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戏蝶未成梦娇莺语更夸

2017-12-27蔡晶晶

课外语文·下 2017年11期
关键词:文本细读创造积累

蔡晶晶

【摘要】语文课要上出语文味,首先要做好文本细读。而从文本细读走向有效的读写结合,必须要做到深考而研,浅引而教,教师就要有的放矢地进行指导。只有如此,学生的阅读才会异彩纷呈。

【关键词】文本细读;创造;积累;致用

【中图分类号】G622 【文献标识码】A

一、读写结合——配画想象、再创造

康德说:“想象是一种创新性的认识功能,它的本领能在真正的自然界所提供的素材里創造出另一个相似的自然界。”在语文学习过程中,只有插上想象的翅膀,引导孩子在生活的蓝空下尽情驰骋,才能让孩子的语言表达更富有生命色彩,更有个性张力和活力。

在学了《雨铃铛》课文后,我用白色的粉笔向学生勾画了一幅雨景图,让孩子配色。当这幅师生合力完成的七彩图画展示在大家的眼前时,孩子们情绪高涨,根据图抓住画面中出现的雨点、小草、小花、池塘以及它们的色彩展开想象来说一说。

小组互说,教师参与讨论。

指名说。

生:下雨了,小雨点多像在给小树、小草浇水呀!咕噜咕噜,小树和小草喝得痛快极了!小雨滴还落在池塘里,开起了朵朵晶莹的小水花。

师:小雨点真勤快,还能给小花小草浇水。我觉得你的脑筋动得真快,一下子就能说出这么美的小诗来。谁能来说他的小诗还有哪里也很美的?

生:晶莹。

师:为什么?

生:这样雨点就是亮晶晶的,像宝石一样。

师:哦,说得真好,你也是一个很有想象力的孩子。谁也来说说这幅画?

生:沙沙响,沙沙响,窗外的雨点像珍珠,一颗一颗往下掉。我真想把它们串成一串美丽的项链送给妈妈。

生:再见天空阿姨,小雨点纷纷跳进河里找她们的妈妈呢。找到了妈妈,它们可开心啦。瞧,它们有的还在美丽的花朵上跳起了舞。

师:谁来帮我夸一夸它?

生1:你想象力真好。小雨点还会找妈妈呢。

生2:你说得真好,小雨点还会跳舞。

生3:我喜欢你用的“纷纷”这个词。

师:你们真是一群聪明的小孩,我实在太喜欢你们了。好,现在就请你们动动自己的笔,根据眼前这一幅画,把你看到的和想到的写下来。

学生是学习和发展的主体,通过教师的鼓励性示范评价、同学之间的相互评价,充分调动学生想说的欲望,充分鼓动学生乐说的情绪。并且在说的过程中,让说者、听者“眼中有形,心中有情”,积极启动思维,大胆想象,大胆表达,为写的训练打下扎实的基础。

二、读写结合——学文入画、积累语言

学习语文,特别是在低年级阅读教学中,孩子的想象力天马行空,思维的条理性和语言的顺畅尚处于一个起始阶段,一个模糊混沌的状态,说话常常漫无边际。怎样既不压抑孩子的天性,又能学会按顺序有条理地表达自己的思想,让每个人心中的那个彩色的梦能够像画一样清楚地展现在大家的面前?那么就要引导孩子在学文时入画,通过彩色的画面来感悟语言文字的美,积累语言,进一步夯实基础。

如在教学二年级《秋天到》时,我设计了以下环节:

生自读自己喜欢的诗节,并想想自己为什么喜欢这一个小节。

生:“九月秋收忙,鱼虾肥,瓜果香,田野翻金浪”,我喜欢“田野翻金浪”,因为田野就像大海一样,有金色的浪花。

师:嗯,大家轻轻闭上眼睛,想象凉凉的秋风轻轻吹过,秋姑娘把我们大家带到了田野里。看一大片的稻子成熟了,金黄金黄,像铺了一地的金子。啊,这一大片的金子还会像海浪一波波地动了。

(在教师描绘性的语言里,学生的脸上都散发出微笑,有的甚至不由自主地说好美呀)

生美美地读一读儿歌。

师:在读这一小节时,除了感受到美,你还感受到了什么?

生:丰收。

师:找找儿歌中表示丰收的词语,并用横线画出。

生汇报,师板书:鱼虾肥 瓜果香 翻金浪。

结合课文插图,同桌互相说说秋天丰收的景象。

师:如果再让你读这一小节你会怎样读?

生1:快乐地读。

生2:美美地读。

生3:边在头脑里想象着丰收的样子边读。

师:是啊,金色的稻子,肥美的鱼虾,香香的瓜果,多美呀!那就请大家想象着这样的画面快乐地读读吧

以读为本,以读为主线,在读中理解词语,理解课文。在情境中感情朗读,在读中感悟语言,内化语言。

三、读写结合——学以致用、画中写文

教学《秋天到》后,让学生把看到的秋天景象画下来。我特意选择了一幅有近景和远景层次搭配的图,让学生进行说话与写话的练习。这就是典型的以文配画,并且利用远景与近景的搭配训练学生按一定的顺序观察事物,让学生按条理说完整话。通过同桌互说、指名说、评说,然后再让学生各自动笔写一写。在学生充分说的基础上进行习作练习。学生的习作如下:

美丽的秋姑娘用自己打扮大地。瞧,小朋友像小蜜蜂一样跑出来,摘起甜甜的果子大口大口地吃起来。小朋友说藏在果子里的是欢歌笑语的滋味。小朋友让我告诉你们,秋姑娘不只在落叶里,还在美好的时光里,让我们开心地欢迎她吧!

叶圣陶形象地指出:“生活就如泉源,文章犹如溪水,泉源丰盛而不枯竭,溪水自然活泼泼地流个不歇。”新语文就是关注生命、生活、生态,语文教学要让学生感悟、体验、对话,要培养学生的语感、思维和灵性。“戏蝶未成梦,娇莺语更夸”,在学生天然无伪、清新自然的心灵里,作为师者的我们,要善于引导学生用清澈的眼睛去观察大自然这幅伟大的画,在自然中徜徉、洗涤、感悟,用语言文字去留住自然,去构筑心中那彩色的梦。

(编辑:龙贤东)endprint

猜你喜欢

文本细读创造积累
小学语文文本细读教学研究
小说文本细读的策略
浅谈农村小学语文教学中作文素材的积累
小学经典诗文诵读与积累的实践与思考
积累,为学生写作增光添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