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云南省极端气候干旱的特征分析

2018-01-03杨晓慧李学川胡芳芳张雪罗睿王奇文

南方农业·下旬 2018年9期
关键词:干旱云南省

杨晓慧 李学川 胡芳芳 张雪 罗睿 王奇文

摘 要 云南省常年降水量不均匀,很多地区干旱和洪涝的情况存在非常大的差异,而且其干旱气候现象发生的频率高、时间长,同时干旱地区的分布也存在很多的共同点。其干旱地区多数都分布云南的中部以及东部地区,时令则以冬春初夏为主,而随着环境的变化,云南省干旱的程度出现了加重的趋势。

关键词 干旱;极端气候;云南省

中图分类号:P426.616 文献标志码:B DOI:10.19415/j.cnki.1673-890x.2018.27.081

在过去的50年中,云南省境内高温、强降雨、干旱等极端气候现象不断增多,预计未来随着气候的变化,极端天气出现地会更加频繁。在此次分析中,干旱强度指数选取的是-50以上的数据,而单站则选取的是-100最为适合。

1 云南省极端干旱事件的选取

根据云南省历年干旱极端天气的受灾情况统计,1951年到2012年,干旱极端天气已造成了云南境内农业减产,地区农民的生活受到了严重的影响[1]。在全球气候变暖的背景下,云南省的极端干旱受灾面积也在不断地增加,很多地区几十年或是几百年才会发生的异常降水干旱事件不断发生。例如,2010年云南省西南地区出现了特大干旱灾情,而且是冬、春、初夏连续干旱的情况,这是云南省有史以来时间最长,最为严重的干旱灾害。为此,地方气象局针对干旱情况进行了分析,希望能够在未来预测和风险管理的过程中为气象局提供有效的帮助[2]。

由统计资料可知,云南出现过4次高强度的干旱天气,分别是1962—1963年、1968—1969年、1978—1979年、2009—2010年,并且降水量距平百分率都已经达到了100以上,分别是107、118、112、198,这4次外其他出现的干旱强度都是在-50以下。在2011年虽然也出现了不同程度的干旱情况,但是其强度指数仅是-30。云南全省在出现大旱过程中降雨的强度也非常一致,以上提到的4个年限阶段,降水量也是全省最少的时间。

2 云南极端干旱年的气候分析

2.1 1962—1963年连旱情况分析

云南省1962—1963年间,除了3月的降水量出现少量的偏差之外,其他的月份降水量距平百分率数据都是在40%以上。云南滇中、滇东等部分地区出现了50%,甚至有些地区已经达到了80%。而全省的全年降水量也出现了减少的情况,达到276.4 mm,比照往年已经减少了45%,这已经是自1961年来数据最低值。

干旱情况的变化:1962年11月出现了大面积的旱情,这样的情况一致延续到了1963年6月,数据表明中旱以上程度已经达到97站。云南省的雨季一般开始于6月,在雨季来临之际,能够对干旱有所缓解。而云南省昆明出现的最大干旱天气是在3月,其降水量距平百分率已经达到-226,所持续的时间达到119 d;滇西地区1963年3月的干旱最大强度已经达到了-116,所持续的时间达到了

58 d,周边的环境以及农业都受到了巨大的影响,而且还影响了人们的经济收入。

2.2 1968—1969年的连旱情况分析

在1968—1969年间,云南省从1968年11月到1969年8月降水量都非常少,其1月少了10%,而剩余的其他月份都已经偏少到了40%以上,最严重的达到65%~92%。1968年11月开始,云南的丽江等14个县市降水量非常少,平均也不到40 mm,这已经与往年相比降低了19%,而滇中和滇西几个地区也更加严重。

1968年1月至1969年6月,云南全省的降雨量仅为

170 mm,比照以往同期降低了50.9%,已经达到了自1960年以来的同期最小的比值。在1968年12月开始,云南省就出现了旱情,其实践长达6个月,直到1969年雨季到来的时候才针对地区的旱情有所缓解,但是其所涉及的旱站已达到90多个,全省在进入到6月雨季时,旱情解除。

云南昆明6月的旱情指数达到-240,旱情所持续的时间长达127 d,而滇西旱情最高指数达到-205,旱情所持续的时间长达115 d;滇东地区旱情指数最高已经达到-134,旱情所持续的时间达到了85 d。由此可见,旱情的时间比较长,旱情比较严重,但是滇东地区的旱情相对较轻。全国的旱情指数平均为-118,可见,在此期间降水量的减少直接影响了整体的气候变化,从而形成了严重的干旱天气[3]。

2.3 1978—1979年的连旱情况分析

1978—1979年间,云南省整体降水量较少,在其10月至次年的5月月平均降水量降低了20%,平均数值

184 mm,这个数据依照往年同期相比降低了48.5%,已成为1960年以来最低值。在云南昆明、华坪等18个县市在此期间的降水量还不到60 mm,而且在云南其他地区的将水量也比同期的少,这种情况还达不到极端干旱的标准。在文山州地区降水量与往年相比已经减少了20%,而滇中地区则是比较严重的以及比其他地区偏少了高达90%。

