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基于内部控制的中小企业税务风险管理研究

2018-01-04姚晓刚王志刚

中小企业管理与科技·上旬刊 2017年12期
关键词:税务风险中小企业内部控制

姚晓刚+王志刚

【摘 要】随着经济快速发展,中小企业在国民经济、产业结构、就业等方面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然而在中小企业风光的表象背后却存在许多隐患,其中不重视税务风险是影响其发展的一个重要内部因素。论文针对内部控制与税务风险的相关性进行研究,探讨如何利用完善的内部控制来降低企业税务风险。

【Abstract】With the rapid development of economic, SME plays an increasingly important role in the national economy, industrial structure and employment. However, there are many hidden dangers behind the appearance of small and medium-sized enterprises. The neglect of tax risks is an important internal factor that affects their development. This paper studies the correlation between internal control and tax risk and discusses how to use the perfect internal control to reduce the tax risk of the enterprise.

【关键词】内部控制;中小企业;税务风险

【Keywords】 internal control; small and medium-sized enterprises; tax risk

【中圖分类号】F27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1069(2017)12-0048-02

1 我国中小企业税务风险主要表现形式

第一,发票、凭证管理不规范引发的风险。发票是税务机关进行税务稽查的重要依据,随着技术手段的进步,发票的管理越来越规范,追踪发票的源头与交易双方的信息越来越方便,那些没有交易事实虚开的发票很容易被税务机关追踪,进一步就是税务处罚。所以发票的管理是防范税务风险的重中之重,在实际工作中发票的开具有相当的比例是销售人员开具,销售人员有相当的比例不是财税专业人员,对发票的使用存在着不同程度的不规范行为;采购发票的取得往往是采购人员从供货商处取得,而采购人员也大部分不是财税专业人员,如果销售方开具发票人员及采购人员均存在轻视发票管理行为,产生涉税风险的概率就很高:销售人员虚开发票金额,采购人员以假发票报销等。

第二,纳税数额核算引发的税务风险。在该环节影响税务风险的因素主要包括主观行为与非主观行为。主观行为是通过违反税法纳税范围,与交易方串通故意减少开票金额实现少缴税。非主观行为主要是由于马虎等因素的影响而造成的税费数额计算的错误,这种情况属于过失。关联方串通开具无交易事实或者减少交易金额的发票现象时有发生,随着税务机关稽查手段的提升,这种行为的风险越来越高。

第三,纳税申报及缴纳引发的税务风险。在纳税申报过程中,由于多种申报方式以及烦琐的申报手续,另外纳税人缺乏纳税意识,从而引起税务风险。缴纳税款时税务风险与企业资金是否充足有关。有些企业由于资金短缺,没有及时缴纳税额或少缴税,从而引发税务风险。

第四,纳税筹划过程中存在的税务风险。主要是通过利用税收政策中的条款进行纳税筹划,虽然从法律上来讲是合理避税,但也存在一定的风险。某些税务政策规定有起止时间,在使用这些政策进行纳税筹划时需注意其截止时间,防止因政策过期产生的税务风险。

2 原因分析

通过以上表现形式,可以分析出,大多税务风险来源于企业内部,有企业主动意识产生,也有非主动意识产生,如何从企业内部人员、制度设计方面减少税务风险是本文的研究内容。而企业的内部控制体系同时涉及了政策、制度、人员、票据等方面,正是税务业务涉及的范围。所以一个完善的企业内部控制体系是企业税务风险防范的基石。企业的内部控制体系是否健全,从根本上制约着企业税务风险程度的大小。如果企业缺乏完善的内部控制体系,在企业购销环节中缺少对税务风险内控体系的构建,税务风险内部控制没有贯穿于企业的经营过程。企业在设计其内部控制系统时应将税务风险的控制纳入其中,并专门设计内部控制流程、预警节点。

3 几点建议

3.1 构建良好内部控制环境

良好的内部控制环境是防范税务风险的基石。人为因素影响着税务风险的产生,要想控制人为因素引起的税务风险,主要依赖于构建良好的内部控制环境。在公司治理层上,为了有效防范管理层为了薪酬降低税负而引起的税务风险,应该在股东和管理层之间形成有效的监督与制衡关系,统一思想,对依法纳税形成共识。企业应当加强企业文化建设,特别注重员工素质教育。同时提高税务风险防范意识,加强遵纪守法、诚信纳税等理念的传递,管理层以身作则起表率作用,从而可以从源头上减少税务风险发生的概率。加强涉税人员的培训,及时掌握了解纳税政策,熟悉业务操作,制定内部规范,规范操作人员的行为,在保证定期轮岗的前提下尽量减少涉税人员的流动性,提高涉税人员的入职资格,同时加强采购人员税法知识的培训,制定内部规范,规范采购人员的行为,大力打击虚假发票的行为。

