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海葡萄实现批量养殖8年反复试验的结果,产业链完善仍需努力

2018-01-04海洋与渔业廖静文图

海洋与渔业 2017年10期
关键词:技术推广葡萄养殖

■ 《海洋与渔业》记者 廖静/文图

海葡萄实现批量养殖8年反复试验的结果,产业链完善仍需努力

■ 《海洋与渔业》记者 廖静/文图

海葡萄,也被称为“绿色鱼子酱”,是一种生长在热带海域的食用海藻,口感清新鲜香,是寿司的“绝配”。因为生长环境的差异,海葡萄养殖产业在国内一直面临瓶颈。深圳市蓝汀鼎执生物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简称“蓝汀生物”)经过8年的反复试验,成功实现了海葡萄批量养殖。据了解,该企业产量可达1000吨,目前在全国已有140余家门店,预计今年产值将达5000万元。

海葡萄

“高产量的海葡萄打开了中国餐饮界的‘大门’”。蓝汀生物董事、总经理曹跃明告诉《海洋与渔业》记者,目前该公司还与深圳市渔业服务与技术推广总站开展了示范与推广项目,未来将在广东大范围内种植海葡萄,净化养殖水质,同时,海葡萄也将成为一种新兴的工业原料。

全国首家组织培养方式育种

海葡萄,是一种长茎葡萄蕨藻,因外观如一串串晶莹剔透的绿葡萄而得名。口感颇像鲑鱼卵,咬起来会有卜滋卜滋的声音,但没有鱼卵的腥味,颇有鱼子酱的感觉,所以被喻为植物中的“绿色鱼子酱”。原产于菲律宾、马来西亚、印尼及日本等地,抗风力强,不耐寒,2℃以下不能存活,较耐阴,而对盐有高度的抵抗力。

事实上,这种名叫海葡萄的食材在日本流行很久了,常与寿司搭配。海葡萄是市面上在售的活着的藻类食材,运输和保存条件苛刻,采摘分拣成本高,因此价格不菲。因含有较高的营养价值,在日本被视作高级料理食材。

海葡萄的繁殖以无性繁殖方式为主,起源于日本冲绳县。在日本,自1985年起就开始开展长茎葡萄蕨藻的海上人工繁殖,1989年又开始在陆地温室内结合海洋深层水进行养殖,但其专利技术很少外流。

近年来,我国也慢慢开始尝试长茎葡萄蕨藻的养殖,但规模远远达不到产业化水平。蓝汀生物从2009年开始研究海葡萄的繁殖,是全国首家利用组织培养的方式实现了海葡萄的培育产业化。

“实现批量养殖是检验标准”

“养得活不是标准,要实现批量养殖才是标准。”在深圳大鹏湾海葡萄研发基地,曹跃明一边让工人打捞出水泥池中的海葡萄,一边介绍,“这种外观类似葡萄状的蕨藻一粒粒青绿色的小颗粒圆润饱满,看上去宛如晶莹剔透的青葡萄,用水冲洗一下,就可以食用。”

曹跃明告诉记者,海葡萄养起来很“娇气”,如果它没养好,而海葡萄一出现问题就将“尸骨无存”,不像一般的鱼类,还可以看到遗骸。所以他在养殖摸索阶段,经常出现海葡萄莫名奇妙死亡。这一度令他束手无策。

为了考察不同盐度、不同光照、不同季节的情况下,海葡萄的生长情况。曹跃明和他的团队选定了深圳大鹏湾一处养殖基地。“工厂化养殖很适合海葡萄。”他说。在大鹏,他建了1000平米的海葡萄养殖基地,控制水质、盐度、温度等基本要素。在他的养殖基地里,一筐一筐的海葡萄整齐地躺在水泥池中,水质清澈,而循环水也汩汩地流动着。

功夫不负有心人,在历经多次失败后,曹跃明的海葡萄养殖技术经过6~7年磨练,逐渐成熟。海葡萄养殖试验从去年开始终于有了成品,高质量的海葡萄也迅速打开了日本消费市场。同时,该公司的海葡萄产品相继通过了ISO9000和HSAAP等质量管理体系认证。

据了解,目前该公司已对多种海葡萄的生物学性状进行了比较研究、运用各种生物学制种手段,在海葡萄细胞繁殖、根系定位等方面拥有完整的成套技术,成功开发了遗传性状稳定、生长优势明显、产品质量优良的海葡萄品种,并已申报了国家专利保护。

