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三清”是构建高效物理教学的平台

2018-01-05何孟福

中学理科园地 2017年6期

何孟福

摘 要:“三清平台”是为学生提供体验成功的快乐,汇集巨大的情绪力量,促进学生好好学习的愿望平台。 “堂清”是成功体验平台;“日清”组建学习法的平台;“周清”是创建学科理念平台。

关键词:三清平台;堂清;日清;周清

苏霍姆林斯基说:“成功的快乐,是一种巨大的情绪力量,它可以促进学生好好学习的愿望。”“三清平台”是为学生提供体验成功的快乐,汇集巨大的情绪力量,促进学生好好学习的愿望平台。

1 “堂清”是成功体验平台

“堂清”成功体验是个体通过一节课堂努力达到本节课目标所产生的愉悦感受;是一种巨大的学习动力,教师在物理教学中,应根据学生的能力特点,提供难度适当的学习任务,让他们进行体验式的学习,通过自身的努力在一节物理课学习过程中获得一定的成功体验;“堂清”成功体验会鼓励学生进步,增强中学生的自信心,培养中学生自尊自强的品质,使中学生个性得到张扬,得到完善,综合素质得到全面提升。每一个人内心都有被肯定,渴望成功的愿望,这种成功的动力将带动个体进行积极的行动,带来知识系统不断升华,培养学生学科素养。

1.1 “堂清”赢得自尊心

伟大的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说过:“使他们刻苦顽强的用功学习的最大力量,是其对自己的信任和尊重。”每个学生都有强烈的自尊心,随着年龄的增长自尊感会越强。对于老师的传统说教,由于个性的差异,有的不太介意,有的与老师“顶撞”,甚至感情上疏远。 “堂清”给他们一个解决困惑的平台。“堂清”为学生感受到了成功,提供展现平台;“堂清”让学生心里充满“预期成功”期待,他們通过课堂努力,体验学习获取的自豪感和荣誉感,迸发出热情,得到了自尊的满足,并在自尊心满足的基础上产生强烈的自我实现的需要,争取下一次的成功。可见,“堂清”给学生带来成功体验的效应要强于传统的说教。

1.2 “堂清”提高自信心

自信心是指学生对自己学习能力充分估计后,产生的一种胜任学习、工作的情绪体验。中学生缺乏自信心的表现有:大多数是不愿与人沟通,特别是逃避课堂讨论,不敢主动发言,不愿在课堂上发表自己的见解;不会主动向老师提出问题,即使被老师提问了,表现得很紧张;在考试上感觉没有把握,自信心不足,造成成绩起落很大,显示不出他们的真实学业水平,久而久之对自己的学习产生怀疑态度。学生对物理学习都有着可以学好它的热情。但往往随着时间的推移,学习困难的增加,原有的天生热情逐渐减退,形成畏惧心理,丧失了自信。“堂清”给他们的成功体验,能使他们发现自身的价值和力量,改掉否定自己,轻视自己的态度,重新找回自信心;增强了自我进取心,学习走上正常轨道。不断的在“堂清”过程中体验成功,有助于保持恒久的自信心和精神动力。

1.3 “堂清”激发学习动机

动机是一种驱动力量,是改变行动的动力。“堂清”带来的成功体验有助于巩固自身内部动机,“堂清”给学生本节课带来的动机感越强,他们学习行动积极性就越坚定和持久。“堂清”成功体验激发了学生学习兴趣,学生更具有学习的愿望的毅力,产生了主动的自我约束、自我主动、自我进取。由“要我学”转化为“我要学”,使学业上不断有新的突破。

例如,在“声音是怎样产生的”教学中,如果教师按照以前的授课方式,学生可能只是被动的接受知识,没有把理论运用到实际中来,以至于为了考试而死记硬背,这样就丧失了学的理念。而在“堂清”的要求下,教学方式改变,学生由被动接受转向了主动获取。在“声音是怎样产生的”教学中,教师通过预习提问题、预设物理情景;“怎么样就可以有声音呢”,播放小提琴演奏的梁祝和钢琴演奏的梁祝视频,让学生说明声音有大小和高低之分。学生通过自己在日常生活中的所见所闻来回答问题,经过分析讨论得到正确答案。这不仅使得课堂气氛“严而不死,活而不乱”,而且使学生更有兴趣听课,还感受到成功的愉悦。

2 “日清”组建学习法的平台

温故而知新,是我国大教育家孔子两千多年前所提倡的学习方法。但对于我们今天学习物理来说,也是有益的。如何才能做到温故知新?结合“三清”的教学经验,我认为“日清”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考虑。

2.1 通过“日清”让学生学会对比学习法

“日清”在学习新知识前,要同时对比着复习有关的今天“旧知识”,并着重弄清它们的区别和联系,特别是区别,因为正是这个区别,才标志着所学的是“新”知识。例如:在物理中学习“运动的世界的快与慢”时,先可以与“动与静”对比学习。通过对比发现,它们在文字表述上是类同的,但本质上有较大的区别,主要区别在于物体的“动与静”是由于物体位置变化而引起的,而“快与慢”是位置变化快慢引起的,同时前者是位置变化,而后者是运动变化。这样一对比, 学生对“动与静”“快与慢”的内涵更易于理解和掌握。

2.2 通过“日清”让学生学会总结归纳学习法

“日清”是对当天物理知识进行提炼概括,提炼概括是物理学科素养的的一个重要特征之一,“日清”是针对当天内容学完或习题做完之后,及时进行提炼总结归纳,可以帮助学生更系统地掌握知识,提高能力。例如,在学完带电粒子在磁场中的运动时,我采用设问的方法进行如下小结:

①带电粒子在磁场中一定受到洛仑磁力吗?

②运动的带电粒子在磁场一定受洛仑磁力吗?

③运动带电粒子在匀强磁场中一定做匀速圆周运动吗?

④若带电粒子做弹簧状运动,则周期和螺距能求出吗?

通过这样 “日清”,学生对带电粒子在磁场中的情况进行提炼总结,学生对磁场就能规范系统掌握。另外,经常进行提炼概括总结,还有助于学生发现解题方法和规律。

2.3 通过“日清”让学生学会推广演变学习法

随着“日清”的深入,我们有许多问题运用已学知识无法解决,这就要求我们针对原有的知识结构外延与内涵重新界定、剖析,自然过渡到新的知识体系上,培养学生遇到问题进行“再学习、再创新、猜想、验证”学习法来解决物理问题的能力。在 “日清”过程发现许多新问题,包括中、高考题、竞赛题,通常是由课本中的例题、课后习题推广而来的,因此学会利用 “日清”过程把原有知识,进行推广、剖析、演变,对我们学习新知识,提高解题能力,有很大的帮助。如在学完直线运动后,就要学习曲线运动,用这种方法让学生从直线运动模型中,从力、运动速度、加速度的夹角分析提问,学生很轻松理解了曲线运动模型。然后再回归课本中的渡船、平抛运动中模型应用。减轻甚至消除学生学习曲线运动的困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