3.2 评估税务风险

引起税务风险主要包括人为因素、经营状况、税收政策变化等。企业高层管理者如果纳税意识不强,财务人员专业胜任能力不足,企业生产经营状况都会引发税务风险。税收环境的变化,如果企业没有应对影响内部控制环境变化的能力,财务人员没有对税务风险保持高度的警觉性,不能及时识别出企业生产经营过程中所形成的风险,并对已经识别出的风险进行正确的评估同时制定应对措施从而避免引发税务风险。因此定期进行税务风险的评估就显得尤为重要,企业内部或者邀请专业机构对企业进行诊断、评估是防范税务风险的重要途径。税务风险评估带来的经济效益要远大于其评估成本。

3.3 有效进行相关控制活动

建立内部控制活动的控制政策和程序是保证管理者指令得以有效执行的必要途径。涉税业务亦是如此,以风险评估结果为根据,及时排查风险源头,落实相关责任人,列出问题清单,排查相似业务,形成典型案例,加强学习教育;另一方面及时与税务机关沟通、配合税务机关核查,将对企业的影响降至最低。内部控制活动主要包括不相容岗位的分离、会计系统权限设置、业务权限授权审批等。职责分离控制活动方面,要对采购部门、销售部门、财务管理部门的不相容职务实施相应的管控,形成相互制约的工作机制,保证税务工作在管控下有效率进行,防止人员私自办理涉税业务。

3.4 构建全面、有效的信息和沟通体系

有效的信息和沟通渠道是防范税务风险的重要手段。针对税务政策数量多、变化頻繁的特点,企业应建立税务政策库,主动、及时收集和更新税收法规以及地方税务部门的通知、制度,提高企业涉税人员的知识更新频率,提高处理涉税业务的水平,减少信息产生、处理、传递以及保存过程中税务风险发生的可能性。其次,要建立高管之间、涉税部门内部、涉税部门与其他部门之间、兄弟企业之间以及企业与税务机关之间的高效沟通渠道。企业的战略计划、重大的经营决策以及其他重要事项中均应要求财务、购销部门参与,对可能存在的税务优惠政策进行挖掘,税务风险的及时识别、评估,形成报告提交决策机构,以便决策者尽早做出应对反应,及时调整企业战略。

3.5 提升税务信息化在防范税务风险中的作用

税务信息化是税务管理改革与信息技术运用相互结合和互相促进的过程,以技术创新为驱动,在税务管理中广泛地采用现代信息技术手段,在这方面税务机关为企业做出了表率。为防范税务风险,企业也应思考如何运用信息资源提高管理水平、监控税务风险。企业可根据自身具体业务流程,以购销、财务系统数据为基础定制开发符合企业管理的税务管理系统,充分利用信息化设置纳税法律库、审批流程、完整业务环节、完整业务附件以及预警事项,把购销业务与开票业务、合同管理、收入实现情况、应收应付账款管理、退税管理理结合在一个系统,把一笔交易的不同环节串联在一起,让管理者对每个环节的税务情况了然于心,通过预警系统可对预警信息进行追踪、处置。企业信息化程度的高低体现了企业的治理水平,税务信息化的应用一方面可提高管理者对整体业务的把握能力;另一方面使税务风险的防控更加具有可操作性而不是仅仅体现在研究中。税务管理系统还可以提供比对数据,来印证会计系统的数据准确,开发一套税务管理系统的收益要远远大于其研发支出。

【参考文献】

【1】李磊, 李艳芝. 基于内部控制视角的企业税务风险管理研究[J]. 经济研究参考, 2015(41):32-35.

【2】陶丽萍.基于内部控制的税务风险研究[D]. 杭州:浙江财经大学, 2014.

【3】张振东.基于企业税务风险的内部会计控制完善性研究[D].长沙:湖南大学,2011.

猜你喜欢

税务风险中小企业内部控制
“营改增”对电气安装企业税务风险控制影响
浅析高校税务风险管理
浅析高校税务风险管理
增值税全面实施背景下房地产企业税务风险管理探讨
我国物流企业内部控制制度的问题及建议
房地产开发企业内部控制的认识
企业现金流管理存在的问题和对策
小额贷款助力我国中小企业融资
行政事业单位内部控制存在问题及对策
试析中小企业成本核算的管理及控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