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旧城改造中的护城河活力设计

2018-01-05于儒海

四川建筑 2017年6期
关键词:护城河老城区滨水

于儒海, 赵 东

(成都市规划设计研究院, 四川成都 610041)

旧城改造中的护城河活力设计

于儒海, 赵 东

(成都市规划设计研究院, 四川成都 610041)

护城河是城市演变沉淀下来的历史产物,在我国许多城市的老旧城区中仍有分布。随着时代的发展,在原有功能衰退后,许多城市的护城河难以跟上城市发展的脚步。由于环境恶化,护城河甚至在一定程度上阻碍了城市的发展。在“生态修复、城市修补”的大背景下,老旧城区越来越受到重视,迎来了新的发展契机。文章通过分析护城河功能的演变,论述老旧城区护城河存在的现实问题,探索了以提升护城河活力为抓手,对老旧城区进行更新改造的可能性。

护城河; 旧城改造; 城市活力

1 护城河——日渐稀缺的宝贵滨水资源

滨水区是陆域与水域相连的特定的空间地段,系指“与河流、湖泊、海洋毗邻的土地或建筑;城镇临近水体的部分[1]。”滨水区之于城市的意义,不仅体现在为城市提供了良好的景观环境,也是城市集聚人气、发展经济、传承文化、展现魅力的高地。护城河作为滨水资源的一种特殊形式,随着时间的演变被赋予了不同的内涵。

1.1 据水守城——古代城防工程的重要组成部分

从历史上来看,护城河往往是城市的初步防御线。在我国漫长的发展历程中,经历了许多的朝代更替,城池被兴建作为城市防御设施的历史由来已久。城池中的“城”指城墙,“池”即护城河,仅明清之后,全国兴建城池数量就多达四、五千座,其中许多仍保留至今,广为人知的有襄阳护城河、紫禁城护城河和济南护城河等(图1、图2)。

图1 紫禁城护城河实景(图片来源:网络)

图2 襄阳护城河实景(图片来源:网络)

1.2 以水定城——城市形态、结构、肌理的形成导向

护城河对于城市防御的重要性不言而喻,另一方面,由于城市形态的演变,护城河多伴随着相应的改道或扩建,从而记录了城市在不同时期的形态和结构特征,反映了城市的发展和变迁过程。随着历史的演变,护城河在城市范围内占有的空间比例越来越小,其作为防御工程的地位也大不如前。但护城河与城墙构成的城市防御工程,对城市的空间形态、功能结构和城市肌理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图3)。

图3 西安市护城河与城市干道关系示意

1.3 依水兴城——实现功能重组、复兴城市的重要依托

新中国成立之后,失去防御功能的护城河,逐渐为人们所淡化。城市快速发展伴随着长期的过度开发和对自然环境的破坏,在护城河本身原有功能弱化后,我国多数现存的护城河均存在比较严重的环境问题。近几年,护城河被看作是对城市历史文化的积淀与延续,其精神层面内涵越来越受到大众的重视[3]。将护城河作为一种文化符号,发掘其附加价值,是实现城市功能重组、复兴城市的重要依托(图4)。

图4 寿县护城河区域功能分区

1.4 活水美城—组织城市活动、提升城市活力、展示城市文化的重要载体

城市水系是城市的起源和发展的命脉,是体现城市自然资源、生态环境和景观质量的重要标志,而护城河这种水系形式,还兼具历史、人文、社会等多重属性。借助护城河连续、广泛分布的环状滨水空间,护城河及其两侧城市区域往往是茶余饭后的人群聚集区,是组织城市活动、提升城市活力、展示城市文化的重要载体(图5)。

图5 济南护城河沿线开敞空间分区

2 护城河的现状

2.1 多作为老城边界

发展到如今,护城河在城市空间中多作为独特的城市意象对老城区形成围合的态势或已融入老城区,护城河的优化提升往往伴随着旧城改造与更新。

2.2 尺度规模小

老城区的用地较为紧张,护城河区域的土地更是寸土寸金。近些年来由于房地产行业的飞速发展及其相关产业的带动作用,城市发展对护城河空间的蚕食愈发明显,想要恢复护城河原始形态存在极大的困难。老城区护城河空间在被侵占和较难恢复的双重背景下,多呈现出较小的尺度和规模(图6)。

