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池塘养殖刺参大型藻类生态防控技术

2018-01-04烟台市水产研究所刘锡胤李五王晓飞

海洋与渔业 2017年10期
关键词:硅藻刺参池底

■ 烟台市水产研究所 刘锡胤 李五 王晓飞

山东东方海洋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李龙 张志伟 张维/文

池塘养殖刺参大型藻类生态防控技术

■ 烟台市水产研究所 刘锡胤 李五 王晓飞

山东东方海洋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李龙 张志伟 张维/文

大型藻类过度繁殖是刺参池塘养殖的主要危害之一,其防治方法主要包括药物杀灭、人工捞取和生态防控三种。药物杀灭对刺参和水环境有一定毒副作用,人工捞取需耗费大量人力物力,且很难捞净,生态防控能从源头上防控大型藻类过度繁殖,还能改善池塘环境,提高刺参质量安全水平。在全社会对水产品质量安全和养殖环境生态安全日益关注的今天,健康环保地防控大型藻类,已成为刺参池塘养殖的重要内容。

一、大型藻主要种类及其产生原因

北方地区刺参养殖池塘常见的大型藻类主要有浒苔、刚毛藻、水绵、石莼等。

以上种类产生的具体条件不尽相同,但主要是池塘自然生长和从外进入两条途径。池塘自然生长繁殖的主要是因为池水肥度不够,尤其是春季未及时肥水,水质清瘦,阳光直射池底造成大型藻高速繁殖生长;也有的是从自然海区随纳水进入,如山东半岛南部沿海不少海水池塘的浒苔就是从自然海区进入的。

二、大型藻类的益处与危害

1.大型藻类的益处

(1)吸收水中过多的无机盐及有害物质,净化水质。

(2)遮挡阳光、降低水温,为刺参提供栖息场所。

(3)通过光合作用产生氧气,增加水中溶解氧。

(4)碎屑可作刺参饵料。

(5)硬化池底,改良底质。

2.大型藻类过度繁殖的危害

(1)导致池水过于清瘦 大型藻类能大量吸收氮、磷等水生植物共需的营养盐,抑制底栖硅藻等有益微藻的繁殖,造成刺参天然饵料匮乏,影响生长;同时也使池水透明度增加,而透明度增加又会进一步加快大型藻类繁殖。

(2)与刺参争夺栖息空间,阻碍刺参运动。大型藻过度繁殖,会占据池内大部分空间,挤占刺参的栖息场所,丝状藻还会将刺参困在其中,影响其正常运动和摄食;衰老时丝体断离池底,成片浮在水面,甚至遍布全池,阻隔了空气中氧气的溶解入池;大规模集中死亡沉降后,常会在池底形成厚厚的一层,阻碍池底水交换,造成池底发热,严重时将刺参盖住,影响其呼吸与运动,甚至导致刺参窒息死亡。

(3) 恶化池水生态环境,引发刺参病害。大型藻死亡分解后消耗大量氧气,造成池水尤其是底层水缺氧,氨氮、硫化氢、亚硝酸盐等有害物质浓度上升,致使刺参赖以生存的池塘底层生态环境严重恶化,池底与附着基变黑、发臭,引发刺参应激吐肠,出现化皮、溃烂等病症,甚至直接中毒死亡。

三、大型藻类的生态防控措施

对池塘中的大型藻类,应该发挥其优势,避免其危害,主要采取生态防控措施,防止其过度繁殖,保持适度的数量,并非斩草除根。

1.定期清池

刺参池塘养殖多采用轮捕轮放的方式,累年养殖后,池底和附着基会沉积大量残饵、粪便、淤泥及水生生物尸体,为大型藻类生长繁殖创造了有利条件。故每隔2~3年就应彻底清池一次。排干池水、捡净刺参,将附着基移出或在原池用高压水泵冲净,清除池底杂物,翻耕曝晒半个月以上,必要时回添新沙。加水(淹没附着基即可)后,每666m2施生石灰100~150kg进行消毒。清池多在秋末冬初刺参采捕完进行,也可在春季进行。

2.适度肥水,控制透明度

池水保持一定肥度,使底栖硅藻与浮游植物成为水中优势群体,一方面,可凭借其数量优势与大型藻类争夺营养盐;另一方面,较低的透明度可抑制大型藻类的光合作用。从而抑制大型藻生长繁殖。

(1)施基肥 春季放苗前半个月左右,每666m2施发酵后的鸡粪等有机肥50kg左右、化肥2~5kg。为防止有机肥堆积造成的池底污染,可将其分装于若干网袋内,挂在池边进水口处,使肥料随水流均匀施遍全池。也可施近年来上市的水产养殖专用肥,如低温硅藻肥等,使底栖硅藻等有益微藻迅速繁殖,既可抑制大型藻过早繁殖,又为刺参提供优质天然饵料。

(2)追肥 养殖过程中根据水色与透明度变化情况适度追肥。为保持池水清洁,保证刺参质量,池塘放养参苗后一般不提倡使用牲畜粪和化肥,可施用水产专用肥水剂。

通过肥水,使池水始终保持适宜的透明度,春秋两季50~80cm,夏季保持30~50cm,避免强光直射池底。

3.合理调节水位

初春季节,适当降低水位,保持0.8~1 m即可,以充分利用光照,加快水温回升,促进底栖硅藻和浮游植物繁殖;水温升至10℃以上后,要将水位升至1m以上;夏季高温期,加深至1.5~2m;秋季渐降至1~1.5m。

4.施微生物制剂

定期施枯草芽胞杆菌、EM菌、光合细菌等微生物制剂,可降低大型藻类暴发的几率,大型藻死亡后施微生物制剂还可减轻其腐败分解对水质的破坏。开春后在施基肥的同时施微生物制剂,使水中有益菌占优势,每666m2施500g, 可抑制浒苔等繁殖;夏季高温期每666m2施600~1000g,抑制刚毛藻、水绵等繁殖。一般春秋季各施2~3次,夏季施3~4次。

要注意的是枯草芽胞杆菌等微生物制剂是好氧菌种,应选择晴天时施用,并且施用时要采取增氧措施,防止池水缺氧。

5.生物防治

放养植食性动物,可起到抑制大型藻类繁殖的作用。如蓝子鱼喜食浒苔等大型藻类,蜾蠃蜚主要以浒苔等大型藻类为食,海刺猬、虾夷马粪海胆等也摄食大型藻类,可根据各自不同的习性,结合池塘情况适量放养。

6.及时增氧

为防止大型藻腐烂分解所致的池水缺氧,池内要安装增氧设施,及时充氧。

7.设过滤设施

池塘注水口设置40~60目过滤网,进水渠道和海边抽水口周围也设多道过滤网、拦污浮筏,逐级拦截并及时清理,防止自然海区大型藻类及其它杂物进入池塘。

猜你喜欢

硅藻刺参池底
硅藻定量分析在溺死诊断中的应用
基于扫描电子显微镜硅藻人工智能搜索系统检验效能评估
小硅藻找亲戚
夏眠的刺参
夏眠的刺参
3 种不同体色刺参体壁营养成分的比较研究*
超长水池温度应力分析及探讨
高温天气水产养殖池塘如何防“底热”
光照对白刺参、青刺参和紫刺参生长、消化及免疫的影响
硅藻指数在水环境监测与评价中的应用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