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习”以为常,提升思品课的高效教学

2017-12-27郑伟标

考试周刊 2017年31期
关键词:思品预习高效

郑伟标

摘 要:预习是听好课的入场券,也是培养学生自主学习、探究学习的方法之一。因此提高学生课前预习有效性相当必要。为提高课前预习的有效性,总结出几点可行的做法:一、 强化学生课前预习意识,重视思想灌输;二、 布置预习任务要具体化,杜绝轻描淡写;三、 精心设计预习题,把课前预习落实到学生的行动中;四、 及时检查,使课前预习真正有效。

关键词:预习,提升,思品,高效

“习”就是课前预习,是指在教师正式授课之前,学生自己先独立地学习新课内容,了解将要学习的课文梗概和主要内容,课前预习过程就是自学的过程,是凭自己已有的综合能力独立地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是学生独立理解、识记知识的过程。学生思品课前预习做得好,可以让学生较好地跟着教师授课的思路,积极参与思品教学的各个环节,掌握学习的内容,提高听课的效果,促成一节高效的思品课。但是,从我们初中思品课目前的教学实际来看,课前预习这一重要的教学环节存在很多的问题:部分老师基于“不给学生增加负担”的想法直接就不布置预习作业;部分老师倒是布置了预习作业却又不注重检查,使得学生的课前预习大多流于形式,或采用“临阵磨刀”式预习,导致学生课前预习的有效性低,以致课前预习跟课前不预习差别不大,课前预习成为有效教学缺失的环节。那么怎么改善这样一种教学失衡的现状,我在教学实践中大胆尝试,采取了一些提高课前预习有效性的几点做法。

一、 强化学生课前预习意识,重视思想灌输

作为一线教师都曾有过这样的经历:问学生预习作业做完没有,得到的答案是“做完了!”可真正的事实是,这些学生压根儿没有预习相应的课文,也不打算进行预习,且认为教师难以检查自己是否预习,教师布置的课前预习任务形同虚设。可见,在很多学生的眼中,预习并不重要,根本就没有课前预习的意识,很多学生对待课前预习马虎了事。造成这种情况的原因很多,归根结底是教师对学生课前預习意识的培养不够。因此,在教学实践中要不断向学生强调课前预习的重要性,提高学生的思想认识,加强课前预习意识的灌输。只有让学生从内心意识到课前预习是一种很好也很轻松的学习方法,提前预习课文,在教师没有讲解的情况下了解课文内容,掌握学习的难易程度,可以扫除课堂学习的知识障碍,极大地提高课堂听课和学习的效率,学生才会主动完成课前预习,从而提高课前预习的实效性。

二、 布置预习任务要具体化,杜绝轻描淡写

在教学中,课前预习往往流于形式——“下课后把下节课的内容预习一下”“请预习第×课”“预习××,完成××”一句话,预习任务轻描淡写,对于“怎么预习”、“预习什么”,要求预习到何种程度,学生是不明确的,致使部分学生认为预习并不重要,不把预习当回事也就不会落实到行动中。如此,课前预习的实效性无从谈起。

为了引导学生学会预习,重视预习,使课前预习有实效,我认真钻研教材以及基于对学生学情的了解,编写出适合学生学习的预习学案,可以每课设计几道预习问题让学生完成,也可以以其他方式呈现。如这样布置“根据第×课的预习学案预习课文,并完成”“预习课文第×课,完成预习学案第×题”肯定要比“请预习第×课”具体得多,针对性更强。布置预习任务具体化,能让学生课前预习有目的,学会找方法,让课前预习成为常规动作,使之预习做到有的放矢,如此使课前预习的实效性凸显出来。

三、 精心设计预习题,把课前预习落实到学生的行动中

为了使布置预习任务能够具体化,引导学生完成课前预习,使学生把课前预习落实到行动中,我们必须精心设计预习题。以我设计的《维护消费者权益》预习问题为例加以说明:

[A层预习]1. 谁是消费者?维护消费者权益的基本法律是什么?

2. 消费者有哪些基本权利?

3. 当消费者权益被侵犯时可以采取哪些途径维权?

[B层预习]1. 消费者在消费时要注意些什么?

2. 在消费领域里有哪些人?为构建和谐的消费环境他们各自承担什么责任?

如何精心设计预习题呢?我认为需要做到以下几点:

第一,要充分了解和掌握学生实际学习能力,设计的预习题题量不宜过多太难。学生每天除了上课,还要完成各种各样的作业及复习,所以留给完成课前预习的时间是有限的,而每个学生的能力各不相同,因此教师在设计预习题时必须充分把握“量”“难度”的问题,尽可能分层次设计不同的预习题。第二,教师要认真钻研新课标和教材,根据课标要求和教材内容设计课前预习题。课标是教学的依据,教材是教学的依托,离开他们设计出的课前预习题势必有效性大打折扣。

第三,教师要在认真研究和掌握学情的基础上设计课前预习题,而有时候设计的预习题也要敢于向学生的能力进行挑战,适当设计一些灵活性较强的题目。

第四,设计好的课前预习题,要留有足够的空间给学生书写预习答案,最好印刷出来,及时发给学生,每人一份。这可以节省学生的学习时间,同时又为后续的评价与检查提供条件。

四、 及时检查反馈,使课前预习真正有实效

要想让预习真正有实效,检查环节的落实尤其重要。大家都知道,学生自觉性、约束力是有限的,如果不及时检测,教师就无法把握学生预习的情况,学生也会趁机偷懒。预习好的学生因为缺乏检查,得不到教师的认可,就会缺乏预习热情,而缺乏主动预习的学生情况就会更糟。所以,及时检查学生完成课前预习题的情况非常必要。

检查的方式方法可以多样化。有时可以把学生的可以预习学案收上来检查,写批阅意见。有时可结合课前预习与课堂学习的契合点对学生进行提问,或板演知识体系等方式抽查学生。有时可以让学生互相检查。这些方式方法,能帮助学生养成预习的习惯,让学生不敢马虎应付课前预习,从而督促学生保证课前预习的效果,又为教师找准授课点。

“习”以为常,使学生学会自主学习和探究学习,提高课前预习的实效性,从而听好每一节课,是教师的责任。我相信,只要我们指导得法,认真设计课前预习题、检查学生的课前预习行为,就可以提升我们思品课教学的效率。endprint

猜你喜欢

思品预习高效
例谈自主识字的有效方式
三步走,“鲜活”口语交际课
浅谈职高生的数学课前预习
高校三维动画课程教学方法研究
初中思品课情境创设策略初探
浅谈体验式教学在思品课堂中的运用
农村思品课教学现状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