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五环节助学教学设计案例

2018-01-05陈桂芬

中学理科园地 2017年6期
关键词:合作探究自主学习

陈桂芬

摘 要:“互联网+”大数据盛行背景下,“以学生为本”,进行“五环节助学”课堂教学模式探究,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提升学生的探究能力,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提升课堂参与度.

关键词:五环节助学;自主学习;合作探究

笔者在三明九中准备讲授一节三角函数图象(第二课时)的探究课,采用五环节助学形式。

1 具体课例展示见表1

2 板书

3 练习

4 作业

智学网上的f(x)=Asin(ωx+φ)内容的作业.

5 課后反思

5.1 本节课采用五环节助学方式进行,让学生先学后教,结合多媒体技术手段化解本节课的难点.

让学生自学感知f(x)=Asin(ωx+φ)的图象,设置悬念,引出课题,使学生明白数学其实就发生在我们的身边,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提高学生学习数学的积极性.

5.2 微课导入

先提出数学问题,然后用微课导入本课要点,让学生集中注意力探索问题,采用微课辅助教学实现先学后教,让学生积极参与,自行探索,获得亲身体验 [1 ].

5.3 分组合作探究

通过分组合作,让学生观察A,ω,φ的变化如何影响三角函数图象,由学生概括出函数的图象变换与函数的变化规律,掌握字母A,ω,φ对函数 f(x)=Asin(ωx+φ)的图象变动的影响作用,让学生通过自己的参与、探索与归纳,提高学习效率,培养学生抽象概括能力.

5.4 利用网络资源,进行巩固检测

利用网络资源对教学进行及时检测,使点评更加有效.本节课主要的教学主线是:自主学习、分组合作探究、观看微课、关键处教师点评、课堂学习反馈检测;带着问题不断的探索函数图象的变化,激发学生对数学的求知欲望,探索多种函数图象变化的方法 [2 ].既加深对知识的透彻理解,又培养学生研究问题的方法,这是五环导学法优势所在,先学后教,结合微课,让学生先动手,使学生掌握本节课的知识,并形成相应的探究数学问题的创新能力.

参考文献:

[1]沈宏.微课程在高三数学复习课中的设计与应用研究 [D].苏州:苏州大学,2015.

[2]刘玉美.基于新课改条件下的信息技术与高中数学课程整合模式的研究[D].沈阳:沈阳师范大学,2007.

猜你喜欢

合作探究自主学习
高中政治课“自主学习、合作探究”教学模式初探
有效提高农村初中化学课堂教学效率的探索
初中生物学案编写的一些心得
高中生英语自主学习能力培养研究
翻转模式在“液压与气动”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中职学校“生本课堂”的调查研究与实践
践行少教多学,构建高效课堂
对学生自主学习的探索
“等待”让学生拥有更多的出彩机会
元认知策略在大学非英语专业自主学习中的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