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高中物理教师“课堂观察”技能的实践研究

2018-01-02吴文肖

物理通报 2018年1期
关键词:课堂观察平均分实验班

吴文肖

(遵义市第三中学 贵州 遵义 563000)

高中物理教师“课堂观察”技能的实践研究

吴文肖

(遵义市第三中学 贵州 遵义 563000)

作为教育生态环境的一项评价机制,课堂观察除了可以用来反馈学生真实学习境况,也能作为桥梁来评估教师专业技能.结合笔者课堂观察的实践体会,通过实施学校式调查问卷,对比、分析学生期末成绩及教师满意度平均分,归纳提炼课堂观察对教师专业培养的有效性影响,为今后高中物理教师的学科专业发展可提供了一定的参考.

课堂观察 专业技能 平均分 满意度 信度

传统对课堂观察的认识,主要是一种建立于教学行为的基础,对听评课的有效汇总和升华,应该来说,是起到较大的促进作用的.但是,随着现代高科学技术的交互运用,对课堂观察科学概念或定义的认识有了较大的拓展,课堂观察俨然不再是单一的教学互动,更是一种深刻纳入教育学、心理学的教学理论.教师有效利用课堂观察来进行教学敦促、教学改进或教学反思,既是对自身专业技能发展渴望的满足,也是对教师素养的内在升华,那么在当代教育教学实践中,课堂观察对教师专业发展的有效促进到底怎么样?特别的,在新教师的专业培训中,课堂观察应该侧重于哪些层面能力的发展,都是值得我们思索的问题.

1 课堂观察研究对象及方法工具

在整个课堂观察的对照性研究中,在我校高一、高二、高三这3个年级开展“追踪式”调查.整个课堂观察形成4个调查小组(每个小组两名观察成员),4个小组均在相关时间抽样出自己的观察班级.譬如笔者与其中某一教师跟踪观察高一年级重点班级调查.在后期汇集的5个班级,历经3年的调查记录中,发下调查问卷600份,回收535份.其中观察组中3位教师因为选取的目标班级因学校人事调动、分班、学生毕业等原因,前后测班级不同,不具有对比性,故没有统计.

问卷的题项设置来源于对教师教学技能方面的综合素养的需求,客观符合了教师未来发展的专业规划.在具体调查统计中,针对教师教学技能考查的语言能力、教态特点、教学问题的有效性、课后作业的目的性等17个组合问题(表1),开展满意度上的五点评价法(完全符合、基本符合、说不清楚、基本不符合、完全不符合).

表1 问卷中教师技能考查项目

2 课堂观察教师专业技能表调查结果分析

2.1 在校普通班与实验班成绩比较

下面以学生在前后测(Ⅰ,Ⅱ)中成绩来初步评估教师甲、乙(其中教师甲对应于普通班,教师乙对应于实验班)课堂观察中专业技能的提高.利用Excel软件自带的AVERAGE函数及COUNTIF,COUNT函数计算平均分数及及格率.

对于教师甲,平均分为

SⅠ=AVERAGE(D4,D68)≈46.64

SⅡ=AVERAGE(E4,E68)≈66.26

及格率

对于教师乙,平均分为

及格率

由上可知,教师甲、乙技能提高在期末成绩上的表现都具有一定的特点.普通班与实验班期末成绩统计表如表2所示.横向比较,普通班教师甲前后测期末平均分有19.62分的差距,提升幅度达42%,其及格率也有了显著性上浮,上升区间达15.8%.而对于实验班,Ⅰ,Ⅱ测平均分也有一定程度涨幅,跨度略不明显仅为2.14分,及格率上的涨幅也存在一定的疲态.纵向比较,无论是普通班还是实验班,践行课堂观察,都是收益颇大的,在中学开展教师规范性课堂观察,对学生的养成性学习应该来说是由有一定的裨益.但是由于课堂观察更多是响应新课改理念,照顾大多数学生,对班级优秀生的遴选作用显得不明显,不能针对性地拓宽班级中上层学生的学习深度,这也是课堂观察在中学实践课堂中需要注意和强化的地方.

