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析高中文言文教学方法

2018-01-06程锦

考试周刊 2018年1期
关键词:文言文高中教学方法

摘 要:高中的文言文是教学中的一大难点,教师会利用多种教学方法来帮助学生理解。为了提高高中文言文的教学效率,本文主要通过分析在高中的文言文教学中有效的教学方法,希望能够为教师之后的教学提供一定的借鉴。

关键词:高中;文言文;教学方法;研究

在高中文言文教学中,教师的任务不仅仅是让学生能够真正地掌握课本上的文言文,还要能积极地应对考试中出现的文言文。因此,如何才能在平时的教学中促进学生对文言文的掌握呢?教师采用怎样的方法才能够达到预期的目标呢?以下是笔者对文言文教学方法的详细分析。

一、 引导学生做好课前预习

由于高中的文言文与初中的相比难度加大了很多,并且其中还有一些文章是非常长的,学生在学习这些文言文的时候就会发现存在很多不好理解的词语以及句子,甚至会有一些字词不认识或者不常见,这就给学生的学习增加了难度。例如《廉颇蔺相如列传》以及比较重要的《赤壁赋》《师说》等等,这些文言文是考试的重点内容,所以很多都是需要学生深入理解,并且记忆的,但是因为难度比较大也就造成了学生记忆过程非常困难。

教师如果不及时地引导学生在课前进行预习,学生就会在完全陌生的情况下展开文言文的学习,那么教师无论上课的进度放得多慢都很难让学生尽快地融入到文言文的学习中。对于一些难度比较大的文言文学生甚至都听不懂,这就会造成学生学习效果的下降。所以教师要让学生积极地展开预习的工作,这样学生在课下对文章有一个大致的了解,在上课的时候也会感觉到轻松很多。

在引导学生展开预习的时候,教师可以先让学生大致看一遍文章,随后用古汉语词典查找不认识的字,再参考课本下面的文言文注释详细地解读文章,标记自己不理解的词句,并按照教师的要求做课后的几个习题。

例如:在讲解文言文《荆轲刺秦王》的时候,教师可以按照以下的方法来促进学生的预习。首先让学生自己查找关于《战国策》的相关资料,对于当时的历史背景有一个大致的了解,有助于学生理解这一文章。随后将其中的一些生僻的字词做出标示,让学生能够熟练地读这一文章。比如“谒见、中庶子”等。学生在完成这些之后如果有兴趣可以尝试着自己翻译这一文言文,找到其中的通假字等等。

二、 强调积累

其实高中文言文的学习不仅仅是靠上课所获取的知识,学生还需要积累大量的词语以及素材。由于文言文的类型很多,学生遇到的文言文并不只是课本上熟悉的那些,所以教师要善于引导学生注重平时文字的积累,以便在需要的时候能够理解。

所谓的积累,可以是一些相关的字词。文言文中字词的含义是随着语境的变化而不断发生改变的,所以学生不能够机械地记忆。教师可以引导学生积累一些使用频率比较高的词语,这样学生可以有效地利用自己所学到的知识,还能够加深自己的记忆。

例如:在对文章《兰亭集序》讲解的时候,教师可以让学生根据自己平时的积累来猜测其中某些词语的意思,还可以通过文章的语境进行判断,比如其中的“趣、次、所以、形骸”等。

三、 激发兴趣

文言文这样的语言体系和平时生活中的相差很大,所以学生很难理解。教师在讲解的时候如果仅仅是平铺直叙,那么就会让学生感觉到对文言文的厌烦,更不用提主动去了解了。文言文作为高考语文科目的一大考试重点,是学生必须要熟练掌握的,所以教师要善于利用各种方法激发学生学习文言文的兴趣。

例如:在学习《兰亭集序》《劝学》这类文章的时候,作为文言文中具有代表性的佳作,这些文章是需要学生深入理解的。因此教师在讲解这些文言文的时候要注意对文章的语句以及词语进行详细的阐述,还要引导学生了解当时的历史背景,并且把其中的一些重点的段落进行翻译。

四、 加强诵读

文言文学习中最为重要的一个教学的手段就是诵读教学。这也是学生学习文言文的一个有效的方式。文言文是古人抒发感情、记录生活的一种方式,在教学中教师要注意引导学生不断地诵读,以便逐渐地熟悉文章的结构,对文章有一个深入的把握。学生在诵读中能够深层次地理解文章中语句的含义,深刻地体味作者的感情。同时,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为学生朗诵文言文,学生能够通过教师语调的变化以及声音情感的起伏对整篇文章加深理解,同时也能够纠正一些错的读音。

例如:在对《赤壁赋》展开教学时,教师让学生自己朗诵这一文章,并及时地加以指导。比如在读到第一段落的时候,教师要让学生认识到节奏的重要性。比如第一句到第三句要用比较平缓的语气来诵读,而第四句和第五句要尽可能地放轻声音。在后面几句的阅读中要把握好情感的迸发,将作者的兴奋表现出来。

在对文言文进行讲解的时候,一旦没有把握好教学的方法,那么整个课堂的气氛就很难调动起来。学生也会昏昏欲睡,难以融入。所以在实际的教学中,教师可以自己先为学生做出诵读示范,随后让学生进行个人的诵读展示,教师加以评价和指导。又或者可以让学生分别扮演其中的人物角色,个人对自己角色的句子进行诵读,有助于学生把握文章的主旨。

例如:在学习《廉颇蔺相如列传》这一文章的时候,教师可以让学生分别扮演“廉颇”和“蔺相如”,学生在表演的过程中就能够体会到文言文教学的趣味性,同时也在诵读中学到了更多的知识。

五、 总结

总之,教师在开展高中文言文教学的时候,可以通过引导学生预习、提高学生的兴趣,以及加强诵读等教学方法增强文言文教学的效果,为学生文言文的深入学习奠定基础。

参考文献:

[1]张鸿苓.语文教育学[M].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1993:175-178.

[2]葉圣陶.叶圣陶语文教育论集[M].教育科学出版社,1980:13-15.

[3]杨永红.文言文教学应重视诵读[J].语文教育研究,2011,(30).

作者简介:

程锦,安徽省淮南市,安徽淮南一中。endprint

猜你喜欢

文言文高中教学方法
小题精练(二) 文言文翻译
小题精练(一) 文言文翻译
初中英语写作教学方法初探
教学方法与知识类型的适宜
交互式电子白板在历史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高中政治课中的分层导学探讨
理顺高中政治课堂问题教学流程研究
高中学校“三心素养特色德育”实施策略研究
初中文言文的“教”与“学”
让文言文阅读在选择中渐进——以《师说》为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