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刍议小学语文作业“多元化”的设计

2018-01-06罗金秀

考试周刊 2018年1期
关键词:创新实践多元化兴趣

摘 要:在传统的教学过程中,有的教师总喜欢布置一些机械重复、毫无思维训练的课后作业,让学生感到厌烦,失去了作业设计的初衷。如今,伴随着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小学语文课后作业的设计科学与否,对学生的知识巩固和教学质量的提高起着重要的促进作用。寻求“多元化”的课后作业设计是教师对课堂教学的有效补充,它能很好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巩固所学知识,促进学生自主、快乐、有效地学习。

关键词:兴趣;多样层次;创新实践

一、 精心巧设,激发兴趣

教学经验丰富的老师善于通过预设情景或问题来激发学生的主动学习。诚然,兴趣是主动学习的源泉。“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多元化”作业设计首先要考虑到激发学生的兴趣,让学生看到作业内容就会有跃跃欲试的感觉和恨不得马上完成作业的积极情感。比如教学《将相和》这篇课文,我首先设计了“教同桌认字”“咱们一起来写字”“组字游戏”的作业,让学生在宽松的氛围下,通过自主设计、合作完成的方式巩固了生字词。上完这课后,我又设计了成语接龙,“给父母讲个故事”的作业,学生更是趣味盎然,各显神通。有些学生就用“同心协力”接龙,施展浑身解数,说出了“力不从心”“马到成功”等成语;有些学生看到劳累了一天回到家的父母,连忙捧上早已沏好的茶,把父母拉到椅子上,有声有色地讲起了“完璧归赵”“渑池之会”“负荆请罪”中的故事……看着孩子精彩的表演,辛劳的父母忍俊不禁,把一身的疲惫似乎抛到了九霄云外,孩子们也在这些复述练习中也获得了无穷的学习乐趣。

二、 形式多样,互动合作

小学生的思维发展各不相同,兴趣爱好、能力水平参差不齐,我们教师在平时的作业设计中应充分考虑到孩子们的特点,尽量设计一些适合学生掌握知识,提高能力的“多元化”作业,形式多样多元化作业能让孩子们有自由互动合作的时间和机会,有选择发展的平台和机遇,更能促进学生主动去完成老师当天布置的作业,达到巩固知识的目的,促进语文能力的提升。教师们该怎样设计“多元化”的作业呢?首先是作业内容要寻求多样性,让学生自由拓展的时间和空间有保证;二是作业的题型有多样性,使同学们能按照各自的知识能力去完成作业;三是作业完成方法多样性,如:调查、访问、观察记录、实践活动等可以自行选择,甚至同学之间、师生之间共同合作完成。

三、 层次推进,快乐学习

平时教学中,有些老师不注意学生个体差异,忽略个性发展,作业布置拔高要求,急于求成,总是要求全班同学很快学会,都能掌握,对后进生、差生毫不顾及,以致有些学生对完成老师的作业几乎是迫于无奈,应付了事。要让全班同学学有所得,主动学习,教者必须充分考虑学生个体差异、因材施教,老师们布置作业时要把握好一定的“度”和“量”,使全班同学都尽量“吃得饱”,有“消化”,而不是“囫囵吞枣”式的“大跃进”。如:我在教学《伯牙绝弦》时,首先让同学们按老师的预习要求进行预习,自由通读课文,熟知课文内容;然后布置学生流利地读课文,初步体会文章思想感情和写作方法等等;最后让学生带着自己的感情去大声朗读文本,直到能背诵课文,提升思想感悟;同时搜集有关钟子期和俞伯牙的材料;搜听古筝曲《高山流水》;最后用自己的话讲述故事。这种逐层推进的作业方法让不同梯次、不同能力的学生达到了逐步提高学习能力的目的,充分尊重学生的选择及知識接受能力,让大多数同学在学习中感受到快乐。

四、 张扬个性,培养创新

哲学家黑格尔曾经说过:“最杰出的艺术本领就是想象。”然而,小学语文教材中有很多课文都给了孩子们提供了许多丰富的想象。我们的教师要通过布置一些假设性或想象性的作业发挥孩子们天真、浪漫、富有童趣的想象,这是对学生最好的创新思维的培养和训练。如:我在教《小摄影师》这课时,就给同学们布置了这样的续写作业:小男孩还会来吗?为什么?问题一出,就给学生的想象插上了翅膀。在续写的作文中他们纷纷写出了自己的想象情节:有的写小男孩不会来了,因为高尔基那么忙,已经浪费了他的宝贵时间,不好意思再打扰他了;有的写小男孩还会来,因为他的任务还没完成,不过再来的时候东西都会带齐;有的还写道,小男孩会来,而且还会和高尔基交上朋友;甚至有学生想象到十年后,小男孩已经长成了小伙子,在一次会议上碰到高尔基,那时再给高尔基照相寄回他的母校……类似这样的课后作业设计,能有效激发学生进行大胆尝试,发挥想象,不仅训练了同学们的思维能力,还培养了他们的创造能力。

五、 加强实践,厚积薄发

《语文课程标准》中强调“着重培养学生的语文实践能力。”因此,平时我在教观察性的作文时,总是先让学生动手观察、实验再作结论,如:把黄豆或绿豆浸泡后,放在吸足水分的棉花上,认真观察并做好记录。什么时候生根?第几天发芽?还要看看根芽的颜色前后有何变化?同时还要求一个星期后把作品带到学校来。因为有了自我实践,同学们的作文写得生动多了,内容丰富,不会千篇一律、枯燥无味。有个学生在写作时说:为了让我的小豆芽快快生长,和同学们的小豆芽比高低,我白天把小豆芽放在阳台上,晚上捧回房间给它温暖,希望它快快长大。当它露出针眼大小洁白的根时,这真是一个重大的发现,不由得对着妈妈大声喊:“妈妈!快来看——豆芽长出来啦!”他还用尺子,每天早晨给它量身高……可见学生实践的积极性被充分调动了。而我为激发学生的兴趣,同样在班级里放上几颗豆子,每天和学生共同观察,最后学生在写作时都非常的真实,丝毫没有空话、大话。社会生活中处处有语文,在设计作业时,我们要给学生提供语文实践的机会,内容形式可以多样化:查阅收集,让学生帮推销产品,写商业广告,到街道寻找错别字,到敬老院去做社会调查等。此外,结合中国传统节日,组织学生到社区开展一些“义工”服务活动或者到大自然中亲身体验祖国大好河山的美丽富饶,激发爱国、爱家之情,或在班级中开展“手抄报”比赛等等,通过学生喜闻乐见的人和事,学生的习作也就不会“无米之炊”了。

总之,教师寻求“多元化”的课后作业设计是对课堂教学的有效补充,它能很好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巩固所学知识,促进学生自主、快乐、有效地学习。

参考文献:

[1]徐家良.小学语文教学研究[M].高等教育出版社,1999.

[2]全日制义务教育.小学语文课程标准[M].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

[3]何慧.小学语文新课程教学研究[M].金华职业技术学院,2006.

作者简介:

罗金秀,小学语文一级教师,福建省龙岩市,长汀县汀州小学。endprint

猜你喜欢

创新实践多元化兴趣
德国:加快推进能源多元化
满足多元化、高品质出行
浅析班组文化建设与创新实践
高中地理的创新教学研究
民办高校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探析
新时期医学生创新实践能力培养的意义
智力因素在语文教学中的作用研究
试论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
低年级识字教学中游戏的设计与研究
巧用多媒体技术, 让语文课堂更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