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无公害优质水稻栽培要点

2018-01-03杨丽丽

南方农业·下旬 2018年9期
关键词:无公害栽培

杨丽丽

摘 要 新时期,我国农业产业发展水平的提升对水稻的有效栽培产生了积极的影响。实践中,为了保持水稻良好栽培状况,降低与之相关的安全问题发生率,则需要考虑无公害优质水稻栽培研究,将相应的研究工作落实到位。基于此,结合无公害优质水稻栽培展开论述,以便为其有效栽培提供保障,增加水稻栽培过程中的技术优势。

关键词 无公害;优质水稻;栽培

中图分类号:S511 文献标志码:B DOI:10.19415/j.cnki.1673-890x.2018.27.011

注重无公害优质水稻栽培研究,有利于提升其栽培方面的技术水平,并满足优质水稻安全食用方面的实际要求。因此,需要根据我国现代农业的发展要求及当前的形势变化,积极开展无公害优质水稻栽培研究工作,确保其栽培效果及状况良好性,从而为这类水稻的有效推广打下坚实的基础,促进我国现代农业的更好发展。

1 无公害优质水稻栽培研究的价值

为了将无公害优质水稻栽培研究工作落实到位,确保其栽培研究状况的良好性,则需要对其栽培研究的价值有所了解。具体表现为:1)注重无公害优质水稻栽培研究,可为优质水稻的安全食用提供保障,避免对人体的健康状况产生不利影响。2)注重无公害优质水稻栽培研究,可保持这类水稻栽培过程中良好的技术含量,降低我国粮食安全生产风险的同时可为现代农业发展带来更多的积极促进作用。3)注重无公害优质水稻栽培研究,可降低优质水稻栽培过程中的污染问题发生率,避免对相关农业生产活动开展产生威胁,并使水稻的栽培水平在长期的实践过程中可逐渐提升。因此,需要在实践中针对性地开展无公害优质水稻栽培研究工作,确保其栽培作业开展有效性[1]。

2 无公害优质水稻栽培的学科基础

无公害研究是目前学科边缘交叉的横向的一个公关项目,其学科基础仍然是数据环境科学的病生理学和毒生理学[2]。实践中,因无公害优质水稻栽培研究工作开展中会涉及自由基理论和环境容量学,且这些理论会作用于作物生长的环境机制,因此,环境的绝对无公害是不存在的,只能按照环境容量的定义与理论来进行无公害的描述。在此背景下,在无公害优质水稻栽培研究工作中,为了达到应用价值大的研究成果,则需要注重病生理学、毒生理学等学科的配合使用,提升无公害优质水稻栽培研究水平的同时增加其推广过程中的竞争优势。

3 无公害优质水稻栽培研究要点分析

为了使无公害优质水稻栽培研究工作开展能够达到预期效果,则需要明确其研究要点,落实好相应的分析工作予以应对。

3.1 研究中的立足点

基于无公害优质水稻栽培的研究工作,主要是立足于净化土壤、控源保土、不施合成的化学剧毒农药、少施化肥,来进行植物保护观点的平衡。同时在生理生态的复合效应上来进行草虫病害的防治。同时,在这类水稻栽培研究中,通过对无公害内涵的分析,需要通过对农药残留、有毒物质的含量、大气污染等要素的充分考虑,有效开展无公害优质水稻研究工作,促使最终得到的相关研究成果有着良好的应用价值。

3.2 品种方面的研究

在无公害优质水稻栽培研究过程中,需要充分考虑其品种的合理选择及使用并进行相应的研究。在此期间,应做到:1)选育抗杂草、螟虫、稻瘟病水稻品种,且在无公害理论的支持下,针对性地进行相应的栽培工作,使最终得到的水稻有着良好的性能,给予无公害优质水稻栽培水平提升相应的保障。2)用分子生物技术将稗子的DNA转移到水稻中,实现对良好水稻品系的有效培育。例如,菰的DNA已经进入了水稻,培育出了通35这个新品种[3]。实践中由于这类水稻品种的多抗性能良好,使得其可以进行大面积的推广使用,一定程度上为无公害优质水稻的科学栽培及生产水平提升带来了保障作用。

3.3 病虫害方面的研究

在无公害优质水稻栽培研究工作的过程中,为了使其在防病虫害方面有着良好的应用优势,则需要落实好这类水稻在病虫害方面的研究工作。具体表现为:1)在应对水稻病虫害问题的过程中,重视频振式杀虫灯使用,实现对优质水稻生长中病害虫问题的有效应对。2)无公害优质水稻病虫害研究中通过对瑞香素的科学使用,有利于提升稻瘟病防治水平,使得水稻栽培过程中有着良好的病虫害防治效果。3)通过对无公害优质水稻栽培要求的考虑,若能注重其物理防治与生物防治措施的配合使用,即在机械设备、光等要素的作用下进行病虫害防治,也能保持水稻良好的栽培状况,促使其栽培水平得以不断提升。

4 提升无公害优质水稻栽培研究水平的相关措施

1)加大理论研究力度,落实好实践分析工作。为了使无公害优质水稻栽培研究水平逐渐提升,得到理想的研究成果,则需要在实践中充分考虑专业理论知识、丰富实践经验等要素,加大无公害優质水稻栽培方面的理论研究力度。同时,应落实好无公害优质水稻栽培方面的实践分析工作,处理好其栽培过程中可能存在的细节问题,从而满足这类水稻推广方面的实际要求。

2)重视专业人才培养,建立高效的人才培养机制并实施到位。在提升无公害优质水稻栽培研究水平的过程中,为了满足其在人才方面的实际需求,则需要重视与之相关的专业人才培养,且在有效的培养工作支持下,提高无公害优质水稻栽培方面的人才质量,进而提升其人才培养水平。与此同时,为了增强无公害优质水稻栽培研究中的人才培养效果,则需要通过对创新理念的合理运用,建立高效的人才培养机制并实施到位,给予该水稻栽培研究工作的有效开展相应的支持,从而提升其研究水平。除此之外,在对无公害优质水稻栽培研究中所需的专业人才进行培养时,应充分考虑与时俱进的发展要求,使得其人才培养工作开展更具合理性,给予这类水稻栽培研究水平提升可靠保障[4]。

5 结语

做好无公害优质水稻栽培研究工作,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可使这类水稻栽培更具科学性,为其相关的生产计划有效实施提供保障。因此,未来开展水稻栽培方面的研究工作时,应关注无公害米水稻栽培,并对其栽培效果进行有效评估,使得优质水稻的经济价值得以不断提升。在此基础上,有利于增加我国在米水稻栽培方面的竞争优势。

参考文献:

[1] 李弘鑫.无公害优质水稻栽培技术推广探讨[J].农业开发与装备,2018(4):178,189.

[2] 韩凤梅.试析无公害优质水稻栽培技术的推广[J].农民致富之友,2018(4):166.

[3] 段云慧,赵乾希.无公害优质水稻的高产栽培技术[J].中国农业信息,2013(21):43.

[4] 侯亮.高产栽培无公害优质水稻技术[J].农民致富之友,2015(9):69.

(责任编辑:刘昀)

猜你喜欢

无公害栽培
母 校
草莓的立体栽培
不同培养料栽培金福菇对比试验
鸡腿菇高产栽培技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