在人格。老师就像一面镜子,课堂上老师的一举一动,学生都会看在眼里,记在心里,因此,老师的影响力是不容忽视的,尤其是体育老师。在教学中,在老师的言谈举止中无不体现着老师的素质与涵养,这对学生是一种潜移默化的影响。正所谓“学高为师,身正为范”,老师要通过自己的表率作用,教育影响学生,激发学生对体育的兴趣,自觉地参与到学习中来。

二、 在自我锻炼中充分激发学生的学习激情

叶圣陶先生曾经说:“什么是教育?简单一句话,就是要养成良好的习惯。”健康的体魄是学习之本,体育锻炼应养成持之以恒的习惯,这在全民健身计划中就提到:“各级各类学校要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努力做好学校体育工作。要对学生进行终身体育教育,培养学生体育锻炼的意识、技能和习惯。”在教学大纲中也强调了养成体育锻炼习惯的重要性,并把它作为体育教學目标之一提出来。那么,作为一名体育老师,怎样做到在教学中既能传授体育知识,让学生在掌握体育技术、技能的同时又能自觉地进行体育锻炼,并把它养成终身锻炼的习惯呢?

(一) 发挥教师在教学中的主导作用。

教学中应把学生放在主体地位,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身体特点和不同需求,设计一套实用、有效、科学的教学方案,让学生在体育课堂中真正得到体能训练,在掌握技巧和技能的同时养成自觉锻炼的习惯。

(二) 促使学生形成自律性

“十年树木,百年树人”,教育并不是一朝一夕之间,尤其是体育教学更无法一目了然,马上看到成效,而是在循序渐进中显成果,教师也无法时刻跟随学生左右,督促其锻炼学习,这就需要学生能够自觉地学习,形成自律性。“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教是为了不教”,教师在平时的教学中就应该教给学生锻炼的方法,使其能够自觉、合理锻炼。

参考文献:

[1]耿建峰.让小学生愉快地学习体育[J].文理导航,2013,(33):85.

[2]夏正兵.激发兴趣 愉快学习[J].小学科学:教师版,2013,(06):16.

作者简介:

陈财源,福建省漳州市,诏安县实验小学。endprint

猜你喜欢

实施策略小学体育
体验营销在遵义旅游业中的运用
浅谈小学语文趣味识字教学
探讨ERP系统在企业财务管理系中的实施策略
构建游戏课堂加强体育快乐教学的探究
增强语文阅读教学有效性的策略探究
基于快乐教学的投掷课教学研究
快乐体育教学策略探讨
优化体育教学促进学生健康成长的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