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独立思考能力

2018-01-06时宁福

考试周刊 2018年1期
关键词:独立思考数学教学小学数学

摘 要:作为一个现代人,必须具备独立思考的能力。独立指关系上不依附、不隶属,依靠自己的力量去做某事,它是健全人格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人格魅力所在。思考是学生在学习认识过程中最基本的活动,也是获取更多知识的重要途径,思考在学习过程中的作用就好像空气对于人的作用,没有思考何谈学习?每个学生的思维方式不同,他们思考问题的角度各不相同,独立思考问题对于每一个学生来说就非常的重要,特别对于小学阶段的学生,他们更需要养成好的习惯,为将来的学习生活打下基础。

关键词:小学数学;数学教学;独立思考

一、 引言

思考是进行分析、综合、推理等活动。独立思考是指在遇到难题或困难的时候,不依靠别人直接或间接的帮助,独自思考问题的过程。在这个全民崇尚终身学习的时代,培养学生终身学习的能力早已成为每一名教师的责任,而终身学习的首要前提就是学生必须拥有独立思考的能力。培养学生独立思考能力宜早不宜迟,最好从小学开始。而相对于其他科目,数学最能培养学生的独立思考能力。数学是一门研究数量等的学科,具有很强的逻辑推演性,它不仅需要老师的讲解,更需要学生自主学习独立思考的过程。小学数学是初中数学、高中数学乃至高等数学的基础,教师要正确认识小学数学的重要性,努力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和独立思考能力,为学生的未来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那么,作为一名小学教师,应该如何在数学课上培养学生的独立思考能力呢?下面我就谈谈这方面的一些看法。

二、 启发式提问,引导学生独立思考

首先,作为一名教师必须认识到学生才是学习的主体,在教学的过程中,不能将课本上的知识细致的讲给学生,要学会适当的留白,给学生留下自主探究和独立思考的余地,不能让学生从小就对老师产生一种依赖的心理,什么东西都指望老师来帮他们解决。在上课的时候,要有目的有启发效果的提问,从而引导学生独立思考问题。启发式提问可以调动学生独立思考问题的积极性,教师通过有指向性的提问,引导给学生正确的思考方向,让他们在积极的独立思考过程中,自己去探索发现新知识,锻炼他们的思维能力和收集运用新知识的能力。老师的提问目的不在于学生给出的答案是多么正确,而是在于通过启发性的提问,让学生借助独立思考对知识有一个更深刻更全面的认识。但一堂课当中涉及的知识点较多,可以问的问题也很多,这就要求教师要善于抓住课本的重点,难点,基于对课本和教学大纲的了解精心设计问题,这样才能让更多的学生积极地参加到独立思考中去,从而激起学生对学习数学的兴趣。对于如何启发性提问有如下几点建议:1. 在学生接触新知识的时候,就其关键所在和本质之处提出疑问;2. 在学生独立思考受到阻碍的时候,做一些有助于解答问题的提问;3. 在学生陷入思维定势的时候,及时提问以引导学生变换思考方向。启发式提问主要在于提出具有指导性的问题,让学生沿着正确的方向独立思考并解决问题,因此教师要及时暗示学生,不能让学生陷入错误的方向。

三、 鼓励学生提出质疑,激发学生积极性

人之所以思考是源自于心中的疑问,如果对于一个知识,没有任何疑问,要么是没有发散性的思维,不能联系到其他知识,因此找不出任何问题,要么就是已经完全掌握了知识,但对于小学阶段的学生仅有少数是后面一种情况,而大多数人都是前面一种情况。从某种意义上说,一个没有任何疑问的学生是一个不会独立思考问题的学生。在课堂教学过程中,教师应该不断鼓励学生在接受新知识的同时努力发散自己的思维,从不同的角度发现问题,提出质疑。在提出质疑后,教师不一定要立即回答,最好让大家一起思考一会,相互探讨,相互辩论,在这样一个过程中,学生可以更好的掌握知识,分清它和其他问题的区别。例如:在讲解比例中的“比的意义”的时候,强调了比的后项不可以为“0”后,老师提问:为什么为“0”时就没有意义了呢?对此同学们有何疑问么?这时就有学生提出:在篮球等体育比赛中为什么会经常出现2∶0。这时老师不妨让大家一起思考这一问题,通过争辩让他们区分体育比赛中的2比0与比例中的比的含义,从而对比的意义有更准确更深刻的理解。在数学学习中,只有不断提出问题,通过独立思考解决问题,才能不断得到提高。

四、 为学生创造单独思考的机会

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教师可以根据班级的实际情况,在每学完一个单元后,出幾道有点难度的、需要综合各方面知识的思考题,让学生认真独立思考,然后在习题课上进行讲解。这样可以给学生提供更多的独立思考的机会,促使他们向更加有难度的题努力,让他们在熟练掌握学过的知识的同时在知识综合应用方面也能得到更好的发展。偶尔出一些超出课本要求的题也是很有帮助的。不仅可以让学生有独立思考的意识,还能让他们学会如何自主学习,这对学生今后的学习有很大的帮助。当然,对于不同的学生,他们的接受能力不同,学习能力也不同,因此,教师要注意因材施教,不能一概而论,在上课的时候可以把题目分为难、中、易分别分给成绩不同的学生。

五、 结语

对于如何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的独立思考这一问题,还有很多有效地途径,希望广大教师在实际教学中不断探索,不断总结,大胆将理论付诸于实际,以创造性的思维参与到教学中去。

参考文献:

[1]莫雷.教育心理学[M].教育科学出版社,2007-8-1.

[2]韩学东.教师必须树立正确的教学观[J].中小学英语教学与研究,2004,(9).

作者简介:

时宁福,甘肃省临夏回族自治州,银川乡时杨小学。endprint

猜你喜欢

独立思考数学教学小学数学
教育的目的是独立思考的培养
养成独立思考的习惯
谈独立思考
基于学生主动学习意识培养的数学教学方法研究
注重交流提升数学学习广度和深度探讨
农村学校数学生活化教学探析
培养学生自主探究能力的策略研究
体验式学习在数学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数学教学中“量感”的教学探究
培养数学意识发展思维能力的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