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基于新课程下小学数学教学有效性应用分析

2018-01-06石强

考试周刊 2018年1期
关键词:教学有效性新课标现状

摘 要:在新课程背景的要求下,小学生的学习模式需要很多方面的改变,在数学学习中,教师不能仅仅注重学生的卷面成绩,更要注重学生是否有数学思维,自己的教学是否做到了有效,传统的教学模式已经不能满足新课程标准,这是一种进步,对教师来说也是一种挑战。本篇文章主要讲述基于新课程下小学数学教学有效性应用分析。

关键词:新课标;小学数学;教学有效性;现状;策略

小学数学对很多学生来说都是噩梦一般的存在,对学生的理解能力以及运用能力都有很高的要求,但是很少有学生能通过教师的指导就做到这一点,大部分数学成绩好的学生都是在课后下了很大的功夫,占用了大量课后时间,要么去上辅导班,要么自己埋头苦读,完全不像小学生,这就是由于教师的教学不够有效,学生没有学到知识。在新课程下,这种状态急需得到改变。

一、 小学数学教学现状

受传统教学习惯和教学观念的影响,大部分小学数学教师在教学时更看重学生的数学成绩,看学生是否学会了自己在课堂中讲的知识,通过让学生进行题海战术来提高学生的数学成绩,对学生是否有数学能力以及数学思维没有任何概念,也因此导致自己的教学没有效率,没有成效。在新课程标准下,对于小学生数学学习的要求不仅仅是让学生学会课本中的知识,更能做到举一反三,面对数学能有自己的理解和想法,这就要求教师改变自己的教学方式,做到有效教学,让小学生通过小学生的状态和方式学好数学达到新课程标准的要求。

二、 基于新课程下小学数学教学有效性策略

所谓有效性,就是能在比较轻松的学习中取得高效的学习成果。小学生的学习压力本来就不该太大,教师如果对学生要求太多,不仅无法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还会让学生越来越厌烦数学,在新课程标准的要求下,教师如何做到有效教学呢?

(一) 让学生用多种方法解题

教学有效性一个最直接的表现就是学生在数学方面有发散性思维,简单来说就是能做到举一反三,或者每道题能有不同的看问题方式,用不同的方式解决同一个问题,这不仅考验学生运用知识的能力,还对学生把知识前后关联的能力有很大的要求,在日常的教学中,教师如果能做到了培养起学生的这种能力,那么教师的教学就能达到新课程标準的要求,培养起学生的数学思维。比如在学习完四则混合运算之后,教师可以结合乘法以及加法的一些特征让学生做一些题目,让学生进行练习。教师在黑板上出了“8+7×3×2÷6=”这样一道题,让学生在十分钟内做出来,并且看谁能用最多的方法算出这道题,这道题有多种运算方法,如果教师不要求学生用多种方法运算,可能大部分学生都会用最原始的办法,一步步算,也没有意识到能用不同的方法,但是教师提出这种要求就能让学生有这种意识,在以后做题时也能看是否有别的解题方法,久而久之学生的数学思维就能被很好的培养起来。

比如,有的同学会用最简单的办法,秉承先乘除后加减的选择,算出“7×3=21”之后是“21×2=42”然后拿42÷6=7,最后算出8+7=15,然后剩下的时间学生就可以想别的方法,是不是可以用乘法结合律来算,先算2×3=6,乘除法同时出现时,可以不分先后顺序进行计算,然后6÷6=1,最后结果也是8+7,或者也可以算乘法时不用先拿7×3再乘2,这样计算量比较大,学生可以先算3×2,然后用6×7就能转化成一位数乘一位数,相比第一种方法简单了很多,这样学生就找到了多种解题方法,能让学生看到数学学习的乐趣,也能从多种解题方法中找出对自己来说最简单、最容易接受的一种,能让学生的学习更高效。通过让学生用多种方法解题,学生能做到不断探索数学的乐趣,把数学知识学的更加透彻,有利于教师的教学有效性。

(二) 鼓励学生上台讲课

让学生学好数学的最快方法就是让学生给别人讲数学,我们都知道,如果把知识比作水,如果你能给别人半杯水,那你自己一定有一杯水,为了让学生高效学习数学,教师可以鼓励学生上台讲课,把自己课前准备的、学好的内容展示给别的同学,教师可以提前找一两名同学,告诉这些同学下节课要由他们来上课,让他们准备所要讲的内容,有什么问题可以向自己求助,这样学生在准备过程中由于有一定的压力,在学习上效率会更高,通过和教师交流,教师也可以知道同学们数学学习中的不足,能制定有针对性的方针来弥补,而且让学生讲课,他们的语言能够让其他同学更快的理解,教师可以借鉴一些同学的授课方法,运用到自己的讲课中,让自己的课堂更加高效。鼓励学生上台讲课不仅对学生的学习和听讲有很大的帮助,也能给教师很大的帮助,让教师取长补短,不断完善课堂,做到有效数学教学。

总之,在小学数学教学中,要通过各种方法提高学生学习数学的能力,提高学生的兴趣,让学生主动去思考和探索,实现数学有效教学。

参考文献:

[1]刘敏茹,王春华.浅谈新课程下提升小学数学教学有效性的策略[J].陕西教育:教学版,2012,(Z2):38.

[2]蔡莉莉,段美玉.新课程背景下提高小学数学教学有效性的策略分析[J].课程教育研究:新教师教学,2015,(2):90-91.

[3]孙广和,何丽丽.基于新课程背景下的小学数学教学有效性问题研究[J].新教育时代电子杂志:学生版,2016,(2):89.

作者简介:

石强,江苏省邳州市,江苏省邳州市港上镇中心小学。endprint

猜你喜欢

教学有效性新课标现状
欢迎订阅4-6年级《新课标 分级阅读》
体现新课标 用好新教材
欢迎订阅4-6级《新课标 分级阅读》
新课标下初中语文作文教学有效性的策略探讨
巧用思维导图提高初中英语课堂教学有效性的探究
初中政治课的“激趣”研究
职业高中语文学科学习现状及对策研究
语文课堂写字指导的现状及应对策略
混合动力电动汽车技术的现状与发展分析
我国建筑安装企业内部控制制度的构建与实施的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