在1978年的下半年开始就已经出现了旱情,而在6月的特大旱情所涉及站点已经达到了45站,中等旱情的也已经达到90站,这样的干旱情况直到6月雨季到来才得到缓解。昆明的旱情比往年严重,其干旱强度数值已经达到了-398.8,干旱所持續的时间也已经达到了历史最长时间238 d,曲靖地区的旱情时间为114 d,其旱情强度数值达到-226.6;滇西地区整体情况已经达到平均干旱时间为50 d,平均干旱强度数值为-112.2;而在滇东地区其最大干旱灾情发生在1979年的秋季,其干旱的强度的数值已经达到了-111.6。综上所述,云南在1978-1979年期间,冬、春、初夏长时间存在降水量少,温度高,从而导致在个几个季节中出现高强度干旱情况,严重影响了人们的生活和经济,而引发干旱灾情的主要也是因为降水量少的缘故。

2.4 2009—2010年的连旱情况分析

2009—2010年,云南省各大地区都出现了降水量减少的情况,而且气温持续高温,直到进入到雨季之后,高温天气有所好转,异常气候有所转变,但是因为雨季的提前结束,导致2009年1月到2010年6月,在这十几个月中,除了两年中的4月雨量较多之外,剩余的月份余量都非常少,其中将近有12个月出现的雨水量偏少20%以上,有6个月的雨水量已经达到了偏少60%以上。这种情况集中出现在少雨的冬季和秋季,在雨量减少的同时出现了高温。2009年,云南地区平均降水量仅仅是

134.2 mm,对比以往的同期至少减少了135 mm,指标偏少接近50%,这个数据比1998年的11%要高出很多,是自1960年以来,偏值情况最严重的年份。在2009年秋天,其平均气温是17.6 ℃,这个温度已经于以往同期高出

1.1 ℃,也已经成为了自1960年以来秋季温度最高的一年。从2009年开始到2010年,其冬季的降水量平均为14.8 mm,

对比往年同期偏少34 mm,指标比例为70%,以文章之前分析的三个年段相比,2009—2010年出现的偏少的降水量已经是排名第二,而且2009—2010年的高温情况也是以上三大干旱时期之后温度最高的,高出1.6 ℃。

在2009—2010年,雨季出现了提前结束的情况,导致秋天降水量降低,气象监测中,大雨以上的情况仅仅只有124站,比往年同期少了138站,其中雨水量最少的是2009年9月和2010年4月,这两个时间段的降雨量没有高于150 mm,其中很多地区出现了低于100 mm。

在德钦和盈江地区主要的江水量指标偏多18%~1%之外,其他的地区都出现的偏少的情况。而滇中、滇东南地区则有44个县市出现了偏少50%以上的情况,其中昆明地区降水量仅仅是87 mm,已经比往年同期降低了71%。

云南全省平均降水量是202 mm,这个数据已经是气象部门有记录以来,降水量最少的一年,而且也比照往年同期降低了46%。

综上所述,在2009年云南地区所出现的旱情已经是与1978—1979年出现旱情的时间提前了50 d,也是之前所阐述的三次旱情中最为严重的以此,在2009年旱情主要集中在5月、6月,而2010年旱情则集中出现在3月。2010年全年,云南地区降雨量非常不均匀,很多地区降雨时间出现了偏晚的情况,其时间正常因为6月,但是实际降雨则出现在7月中旬,这才导致旱情有所缓解。

3 结语

在2009—2010年这次极端旱情导致云南地区受灾人数达到了2 497万人口,一半人员出现了饮水困难的情况,地区有600万牲畜受到了影响,地区内564个小型的蓄水库出现了水位严重下降甚至干涸,有1 110个水井无法正常提供用水;在农业方面,已经有2 957 km2的农作物受到影响,绝收的面积已经达到了受灾面积50%以上;其地区内林地受灾面积已经达到了3 870 km2,树木因干旱死亡的面积以及超出了30%。此次极端干旱受灾造成的直接经济损失达到273.2亿元人民币,其中农业方面的损失已经达到了198.62亿元人民币。所以,2009—2010年的旱情是最为严重的。

参考文献:

[1] 杨素雨,张秀年,杞明辉,等.2009年秋季云南降水极端偏少的显著异常气候特征分析[J].云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1,33(3):317-324

[2] 李韵婕,任福民,李憶平,等.1960-2010年中国云南地区区域性气象干旱事件的特征分析[J].气象学报,2014,72(2):266-267

[3] 胡葵,陈光杰,黄林培,等.浴仙湖沉积物记录的云南极端干旱事件与生态响应评价[J].水生生物学报,2017,41(3):724-734

(责任编辑:刘昀)

猜你喜欢

干旱云南省
童眼看兵器
云南青年齐相聚 点亮青春大盛会
云南省广播电视局正式挂牌
云南省普惠金融发展研究
云南省普惠金融发展研究
基于距平的白城地区干旱时间分布特征分析
临夏地区干旱特征及干湿气候区划
夏季高温干旱时节高山蔬菜种植管理策略
基于多源卫星遥感的长江流域旱情监测研究
基于SPI指数的农作物生长期干旱时间变化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