表2 普通—实验班期末成绩分析表

Ⅰ,Ⅱ测试ωⅠωⅡΔωΔωωⅠω′Ⅰω′ⅡΔω′Δω′ω′Ⅰ及格率46.4553.847.390.15851.7953.571.780.034

2.2 课堂观察问卷教师教学技能满意度统计分析

教师专业技能的规范化提高,除了通过教学成绩的有效佐证,学生对教师的客观评价,更能反映教师在观察过程中是否得到了点对点的提高,教师教学技能是否得到了全面发展.下面笔者进行了本次问卷选项统计分析,如表3所示.

表3 学生问卷教师教学技能满意度平均分数统计

为了更清楚反映课堂观察调查问卷中反馈学生对教师专业技能的客观情况,将原始数据进一步处理,绘制出学生对教师专业技能发展平均分的Ⅰ,Ⅱ测对比图.如图1所示可以很清楚了解在每项教师技能上,学生对教师满意度的分布情况.

图1 问卷Ⅰ,Ⅱ测满意度对比曲线

结合表3及图1所示的数据信息,在整个调查问卷中,即使个别技能的完善鉴于课堂观察目标全能性的考查,出现小回落现象,但是学生对教师各方面专业技能的进步认可度是认可的.前后测过程中,针对教师专业技能达到学生满意度——“基本符合”以上所打的平均分,都有着明晰的攀升态势,而且在具体某项技能的提高更是有着显著性提高,实现了质的飞跃.譬如问卷中的1,6,10,12,14等技能点上,都有着近平均16个百分点.整个Ⅰ,Ⅱ测中其总平均分更是从61.93分提升大约十个百分点.其整个调查问卷的平均分统计如图2所示.

图2 Ⅰ,Ⅱ测总平均分

2.3 基于SPSS软件分析下的问卷平均分数据信度

针对调查问卷中平均分数据信度分析.如图3所示,案例的有效数为17,数据差异性SPSS大小为0.758.相对来说能较好地反映调查的有效性.在考虑到调查的容量(或范围)、方法差异性、以及时间长短的影响上,本次课堂观察的研究调查分析是值得借鉴的,能较为真实地反馈教师践行课堂教学的能力变化.

图3 教师技能平均分数据信度分析

3 结论

在现行教师的继续教育或新教师培训中,开展这类科学方法的践行和评价是符合教师教育事业发展轨迹和需求的.课堂观察的Ⅰ,Ⅱ测分析表明,课堂观察对教师专业技能的全面性培养具有积极性、可塑性及选择性.必须承认,在教师专业提升的整个阶段,课堂观察在具体的某些专业能力上有突出的正面效果,譬如教师语言、形态、课堂管理等的提高尤为显著.因此在教师专业发展的外显行为中,是可以力行实施课堂观察的培养机制的,这一类教育品质的沉淀是可以通过机械行为反复模仿、训练获取的,而对诸如教学信念的革新、教学机智或教学策略的习得,则需要教育者如智者的顿悟,和时间长河的洗涤沉淀,这一类教学精髓是难以在实践课堂中收效显著的.

课堂观察应该是活的诊断机制,作为观察对象,应该找出自己的不足,有欠缺的方面,才能及时有效提高.针对不同的教育对象(普通班或实验班)更是需要及时调整观察点,才能与教育环境创造和谐局面.课堂观察历练注定是一个双赢过程,只有经过这样的一种交流,一个教师才能从同伴那里获得有价值的信息、经验甚至比较成熟的模式,少走弯路,获得快速发展[1].在传统的听评课过程中,更是需要根据教师个人特色,选择不同的提高点,实现其培养的高效作用.

1 付黎黎.听评课:指向合作的课堂观察.管理与评价,2012(2):63~65

2017-03-08)

猜你喜欢

课堂观察平均分实验班
山西农大乡村振兴“双创”实验班开班
实验班以情促教教学策略谈
这样做合理吗
教你学会平均分
高校大类招生模式按实验班/基地班招生
卓越司法人才培养实验班的小样本考察(2014-2017)——以安徽师范大学法学院13级实验班为样本
平均分一半
高职教学“课堂观察”方法的有效性探究
高中数学“课堂观察”教学有效性初探
教师提问有效性的课堂观察探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