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初中语文教学中作文素材的选取技巧分析

2018-01-02宋强

散文百家·下旬刊 2017年10期
关键词:作文素材初中语文

宋强

摘 要:语文逐渐成为了生活中重要的交际工具,在实际生活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更是人类五千年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学习语文既是适应新课程改革目标的需要,也是现代公民的必备能力。在新课程的标准上,有明确的规定:九年义务教育阶段的语文课程,必须面向全体学生,使学生获得基本的语文素养。作文是语文的重点和难点,也是广大学生较为头痛的一部分。不可置否,作文长期以来一直是语文教学领域中最沉重的话题之。目前,数不胜数的考生因为有好好审题,严重导致了文章偏题或跑题,往往丢失了许多分。作为一名教师,我深感痛心。因此,在语文的教学过程中,作文越来越受语文教师的重视。初中时期是学生的启蒙阶段,是学生学好作文,为写作打下坚实基础的最佳时间。在此,本人结合多年来语文的教学经验,针对初中生如何从周围生活中提炼初中语文作文素材,如何写好语文作文进行研究和探讨。

关键词:初中语文;作文素材;选取技巧

一、从周围生活中选取初中语文作文素

叶圣陶先生曾经说过:“生活如泉源,文章犹如溪水,泉源丰富而不竭,溪水自然活泼地流个不歇”。这就告诉我们作文的素材问题。生活是作文的源头,初中生作文的思想、观点、感情及一切材料都来自现实生活。如果学生生活丰富,接触的事物多,见识广,视野开阔,感受就会深刻,写起作文来就会左右逢源,触类旁通。初中生的生活内容极为丰富多彩。

在学校里,有多种多样的活动,如学习、文体、课余兴趣等活动;在家里,有生活、家务等各种形式活动;在社会上,正逢盛世,气象万千,繁荣的市场经济,奇异的家乡变化等,这些都充满着时代特色的新鲜材料,要丰富学生的写作材料,必须借于对周围事物的仔细观察。把自己的所见所闻、所思所悟,随时记录下来,因为作文教学不光培养学生的写作能力,还要培养学生观察事物和分析事物的能力。观察是说话的前提,是思维的基础,没有细致的观察,学生是不能把话说清楚,把文章写具体的。

老师要有目的的、有计划地引导学生留心观察生活,接触社会,接触自然,用自己的眼睛留心观察周围的人、事和景物,用耳朵听取大众语言,听取生活中种种声响,用心去感受生活脉搏,训练学生通过多种感官认识世界,从客观世界中摄取多种营养,不断充实,丰富知识,陶冶情操。这从根本上说,就是让学生捕捉素材,开启学生的写作源泉。中学生“无意注意”占主导地位,智能发展还处于低级阶段,意志的内控力弱,我们要根据中学生的特点,先指导定向观察,激发学生主动参与并创造性表达的欲望。要注意从学生实际出发,开展丰富多彩的第二课堂活动,如组织学生参加演讲比赛,鼓励学生写日记、读后感等,让他们在实践中尝到写作的乐趣。在班级中定期举行信息交流会,让学生将个人收集的材料、写的感受进行交流,以扩充活动效果,使每个个体都能获得全体的信息量,从而使他们感受到“处处留心皆文章”,写出了生活气息浓厚、描写细致、富有真实感的习作来。这时老师需要写下醒目赞语,当众宣读,表示赞赏,激发学生对留心观察的深层的兴趣,促进乐写不疲的内驱力。在此基础上,老师还要引导学生把目光投向广阔的生活天地,随时留心观察日常生活中有意义的、有趣的事物。学生一旦养成了随机留心观察的习惯,他们捕捉生活素材的能力就会不断增强,从而头脑里的材料越来越丰富,写作时便会文思泉涌,得心應手。

二、初中语文作文的教学方法

1.仔细审题,抓住材料中的关键词,这些关键词往往就是文章的主题,分析文章的中心思想。对材料进行引申。找出关键词后引申扩展题目所给的材料。可以联系到生活、学习、社会等方面,如此引申,既丰富了文章内容,也让学生有话可写。当然,也存在一些文章的关键词比较隐蔽,并不突出,学生不太容易找到,这就需要学生对材料进行分析与总结了。

2.对材料全方位多角度进行思考。学生必须学会全面理解分析一段材料,对此,教师需要在平时的课堂上对学生进行一定的训练。通常,一段材料想要表达的内容较多,蕴含的思想也不止一个,考生也不可能面面俱到,从多方面进行阐述,否则,这样的文章一定是松散而又结构混乱的。因此,在材料的众多内容中,学生要着手从其中一个侧面,根据自己所擅长的的内容撰写作文。

3.学生在写文章时要联系社会实际问题。大家也都看得到,近几年来,中考作文越来越关注社会上的热点问题,也逐渐成为了中考作文的发展趋势。因此,学生在平时要关注社会上的问题,可以将其作为文章的素材,在写作文时能够灵活运用一些典型案例,并对其进行深刻地剖析。如此则需要考生在平时关注新闻热点,同时注重积累,写作文是善于灵活运用。

4.培养学生对语文的学习兴趣。语文教学过程中,教师应不断引进新时代思想,转变并完善当前语文的的教学方法。善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避免学生对写作产生畏惧,甚至是恐惧心理。爱因斯坦曾说过“兴趣是最好的老师,真正有价值的东西,并非仅仅从责任感产生,而是从对客观事物的爱与热忱中产生的”。古人有云: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有了对写作的热情,自然不会对写作产生倦怠感。写作文自然是小菜一碟,轻而易举。

我们平时要注重培养学生积累写作素材的能力。只有让学生积累了丰富的材料,动笔时才能“下笔如有神”。学生才会不怕作文,爱写作文,会写作文,才能从中体验到成功的喜悦,“无米之炊”的问题也才能从根本上得到解决。

参考文献:

[1]肖传武.谈开展初中生“生活化作文”教学的几点体会[J].当代教育论坛.2010(30):89-90.

[2]吉艳琴.作文素材源于生活[J中国教育研究论丛,2005(5).

[3]田贵新.初中语文作文教学策略探讨[J].科技创新导报,2014(4).

猜你喜欢

作文素材初中语文
如何打造初中语文高效课堂
如何指导高中学生积累与内化作文素材
培根固本,引导学生积累作文素材
浅谈农村小学语文教学中作文素材的积累
浅析高中作文素材的积累与整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