形成技术推广优化养殖结构

近日,《海洋与渔业》记者走访了该公司示范推广项目基地。其养殖所用的水泥池上方设有入水口,下方有出水口,且池中水位可以调节。池底四周铺有通气管道,通气开关设置在水泥池上边,可调节通气大小,池顶上拉遮阳网调光到5000lux以下,养殖用水为砂滤自然海水,盐度为31~34左右,pH值7.62~8.42。

当前环境问题已经成为一个不可避免的问题,水产养殖业面临着转型升级。深圳市渔业服务与技术推广总站工程师周文川介绍说,这样的一个项目可用于养殖结构调整,净化养殖水质。“海葡萄可以跟鱼虾形成共生。”

长茎葡萄蕨藻属于热带和亚热带品种,而广东沿海地区,大部分时间水温可在18℃以上,长茎葡萄蕨藻推广养殖前景广阔。据周文川介绍,尽管蕨藻具有良好的推广应用前景,由于国内缺乏系统的研究以及统计学分析的相关报道,仅有零星进行小型试验的报道,关于规模化生产条件下试验鲜有报道,其标准化养殖技术研究已日显重要。

长茎葡萄蕨藻作为一种新兴大型海藻,其本身有着不可估量的经济价值和可开发的社会价值。因此,深圳市渔业服务与技术推广总站将它作为海洋产业的重点培育对象,用创新技术将它的养殖技术标准化。未来,该站还将在全省开展海葡萄养殖培训班,让这项养殖技术推广开来。

海葡萄饮品即将上市

海葡萄不仅味道鲜美,而且含有人体所需的多醣体、维生素、胡萝卜素及各矿物质,是低热量、零胆固醇的绿色健康食物,其具有抗病毒、抗氧化、抗癌、抗肿瘤等作用。因此在优化产品质量的同时,曹跃明将眼光瞄准到了海葡萄各种延伸产品。

“现在养殖条件下的海葡萄,用水冲洗一下,就能够食用。”因此,曹跃明在不断创新海葡萄的食用领域,将与餐饮、食品机构合作,制作成功能饼干和饮料。他透露,目前第一款海葡萄功能饮品即将问世。

“高质量的海葡萄相当受市场的青睐,尤其是在素食主义兴起的当下,海洋蔬菜也将迎来发展的春天。”关于下一步的规划,曹跃明表示,首先会保证将海葡萄养殖的品质做好,维护整个产业链的良性发展。目前,该公司已经与广东中医药大学、香港高等教育科技学院、深圳高职院合作,研究海葡萄提取物,如黏蛋白、多糖等,并进行产品质量安全控制。

曹跃明介绍海葡萄生长秘诀

【延伸阅读】

创业从来不晚

作为一个创业者,年届中年的曹跃明身上有一种很明显的特征:沉淀、坚韧,还有一颗不安分的心。在堪称移动互联网创业时代的当下,曹跃明却选择在一个传统产业中深耕。这其实是一种很常见的藻类,在日本冲绳是一个招牌菜,而且市场价格还不低。“为什么这么好吃的产品在国内却品尝不到?”曾是一家国企的中层管理人员,已届中年的他拿出积蓄成立了公司,并在深圳大鹏湾落户,希望能够打开海葡萄在中国餐饮界的大门。

“能养殖与商品化完全是两个概念。”曹跃明坦言,养殖海葡萄的概念跟深圳建设海洋牧场、生态修复等大观念不谋而合,因此也比较受关注。他的消费市场首先从日本打开,因为只有日本市场认可,国内消费者较容易认可其产品的质量。从2009年到2016年,曹跃明用了7年时间实现了很多科研院所也无法攻克的养殖难点,再用1年的时间,发展其广阔的市场。当前,海葡萄技术和产品已经获得关注,他也成为深圳市敢于“吃这一口螃蟹”的第一人。

猜你喜欢

技术推广葡萄养殖
青山绿水 健康养殖
开发林下养殖吃上瓢鸡“产业饭”
红螯螯虾的养殖技术
关于绿色农业种植技术推广的思考与探究
黄颡鱼养殖,不变不通
智能制造技术推广服务与实践
当葡萄成熟时
新形势下如何搞好农机技术推广工作运用
农田水利水土保持技术推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