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学生发展核心素养对农村初中教育提出新要求

2018-01-03董良军

中学课程辅导·教师通讯 2017年20期
关键词:农村学校素质教育核心素养

董良军

【内容摘要】培养学生“核心素养”的教育理念对当今教育有着重大意义,本文对学生发展核心素养对农村教育提出的要求这一问题作出探析。

【关键词】学生 核心素养 农村学校 素质教育

引言

随着21世纪科技与文化的发展,越来越多的新兴教学理念涌入到世纪的教学中,学生核心素养理念要求培养全面发展的人,提高学生的各项素质,对于当今的教学有着较大的意义,然而,促进学生发展核心素养却并不是易事,它对于广大农村地区提出了新的要求。

一、 学生发展核心素养对学校提出的要求

旧有的教育模式下,学校对于学生的培养往往倾向于应试方面,而忽略了真正能够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帮助学生立足社会的各个方面,也就是忽略了学生核心素养的发展。

教育理念相对落后的学校至今大小科界定明确,考试中所占分值较高的学科,比如,语文、数学、外语,会受到课程表的格外青睐,而作为考试中占有分数较少,或是不考的学科就只能“靠边站”,很多学校的心理课、美术课、音乐课等“小科”课程排课量极少,即便排了课,也常常被“主科”课程占用。促进学生发展核心素养旨在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要求学校在作出综合全面的培养计划,并且落实好这些计划,课程的质量要好,方式要与时俱进的调动各方面因素,让学生真正的能够在课堂上学有所得。另外,课程的设置上也应该更加丰富和灵活,开设相应的选修课,以满足学生的个性需求。

二、 学生发展核心素养对教学模式提出的要求

传统的教学模式,往往就是采用单一的教师讲,学生听的模式,这样的课堂里,教师是教学活动的主体,学生的作用发挥不出来,不仅对知识与技能领悟的慢,学生的创造性也或被极大的遏制。促进学生发展核心素养就要求,让学生成为教学活动的主体,而教师转变为课堂的引导者,在课堂上,教师引导、组织学生进行学习方面的探索,以启发式的方式让学生进行思考而不是单纯的记忆,促进学生发展核心素养的理念下,可采用的授课法极为丰富,不再单一的限于讲授法一种,谈话法、讨论法、实验法等方法不仅使学生更好的投入到学习中来,还可以有效的提升学生的表达能力以及动手能力,促进学生综合素质的发展,另外,学生在课堂上探索实践的过程也是自我表现的过程,这有利于学生自信心的树立,完善学生的人格。旧的课程上,强调教师的权威地位,不仅压制学生的创造力,也使得师生之间出现诸多的矛盾,对于学生的成长起到极大的反作用,学生发展核心素养要求师生之间相处要平等,无论是在课上的学习过程,还是在课下的交流过程中,平等和谐的关系可以最大限度的开发学生潜能,帮助学生成长。

三、 学生发展核心素养对学习方法的要求

21世纪是终身学习的时代,引导学生“学会学习”要比教会学生某些知识来的重要的多,想要引导学生学会学习,首要的就是要引导学生建立学习兴趣,教师要充分调动各方面的积极因素,引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和学习兴趣。

学习的方法十分的重要,旧模式下“填鸭式”的学习模式有着较大的弊端,学生发展核心素养理念要求教师引导学生进行有效的自主学习,让学生在主动的探究中成长,教师还可以充分的调动学生的能动性,引导学生合作学习,这不仅可以使学生在相互学习,精诚合作中获得更多的知识与技能,还可以让学生在友谊中成长,学会合作,完善人格。

四、 学生发展核心素养对校园文化提出的要求

良好的校园文化可以促进学生核心素养的发展,农村学校校园文化的丰富需要从物质文化与精神文化两个方面着手。

精神文明的建设,可以通过主题班会、“每日一帮”等形式展开,对于学生进行积极的思想引导,提高学生的德育,也可以通过展示与比拼来进行,让学生在风采的飞扬中感受时代的精神,在拼搏与进取中成就自信与气魄,将德育与智育相结合,以文艺、体育的外衣包裹积极向上的思想主题,让学生在潜移默化中不断成长。

就物质文化而言,首要的就是要保持校园环境的整洁,农村学校的规模一般较小,设施也相对落后,然而,许多农村学校在师生的共同努力下,依舊营造了较好的环境,不仅整洁干净,而且清新怡人,四季景色各有特色。部分学校还讲物质文明与精神文明作出了较好的融合,在校园里建立了“读书角”、“文化走廊”等设施,让小小的校园成为学生展现风采的舞台,也起到了用有形的物质形式铭刻学生无形的精神成长的作用。

五、 学生发展核心素养对学生的评价体系提出的要求

传统的教学中,对于学生的评价往往只局限于学习成绩的单一方面,而立足于学生的全面发展考虑,对于学生的评价必须要更加全面,将学生的德、智、体、美、劳各个方面的表现都列入进来,全面的看待学生,找到学生的亮点,鼓励学生相互学习。

对于学生的评价方式也不应只局限于考试,应结合对于学生日常的行为观察、成长日记等形式,丰富评价的样式。在日常的相处中,教师对于学生的表扬与批评本身也是一种无形的评价,教师应多鼓励,少贬低,这有利于学生人格的完善,并且可以规避一些易于出现偏差行为的学生失去改正的信心,最终走向自暴自弃。

结束语

促进学生核心素养的提高,需要从多方面入手,对于广大农村地区的学校来说还有很长远的路要走,首要的就是要立足长远,从学生长远的发展角度出发,不断改进课程,丰富学生课余活动,优化校园环境,引导学生自主学习,学会学习,成为符合时代发展和社会需求的终身学习者。

【参考文献】

[1] 林崇德.《21世纪学生发展核心素养研究》[J].教育科学论坛, 2016(20):63-64.

[2] 林崇德.学生发展核心素养:面向未来应该培养怎样的人?[J].中国教育学刊, 2016(6):1-2.

(作者单位:江苏省宿迁市宿城区蔡集初中)endprint

猜你喜欢

农村学校素质教育核心素养
浅谈农村学校的班主任工作
小班额背景下学生作业批改方式的研究
“1+1”微群阅读
向着“人”的方向迈进
核心素养:语文深度课改的靶向
浅谈农村学校管理艺术
论美育中的音乐教育与素质教育中的音乐教育
如何有效渗透素质教育理念
关注基础教育阶段中的素质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