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小学语文情境教学的有效运用

2018-01-06马明宏

考试周刊 2018年1期
关键词:情境教学小学语文

摘 要:随着社会的发展,小学教育越来越受到社会各方的重视。而小学语文是培养学生综合素质的基础和前提。帮助学生学好语文,需要教师巧妙地运用一定的教学方法,引导学生有兴趣的学。情境教学就是一种比较新颖的教学方法,能够帮助学生更好地了解语文学科,并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

关键词:小学语文;情境教学;教学策略探究

教学是一种比较灵活的过程,教师在课堂上采用怎样的方法开展教学活动,对学生会有直接的影响,如果教师教学方法得当,那么学生的学习效果也会越加显著,良好的课堂氛围也能够激发学生的思维想象能力,情境教学不仅可以营造课堂氛围,还可以带动学生的课堂参与性。

一、 小学语文情境教学的作用

1. 有助激发学生主动学习兴趣,提高学习效率

小学语文教材所选用的素材都是感情丰富、文笔优美的文章,教师的教学任务就是带领学生体会作者的人生感悟和生活情感,而情境教学方法能利用恰当的情境渲染,从而提高小学生的阅读兴趣。毕竟小学生处于一个思维发散且简单的特殊时期,他们很容易被一些事物吸引同时也很容易很快失去兴趣,而情境教学利用大量的图片、声音、动画使抽象的教学内容变得具体从而迅速吸引小学生的注意力,这点大大弥补了传统教学模式不足。

2. 有助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培养实践能力

情境教学的运用让小学生切身感受语文的乐趣和真实的同时,经过正确的价值观引导和语文的熏陶,增加了学生生活实践机会,有助于学生促进独立思考能力,从而培养了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因为当学生对教学内容的学习兴趣增加,并且很好地理解作者的文章主旨所表达出来的人生感悟,在感官和心理上能刺激他们形成自身的情感和对事物的认识,丰富的课堂互动也增加了学生实践的机会,使独立的思考成为学生自身实践的动力,从而驱动学生在日常学习和生活中运用课堂学习的知识与自己的创新精神相结合,最终达到素质教育的根本目的。

二、 小学语文情境教学的有效运用

1. 以情境导入教学内容

一门好课是从好的导入开始的。课程的导入是一门学问,需要教师依据教材特点、本节课的教学内容以及学生的学习特点等,每一环节都需要教师的精心设计。但一些老教师随着教龄的增长,越来越不重视课堂教学的导入,即使在讲一节新课,教师也往往是开门见山的导入新课,有些更甚者导入这一环节省去,没有导课直接讲解本节课的知识点,原本应该富有生气和活力的语文课堂,让教师设计得兴趣全无,学生对语文不再有期待,因为每节课的模式大同小异。情境教学就可以很好地改善这一现状,通过创设一定的教学情境,学生受情境的影响,能够迅速地调整好状态,撇开下课时的松散,以饱满的热情和极大的兴趣投入到学习中来,解决了学生上课进入状态慢的情况。而且教师在依据教学内容为学生创设情境,事先就为学生营造了良好的课堂学习环境,使学生受环境的熏陶能够更好地理解学习内容,对知识的把握更为深刻。运用情境教学,拉近了学生与课本之间的距离,也拉近了师生间的关系,根据学生的学习特点来设定情境,方便了学生的学习,有时也可以激发学生学习语文的热情。好的情境教学更是能够让学生感受到语文学科的魅力,以及体会到语文学科中所蕴含的趣味性、和人文情怀,能够帮助学生从小养成良好的人文素养,促进学生的全面發展。

2. 以形象生动的语言创设课堂情境

语文的学习是以语言为基础的,语文课堂上的学习需要教师和学生共同交流合作完成,学生语言表达能力体现了学生语文素养的高低,影响学生对语文学科的敏感度和接受能力,而教师的语言表达是学生学好语文的基础,对于教材中的知识,教师能否用形象易懂的语言描述,关系到学生能否真正的理解教材。好多教师在上课的过程中,不注重教学语言,存在严重的口语化现象,没有体现出语文的语言美,学生也很难感受语文中语言的魅力。尤其现代学习古诗词时,强调教师要用诗一样的语言来向学生描述诗中的情景,帮助学生理解诗的含义。一改往日在学习古诗时,教师带领学生逐字逐句地翻译古诗的教学方法,教师通过运用诗一般的语言带领学生先学会如何诵读,在语言的抑扬顿挫间体会字词的美感,在时而高昂、时而低沉的语调中使得学生感受诗人的所要表达的丰富情感。整个的学习过程教师用生动鲜活的语言为学生营造了诗词的优美情境,诗人的思想情感全部都渗透在这一情景之中,教师要试着带着学生去体会和感悟,从整体上去把握古诗的深刻内涵。

3. 通过课文经典片段让学生情境再现

小学语文的课堂教学要符合学生年龄特征和身心发展特点,处于这一阶段的学生童真烂漫,富于想象力和创造力,教学情境的选择上要充分考虑到学生的兴趣所在,通过特定的情境达到引起学习兴趣,掌握学习内容,活跃课堂气氛等目的,提高课堂学习效率,也使语文课堂生动起来,帮助学生正确认知的形成。小学语文的学习内容除基础的拼音、识字、写字以外,多数是以生动有趣、又蕴含一定道理、且浅显易懂的小故事的形式来呈现,这就为创设教学情境提供了机会,教师应积极引导学生,加强对课文内容的理解和把握,通过“课本剧”“情景剧”等表演形式,把课文中的经典片段展示出来,再现课文情境,学习的代入感加强。例如,在实际教学中,我经常采用“角色扮演”“分角色朗读”等方法教学,一来学生觉得很有意思,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二来也以这样的形式帮助学生加强对课文内容的理解,如学习《“凤辣子”初见林黛玉》一课,这一片段是《红楼梦》开篇中比较经典的部分,人物出场众多,且个性鲜明,多通过人物语言神态等来表现,比较适合学生来表演,在具体设计时,由我整体把握和指导,学生自由组合安排,根据对文章的理解,将课文内容改编成剧本,仔细研读揣摩,将这一课演得活灵活现,既表现了原文中的人物特征,又不失学生们的本质特色,语文课堂气氛活跃,学生兴趣十足。

情境教学的教学方法在实际应用中形式多样,教师要依据教材内容,其次根据学生的知识水平来设计怎样进行情境教学。实施的过程中教师要注重实效,注重对学生的启发,鼓励学生积极表达自己的看法,再好的教学方法都要落到实处才能发挥实效,切记不要流于形式,走马观花。

参考文献:

[1]李晓瑶.让课堂绽放光彩——小学语文课堂中情境教学的运用[J].读与写旬刊,2016,(13).

[2]唐家芬.浅谈小学语文情境教学的有效运用[J].魅力中国,2017,(32).

作者简介:

马明宏,甘肃省临夏回族自治州,甘肃省积石山县双语小学。endprint

猜你喜欢

情境教学小学语文
高职酒店管理专业情境教学模式探究
浅谈语文课堂阅读教学
英语情境教学中的问题探析
浅谈语文课堂的情感教育渗透
语文教学中师生互动语言沟通探析
优化朗读技巧,提升语文实效
浅谈如何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
让多媒体课件为阅读教学助力
拨动情感之弦,让语文课堂绽放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