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朗读与呐喊

2018-01-06莫言

幸福·悦读 2017年11期
关键词:高普稿子豆腐

今年二月初,在故乡的大街上,我与推着车子卖豆腐的小学同学“矮脚虎”方快相遇。其实他的腿并不短,但不知为啥得了这样一个外号。他满头白发,脸膛通红,说起话来有嗡嗡的回音。他自小身体健壮,力气超出同龄孩子许多。班里的男生,几乎都挨过他的揍。我也挨过他的揍,原因好像是他向我借五分钱而我没钱借给他。当我哭着去向班主任告状时,那位很奇葩的老师说:活该!他怎么不来打我呢?

方快提着我的乳名骂我闯富了忘了老同学。我说“矮脚虎”啊,我都六十多岁了,你就别叫乳名了吧?他说,你想让我叫你什么?叫你莫言?呸!

与方快分别后,我想起了好多与他有关的事,比如这件我马上要写的与朗读有关的事。

我们那时上语文新课,总是先由老师朗读一遍——我们的语文老师是我们学校唯一用普通话讲课的老师。他是中等师范学校毕业,在当时的小学老师里算是高学历,那时他的年龄也不过二十出头。我们那地方的人对说普通话的人有两种态度:如果你是外乡人,或是县里的干部,你讲普通话,大家都很钦佩。如果你是本地人,出去上了几天学或是当了几年兵,回来就说普通话,那就会成为被嘲讽的对象。在这样的社会风气影响下,我们对用普通话讲课的语文老师也是从心里鄙视的。在强大的习惯势力压迫下,我们的老师还能坚持用普通话讲课,现在回想起来,他也是个了不起的人物一一老师用普通话朗读一遍之后,便让我们跟着他读——我们当然不用普通话——先是一句一句地读,然后是一段一段地读,最后是让我们齐声朗读。我们齐声朗读时,老师提着教鞭在教室里转悠,辨别着我们发出的声音里,是否有对课文的故意歪曲。

有一天中午,方快带着我们去田野里捉了几十只青蛙,用瓦罐提到教室里,放在脚下。那天下午要上新课,课文题目是《青蛙》。老师带领我们朗读:

“每到黄昏,池塘边上有一只老青蛙先发出单音的独唱,然后用颤音发出一声短鸣,接着满塘的蛙便跟着唱起来。呱!呱!呱!……”

我们从来没像这次朗读这样兴致勃勃,这样卖力,这样愉快,这样充满期待。我们一边朗读一边偷眼看着方快,他的脸膛红扑扑的,脸上洋溢着喜气。他从来都是朗读的捣乱者,但这次成了领读者。他的嗓音洪亮,富有韵味,而且,他使用的竟是普通话,连老师也用讶异的目光看着他。这时候,我看到他用脚推倒了瓦罐,几十只青蛙争先恐后地跳出来。伴随着女生们的尖叫和男生们的怪笑,那些青蛙在教室里蹦跳着。我们看到老师变色的脸,我们听到教室里只有方快一个人还在朗读:

“……青蛙还受到科学家的另眼看待,因为许多科学试验都少不了它们……青蛙,真是一种可爱的动物……”

我们原以为老师会跟方快决一死战,但没想到在方快响亮的朗读声中,老师蜡黄的脸渐渐变得红润起来。方快停止了朗读,似乎有些不好意思地对老师傻笑着。老师响亮地拍着巴掌,连声说:“好好好!太好了!”

此后不久,方快便当了我们班的学习委员,之后又当了班长,他成了好学生,成了老师的骄傲,成了后进变先进的典型,他参加全县小学生朗读比赛获得了第三名,一时声名赫赫,在他的面前,似乎铺开了一条撒满花瓣的道路,如果不是后来他的父亲被查出“历史问题”,那他很可能会成为我们高密东北乡一个杰出人物。当然,现在也不能说他不杰出,他家的豆腐,质量很好,供不应求。

我应该是方快引发的朗读热潮中涌现出来的又一个典型。我们朗读,我们背诵,我们把语文课本一字不漏地从头背到尾,我们班的同学们一大半都达到了这水平,与此同时,朗读也使我们的写作水平大大提高,因为,我们在朗读中获得了语感。

在村里混到十八岁,托叔叔的面子我到离家八里的棉花加工厂当临时工,这是个令农村年轻人向往的好事儿。棉花加工厂晚上开会,厂里的团支部书记安排几个人发言,其中有我。稿子都是从报紙上整篇儿抄下来的,所谓发言,也就是念稿,谁的声音大,谁念得流利,谁念得音节铿锵,大家就给谁鼓掌。我是赢得掌声较多的,这得益于在学校时的朗读训练。在我赢得赞誉时,我想,如果“矮脚虎”在这里,出彩的一定是他。

后来当了兵,在新兵连训练时,我能慷慨激昂地念报纸的才能被指导员发现,于是他就让我在团部欢迎新兵大会上发言。调到军校后,领导错以为我文化水平很高,便让我当政治教员给新学员讲课。讲哲学、政治经济学,使用的都是大学教材,我哪里懂这些?但箭在弦上,不得不发,硬着头皮也要冲上去。方快做豆腐是现做现卖,我讲课是现学现讲,现在回想起来,真是感谢领导的信任,也感慨自己的无知无畏。

那年寒假,我背了一大堆书回家探亲。为了使开学后的课讲得从容些,我在邻居家滴水成冰的空房子里备课,讲稿写好了,就一遍遍地读,先是小声读,读着读着就起了高声。当时我以为我讲的是标准的普通话,后来才知道我讲的是“高普”(高密普通话)。直到现在我还是一口“高普”,没有稿子闲谈时,还稍微“普通”一点,一念稿子就找不着调,为什么这样呢?我也不知道。

摘自《齐鲁晚报》

猜你喜欢

高普稿子豆腐
豆腐
学做豆腐
二十五,打豆腐
拌豆腐三春不忘
当我收到稿子时,我在干什么
放胆情结
拖稿的各种理由
浅谈如何撰写电视新闻中消息类的稿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