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网络环境下的高校思政教育创新

2018-01-02张新薇

散文百家·下旬刊 2017年10期
关键词:网络环境思政教育高校

张新薇

摘 要:随着信息化时代的到来,网络技术被广泛应用在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尤其是移动网络的推广,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着社会的生产生活。在这种环境下,如何利用网络技术创新思政教育,已经成为高校教育改革的重中之重。本文就对网络环境下的高校思政教育创新进行分析和探究。

关键词:网络环境;高校;思政教育;创新

教育教学的最终目的是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与综合素质,而不能只围绕学生的学习成绩进行教育工作。在信息技术快速发展的形勢下,社会对人才的素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学生要具备良好的思政面貌、健康的心理和专业的理论知识[1]。信息网络技术的普及为高校思政教育带来了契机,然而难以控制不良信息的局面也越来越明显,所以加强网络环境下的高效思政教育创新至关重要。

一、转变教育理念

在信息化社会背景下,网络技术在高校教育中的应用越来越广泛,而高校要想创新思政教育,必须要积极转变思政教育理念,达到预期的教育效果。网络作为相对民主和开放的平台,教育工作者开展思政教育活动时,应该树立开放、包容、民主的德育观念,充分发挥网络的作用,有效打破地域意识限制,进一步拓展思政教育面。同时教育工作者需要积极调动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引导学生形成科学和正确的价值理念,提高学生处理、分析、搜集网络信息的能力,使学生能抵制不良信息的诱惑,将科学的思想认知落实到具体的行动中。

二、优化教育内容

网络信息资源丰富且全面,传播和更新速度快、形式多样、内容丰富,涵盖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如何利用网络资源创新思政教育内容,加快思政教育改革,已经成为重要的研究课题。教育工作者实施思政教育工作时,应该充分利用网络获取最新的资讯信息,对思政教育内容加以补充,借助录音、图像、文字等形式加以呈现,加快教育资源的数字化发展[2]。同时教育工作者要加强学生的网络心理教育,这是因为网络中涉及不同的行为方式、价值观念、文化传统,鱼目混杂,极易让学生产生“网络心理障碍”,如理想信念密室、是非标准模糊等。另外,高校应该开设网络心理咨询服务和心理教育课程,对网络心理知识加以普及,根据学生的心理变化有针对性进行心理教育,使学生具备良好的网络法制意识及网络心理,形成正确的网络观,强化自我约束和保护能力。

三、创新教育方法

传统的思政教育多是采用单向灌输的方式,以教师为中心,学生只能被动学习,这种方式不能发挥学生的能动性和主体性,而网络技术的应用能改变传统的教育方式,满足实际教育需求,增强学生的民主意识,开阔学生视野。高校在网络环境下创新思政教育时,应该以学生具体情况和思政教育内容为依据,采取灵活性和针对性强的教学方式,提高教学效果,实现双向探究式教学。一方面,教育工作者可以利用微博、微信和QQ等平台,与学生进行自由平等的互动、对话,发挥网络的隐匿性能,鼓励学生积极表达自身的看法与意见,对学生的心理状态、学习情况进行及时了解和引导,实现师生的共同发展。同时教育工作者要利用校园网构建思政论坛,引导学生参与论坛互动,主动学习与下载思政资料,拓宽思政教育的范围[3]。另一方面,教育工作者要从思想层面注重思政教育内容的数字化建设,对网络思政资源进行精心选择,制作成丰富多样的课件,如PPT、视音频等,有效刺激学生的认知感官,保证教育活动的形象性、直观性。

四、加强学生道德教育

为实现学生身心的健康发展,高校应该加强学生的道德与法制教育,让学生明确自身在网络中的语言责任,对自己的上网行为加以规范,以免出现违法乱纪行情况。有些学生不能有效抵制网络的诱惑,网恋和网络游戏等虚拟的东西会占据学生的大量空间,使学生荒废正经学业,所以教育工作者需要正确引导学生,如增加课外活动、对网络负面影响进行介绍等,让学生没有多余时间沉迷网络,促进学生身心的健康成长。

五、创新教育平台

高校在网络环境下进行思政教育时,可以构建思政教育的新平台,对网络空间加以拓展,适当延伸网络媒体的思政教育功能,具体要做到两点:一是强化重点网络媒体建设。媒体的发展与主流思想文化的发展有着直接关系,这就需要高校加强重点网络媒体建设,对其思政教育功能进行拓展,准确把握网络舆论的主导权。当前我国政府网站是重点媒体和主流媒体,所以政府可借助多种媒体对网络舆论进行引导,及时传播政府的执政理念、政策和制度等;同时私营商业网站承担着传播主流思想的责任,因此高校要合理运用主流媒体的教育功能,构建完善和系统的思政教育平台。二是强化思政教育网站建设。高校应按照寓教于乐、形式多样、内容丰富等原则进行思政教育,激发学生的兴趣,使学生在愉悦宽松的环境下学习思政知识;或者是借助各地丰富的红色文化资源来创建红色专题网站,鼓励学生通过网站的浏览来感知、认识历史,唤醒学生的爱国精神、民族情怀,树立崇高的理想,最大限度发挥出网站思政教育的功能。

网络技术的发展为高校思政教育工作带来了极大的便利,成为师生学习的重要助力,能有效突破时空的局限,获得更加全面丰富的信息内容。但由于网络环境相对复杂,很多不良信息腐蚀人们思想,导致一些青少年的价值观、人生观发生扭曲,所以加强思政教育的创新刻不容缓。本文从思政教育理念、内容、方法、平台的创新以及学生道德建设等方面进行分析,以便为高校思政教育的创新提供参考依据。

参考文献:

[1]安中吉.网络环境下的高校思政教育创新要素分析[J].西部素质教育,2017,3(11):59.

[2]李默冉.网络环境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创新[J].牡丹江教育学院学报,2015,(09):60-61.

[3]李永乐.网络环境下高校思政工作创新策略与实践路径[J].衡水学院学报,2015,17(04):93-96.

猜你喜欢

网络环境思政教育高校
浅析新形势下的高校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与思政教育的融合
论微信对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影响与对策
网络环境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创新路径探讨
网络环境下的大学生道德与法治教育浅析
中日高校本科生导师制的比较
网络环境下的商务英语课程资源库的建设研究
网络视域下初中作文教学初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