图6 成都某市护城河实景

2.3 局部淤堵 水质较差 污染严重

生活污水和工业废水直接排入护城河水系,加上对护城河的保护意识不足和城市的过度开发,导致护城河水流量锐减,护城河局部段淤堵情况较为突出,甚至出现局部段断流或被掩埋的情况。与此同时,水量的减少使得水体的自净功能减弱,导致水体污染日益加剧。

2.4 景观较差

老城区护城河景观较差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第一,护城河水量较少、水质较差,生态环境较差,护城河本身的可观赏性较差。第二,城市道路和建筑贴河而建的现象较为突出,护城河两侧没有退让空间。老城区的护城河地段大多较为局促,滨河空间受到挤占,市民进行亲水活动的空间减少,难以体验良好的滨水景观。第三,在河道规划和改造的过程中,河道两侧堤岸采用硬质材料布置,两侧河岸无亲水平台、植被绿化较差。同时,护城河两侧为了安全考虑而修建的防护栏限制了市民的活动范围,使得滨水景观体验感进一步降低(图7)。

图7 成都某市护城河实景

3 护城河活力设计“五步曲”

对整座城市而言,老城区的价值一方面体现在广泛分布的具有历史价值的物质载体,如历史建筑、街巷体系等;另一方面,局部区域历史空间的完整保留,使得传统的生活方式保留至今,传统生活风貌构成了独特的人文景观。护城河是城市发展最为形象的历史遗存,对护城河进行活力设计,对于解决护城河存在的现实问题,唤醒城市历史记忆,重塑老城功能结构,协调新老城区共同发展具有重大意义。

3.1 成环,再现护城河滨水环

提升护城河环境品质,首要任务是盘活水系。通过引水入城工程,增加护城河的水流量。结合护城河沿线的实际建设情况,综合采用河道拓宽、河底清淤、掩埋段疏通、暗渠段明化等不同措施,提升护城河水质从而再现完整、连续的护城河滨水环。

3.2 选点,发掘水廊道活力点

不同于商业街或步行街,护城河的环状空间具有天然的优势。主要体现在行人一眼望去永远看不到尽头,沿线行走时会怀着对未知空间的期待,从而增加了一种探索的乐趣。古代造园红宝书《园冶》有云:“理水之要,大则分,小则聚。”整个护城河沿线若仅是一成不变的河道将是无趣的,因此,发掘护城河沿线的节点空间,将提升整个护城河的活力。

首先,护城河与城墙作为古代城防工程的重要组成部分,通常相伴相生,和护城河一样,许多城市的城门旧址保留至今,城门对于古城城市意象的形成有着重要意义。结合护城河沿线的城门旧址、历史建筑等打造活力聚集区。对于提升护城河活力、保护护城河的历史价值具有重大意义。

其次,考虑行人500 m最佳步行体验距离,可在护城河沿线间隔设置公园广场、驿站等可提供休憩和补给的节点空间。

3.3 串线,保障慢行道连续性

对游客和市民而言,其对护城河沿线景观的深入感知,是以滨河慢行道的连续性作为基础。然而,老旧城区用地紧张,加上存量建筑的空间限制,护城河两侧可供设置慢行道的空间十分有限。针对护城河两侧实际建设情况,可采用不同的方式设置慢行道,以保障其连续性。

(1)绿地中设置慢行道。适用于护城河两侧有较宽绿带的区域,对于两侧为公园或广场的特殊区域,可将慢行道延伸至公园广场内部。

(2)建筑退距中设置慢行道。适用于护城河两侧紧挨现状建筑,且建筑具有保留价值或拆除代价较大的区域。

(3)人行道改造为慢行道。适用于道路贴河而建,且路侧有人行道的区域。可对人行道铺装和沿线环境进行提质升级,改造为慢行道。

(4)慢行道设置于护城河上方。适用于护城河两侧没有空间增加慢行道的区域,主要体现为木栈道。针对护城河本身较窄的局部区域,可考虑在护城河上方设置透明盖板作为慢行道,一方面不影响护城河的景观,另一方面可以丰富慢行道的体验形式。

