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中学生学习障碍的探索与研究

2018-01-06蒲艳华

考试周刊 2018年1期
关键词:学习障碍探索中学生

摘 要:就我国目前教育形势而言,中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存在着许多学习障碍和学习困难。中学要想教学水平和教学质量得到提升,必须积极探索解决中学生学习障碍的方法,帮助中学生能够解决困难,使自身的文化水平和综合素质提高。本文就中学生在学习中遇到的障碍进行了探讨,并提出了一些帮助中学生解决学习障碍的方法。

关键词:中学生;学习障碍;探索;研究

一、 引言

众所周知,教育对人的影响性是终身的。中学生处于成长发育的阶段,其学习能力直接影响着其受教育的程度。而如今许许多多的中学生在学习中遇到困难和障碍,这降低了他们的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中学有义务帮助学生解决学习障碍,重新让他们树立学习的自信心。

二、 我国对学习障碍的研究现状

如今我国对教育的重视程度越来越高,因此许多专家和学者对中学生学习障碍进行了探索和研究,并取得了一定的成果,这对于广大中学生来说无疑是个好消息。

1. 我国著名学者刘少文在中学生学习障碍这方面的探索工作作出了巨大贡献,他运用聚类分析法对那些学习障碍的学生的智力特点进行了研究。研究结果表明,这些学生可以分为三类:第一类是缺乏常识;第二类是智力缺陷;第三类是注意力不集中和记忆障碍。

2. 北京儿科研究所的专家将学习障碍分为五大类:第一类是阅读能力低下,包括视觉性阅读能力障碍和听觉型阅读能力障碍;第二类是书写能力低下。这多是由视动统合功能失效所致;第三类是听力和语言能力低下,这包括一般性听语能力缺陷、接受性听语能力缺陷和表达性听语能力缺陷;第四类是智力缺陷;第五类是运算能力低下,一般指学生无法理解数字概念和无法进行一般运算。

3. 上海华东师范大学的心理专家通过对学习困难学生的行为特征进行了研究,发现这些学生存在学习障碍的原因包括方方面面,如身心发展不健康、恐惧社会交往、认知水平低下、家庭贫困等。

三、 中学生学习障碍的表现形式

部分中学生在学习上会遇到障碍,而学习障碍具有一定的特点,在中学生身上表现出来往往在记忆障碍、注意力障碍、理解障碍、思维障碍四个方面。

1. 记忆障碍:众所周知,中学课本上有许多概念、定理、古文,这些都是教学大纲明确要求中学生记忆并掌握的。但部分学生在进行记忆和背诵时,往往没有取得好的效果,多次记忆后,仍然无法准确回想起所记内容。记忆不牢固是记忆障碍的表现,其直接后果是中学生连基本的公式定理都无法掌握,对产生学习上的挫败感,对自己失去信心。

2. 注意力障碍:大部分中学生大脑还处于发育阶段,其对外界还充满着好奇,往往不能聚精会神听课。注意力障碍的具体表现是学生在听课和做作业的过程中会三心二意,不是搞小动作,就是思想上开小差。更有一些学生上课看课外书,与同学交头接耳,扰乱教学秩序。

3. 理解障碍:理解障碍具体表现在部分学生虽然上课认真听讲了,但是在做习题的时候仍旧无法下手。这说明他们虽然记忆住了公式定理,但其理解能力较差,无法将所学转化为自己的东西。对于简单的知识,大部分学生还是能够理解的,但是一旦所学内容稍微复杂、抽象,某些学生就会出现理解困难的情况。

4. 思维障碍:除以上三种常见的学习障碍外,部分中学生还存在着思维障碍。由于其思考能力较低,就导致无法很好地理解分子、原子、力等抽象化的概念,还有数学上的空间关系。另外由于部分中学生思维僵化或者思维不够宽广,综合分析能力不强,无法进行联想,那么他们在学习的过程中就会感觉十分艰难。最后,如果他们的判断力和选择力低下,就会出现选择失误和判断错误的情况。

四、 中学生学习障碍的解决对策

教师应该重视那些存在着学习障碍的学生,不应该放弃他们,这不仅仅是教师的义务和责任,也是人民对教师的要求。经过笔者仔细探讨,搜集各方资料,总结了以下几点对策用于解决中学生在学习中遇到的障碍:

1. 加强学生和教师的沟通:教学是教师这个施教方和学生受教方充分沟通的过程,要想取得好的教学效果,就必须要加强学生和教师之间的沟通。一方面,师生间的沟通可以加强教师对学生学习情况和学习能力的了解;另一方面在沟通中,学生可以积极向教师请教,通过教师丰富的教学经验找出自己的缺陷所在,并在教师指导下进行自我完善。教师应该根据学生的实际学习情况制定教学目标,让学生能够明确自己努力的方向。

2. 分层化教学:人与人生而不同,所以学生之间的差异性是客观存在的。因此,教师和教学领导者必须承认学生之间的差异性,可以根据学生学习能力的高低对学生进行分层,采取不同的教学方法,制定不同的教学目标。实行分层化教学,既可以适应不同学生的学习需求,教师也可以因材施教。

3. 增强学生的学习信心:师生之间的关系更应该像朋友一般,这样学生才愿意向教师倾诉自己的问题。教师要以真挚的情感面对学生,理解他们,信任他们。另外,学生犯了錯误或者做得不够好的时候,教师应该宽容和鼓励他们,这样可以培养他们的学习自信心。

五、 结束语

一系列的教学实践表明,教师和教学工作者必须仅仅抓住学生学习障碍的原因,采取有效的方法帮助他们解决这些障碍。中学生和国家和社会的未来,只有对症下药,切实解决学生在学习生活中所遇到的问题,中学生才能够健康成长。只有中学教学质量提高,学生学习障碍得到解决,我们才能培养出适合现代社会发展的新人才。

参考文献:

[1]李雪琴.义务教育阶段四川藏区学生汉语文学业能力调查[D].四川师范大学,2009.

[2]王维.借鉴前苏联的差生教育理论与实践探索我国差生的教育问题[D].天津师范大学,2000.

[3]李雪.学困生产生的原因及其转化对策的研究[D].辽宁师范大学,2007.

[4]万云生.初中英语学困生的成因调查和转化策略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08.

作者简介:

蒲艳华,甘肃省白银市,会宁县第一中学。endprint

猜你喜欢

学习障碍探索中学生
2022年高考,《中学生数理化(高中版)》高考理化与您同行
《发明与创新·中学生》征稿啦
心理视角下英语学困生转化策略的研究
浅谈如何让学生“乐学”“会学”初中物理
社会转型期行政权控制的路径探索
房地产项目策划课程案例教学探索与实施
“创新人才培养模式”下的实验教学改革探索
函数学习障碍成因分析及自学方法研究
我与《中学生》的初相遇
我来“晒晒”《中学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