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白袍小将薛仁贵

2018-01-03曲昌春

民间故事选刊·下 2018年1期
关键词:薛仁贵白袍李治

曲昌春

薛仁贵成名那年,31岁。

贞观十九年,李世民发动远征高句丽之战,平民薛仁贵主动找到将军张士贵请战,于是,平民薛仁贵变成士兵薛仁贵。

从军之前,薛仁贵已经穷困潦倒。尽管他是北魏名将薛安都的后人,但到他父亲那一辈,家里的日子已经很困窘,到了他这一辈,日子更加惨淡。

百无聊赖的薛仁贵,成天琢磨着如何改变自己的命运,他甚至想到搬迁祖坟,给自己转运。这时,妻子说了一句話:“皇上将要远征高句丽,你有一身的本领,为什么不去从军?”

一语惊醒梦中人。

薛仁贵从军之后,跟随大军来到辽东,不久,就在一场遭遇战中一战成名。

大军前往安市城的途中,郎将刘君昂遭到一股高句丽士兵袭击,情况万分紧急。这时,救世主出现了,是一个叫做薛仁贵的小兵。只见他手握长戟,纵马直前,冲着领头的敌将直撞过去,手起戟落,斩敌将于马下。

薛仁贵抬手割下敌将的首级,挂到战马脖子上,然后拨马向高句丽士兵冲过去,一下子吓破了敌兵的胆。高句丽兵能跑的都跑了,不能跑的都降了,小兵薛仁贵手刃敌将,救出本方郎将,一战成名。

几天后,薛仁贵这个名字传遍整个远征大军。

贞观十九年六月二十二日,唐军向高句丽军发起总攻,天公不作美,电闪雷鸣,雷雨交加。

对于薛仁贵来说,这一生都要感谢这场雷阵雨。

为了让自己引起皇帝李世民的注意,薛仁贵偷偷换了一身白衣服。冲锋号角吹响之后,在电闪雷鸣的雷阵雨中,白衣白袍的薛仁贵,手持长戟,腰背良弓,大声呼号,向高句丽阵营杀去。

薛仁贵长戟挥舞,势不可挡,所到之处,敌兵纷纷退去,他一个人居然打开一个缺口,身后的唐军跟随着呼啸而上。

漫天风雨中,一个白衣白袍的人,挥舞着长戟,多么好的一道风景。

风景被很多人看在眼里,其中包括御驾亲征的李世民。

白袍小将是谁?有人告诉李世民,这个人叫薛礼,别名薛仁贵。

李世民将薛仁贵这个名字记在心里。

战后,李世民召见薛仁贵,火线提拔他为游击将军,品级从五品,相当于副局级。

雨前,薛仁贵还是小兵;雨后,薛小兵不再是薛小兵,而是薛将军。

班师回朝路上,李世民又跟薛仁贵说了一句话,这句话让薛仁贵感动得泪流满面。

李世民语重心长地说:“我手下的将领们都年迈了,我一直在寻找能够替代他们的人。这次远征,得到辽东,并不让我欣慰;让我最欣慰的是,得到了你。”

一辈子,一句话,足矣。

在李世民的安排下,薛仁贵留在长安,担任右领军郎将。九年后,他又用自己的行动,赢得新皇帝李治的心。

永徽五年闰五月三日夜,大雨倾盆,山洪暴发,凶猛的洪水涌向万年宫的玄武门。一时间,守门士兵四处逃生,薛仁贵定在原地,没有走。

皇帝李治正在万年宫的寝宫中熟睡。

薛仁贵大喝一声:“哪有天子遭难,皇家卫士怕死,四散逃窜的?”

薛仁贵奋力登上玄武门上的横梁,扯着嗓子向皇帝呼号报警。熟睡的李治被惊醒,慌忙跑到地势高处。就在李治转移后不久,他的寝宫即被淹没。

事后,李治派人对薛仁贵说了一句话:“赖得卿呼,方免沦溺,始知有忠臣也。”

一句话,没有你,皇帝就到水里喂王八了。

为了表示对薛仁贵的感谢,李治钦赐薛仁贵御马一匹,并表示,从此之后,卿就是朕的宝马良驹。

猜你喜欢

薛仁贵白袍李治
勿让“白袍点墨”——确保早节纯洁
白袍将军
薛仁贵战场成名
薛仁贵战场成名
幽默字条救名医
毛泽东的纸条让他躲过一劫
毛泽东的纸条让他躲过一劫
谨防“白袍点墨”
雀撒火种攻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