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晏殊退考

2018-01-03唐效英

民间故事选刊·下 2018年1期
关键词:晏殊指点前辈

唐效英

晏殊从小聪明好学,5岁就开始创作诗文。宋景德元年(1004年),14岁的晏殊从江西赶往京城入殿参加考试,虽然他年纪小,但写过很多文章,拜见过很多著名学者。考试开始后,他一看题目是写一篇关于“仁治”的文章,就不禁皱起了眉。

晏殊曾经写过这个主题的文章,而且还得到过好几个前辈的指点和赞赏,所以他觉得自己此刻写这篇文章对别人非常不公平,就放下笔举起了牌子。皇帝身边的监考官连忙走过去问他有什么事,晏殊说:“这篇文章我已经写过了,而且还得到过很多前辈的指点和帮助,为了维护公平,我决定退出这场考试。”说着,站起来就想离开。监考官一看这架势可急了,连忙拦住他说:“你写过这篇文章不是更好吗?那是你的运气呀,你现在要退出考试多可惜呀!”

但是晏殊却不同意监考官的话,他坚持要退场,监考官见他如此坚持,无奈之下只能跑去向皇帝报告了这件事。皇帝听后非常震驚,他没想到世界上还有这么诚实的人,就当即出了另外一道题给他,并嘱咐监考官说:“这是我临时出的题,你交给他答,就算他以前写过也要考!”

监考官连忙把题送到晏殊面前,晏殊一看是新题,这才开始考试,而别人都已经写了小半篇文章了,不过哪怕如此,晏殊依旧高中进士。他的真诚和才华让皇帝十分赞赏,授晏殊为秘书省正事,并留于秘阁读书深造。此后晏殊勤奋学习,三年后也就是在17岁那年,晏殊就担任了太常寺奉礼郎,后来还成为北宋的一代名相。

猜你喜欢

晏殊指点前辈
豆豆的指点
他们为黄埔前辈画像
不要指点别人的人生
扩宽眼光才能认知更多 拜访南沙区前辈发烧李
青年志 三位青年“创业史”——心思始终“钉”在超越前辈
晏殊《完溪沙》
名画家的聊天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