3.4 成面,提升视界面体验感

护城河沿线景观品质的好坏,不仅取决于在护城河本身线性空间的环境品质,还体现在护城河向两侧发散的面状区域的环境质量和建筑风貌。

针对护城河本身,结合其岸线特点和所处区域环境的不同,宜采用不同的驳岸形式,以丰富岸线变化,增加体验感。

针对护城河两侧区域,应结合两侧的实际情况,划定绿地控制范围和建筑退距控制线,并对建筑的高度加以控制,以保障良好的视线关系。同时,发掘护城河沿线不同区域的特色环境或文化内涵,对护城河沿线空间进行分区分段打造,对各自区段内建筑、绿化、小品等的形式和风貌加以控制。

3.5 渗透,强化滨水空间驱动力

充分利用护城河水系,应综合考虑滨水空间的可达性及其对护城河内外空间辐射能力。为实现将人们吸引到滨水空间并引导滨水空间聚集的人气向城市空间定向分流的双重目标。“关键在于城市空间与滨水空间之间紧密的联系、明确的指向和便捷的交通,”“通常最为直接与便捷的处理手法是增加与建设垂直于水体的城市道路,并通过用地布局规划进行产业和功能的引导,让人们方便的到达滨水区[2]。”结合老城区和护城河的特点,将滨水空间与城市空间之间联系的通道分为三个不同的级别。

一级通道指贯通整个护城河区域,并连接护城河内外区域的城市道路。二级通道指穿过护城河,并连接护城河内外的城市道路。三级通道指衔接护城河沿线慢行道,广泛分布于护城河内外城区的街巷体系。对于一、二级通道,应重点关注与护城河慢行道的交通接驳,优化道路断面形式并通过划定绿地控制范围和建筑退距控制线等方式提升沿线的环境品质。对于三级通道,应重点关注其分布的连续性和针对性,打通断头街巷、连接历史建筑和节点空间,将护城河滨水空间聚集的人气引入内部,从而盘活整个城区,带动城市发展。

4 结束语

护城河作为独特的滨水资源和重要的历史遗存,对护城河活力的设计,不仅是为了加强对其保护和利用,唤醒历史记忆,尊重过去,也是为了将其作为着力点,为旧城改造提升和新老城区协调发展带来新的契机。对护城河活力的设计受到现状用地条件、建设情况等多种制约,需要与绿地系统、生态、产业、基础设施等方面的相关规划紧密结合。成都市域范围内虽然水系众多,但护城河这种独特的滨水资源,除了成都市中心城区府南河外,仅有邛崃市等少数区市县还保留有较为清晰可见的护城河轮廓,笔者已将本文陈述的相关方法运用在了邛崃市旧城片区控制性详细规划及城市设计的项目中。

[1] 刘滨谊. 城市滨水区景观规划设计[M].南京: 东南大学出版社, 2006.

[2] 于儒海. 健康导向下的城市滨水区景观设计研究[D].哈尔滨工业大学, 2012.

[3] 王桂智,唐德善. 我国城市护城河发展刍议——以南京秦淮河为例[J].水利与建筑工程学报,2010(4):220-224.

[定稿日期]2017-10-30

于儒海(1985~),男,硕士研究生,工程师,从事城乡规划编制设计工作;赵东(1992~),男,本科,工程师,从事城乡规划编制设计工作。

TU986.43

A

猜你喜欢

护城河老城区滨水
“老干妈”的商标护城河
陈晓明 进入加速期和成熟期,未来十五年是花都滨水新城黄金时代
忠实履行新时代使命任务坚决当好首都政治“护城河”先锋
老城区是夜经济的“灵魂”
九江市老城区住区空间形态演变原因研究
基于生态恢复性的城市滨水景观设计探析
《巴菲特的护城河》:为投资资金找一条护城河
滨水景观带的设计分析
浅谈滨水线性景观设计
老城区科技企业上市的促进政策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