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幼儿园中班园本课程的实践与研究

2017-12-27陈丽君

考试周刊 2017年50期
关键词:园本课程幼儿

陈丽君

摘要:随着幼儿教育的发展,形成有特色的课程体系,幼儿园开始融入园本课程的研究。本课题选择幼儿感兴趣的题材,通过调查问卷、参观访谈、动手实践、游戏开展等方法深入挖掘漳浦的家乡美食特产,采用丰富的集中教学和游戏的形式,让幼儿在做中学,玩中学,促进幼儿多方面健康发展。

关键词:园本课程;家乡特产;幼儿

进行《园本课程的实践与研究》,利用本土资源,能让人们认识到过去被视为“老土”的东西,其实蕴含着丰富而深厚的教育和文化价值。因此,我们选择开展“家乡特产”主题活动和挖掘本地资源,开展“美食城”角色游戏为研究契机,尝试在角色游戏与主题活动中构建具有幼儿园特色、新理念,有效促进幼儿各方面健康发展的园本课程。我们把漳浦的特产分为“漳浦糕点多”“漳浦小吃多”“漳浦水果多”,各班分小主题开展主题活动,并拓展到角色游戏中。我们分两个阶段进行游戏。第一阶段分班游戏,第二阶段打破班界,在课题研究过程中,我们取得了一些成效。

一、 选择贴近幼儿生活、幼儿感兴趣的题材

所谓兴趣,是指学习活动中一种积极的情绪表现,能使人积极主动愉快地学习,在学习过程中具有一定的智能价值。对于幼儿来说,直接经验和体验是幼儿理解性学习的基础,根据孩子的兴趣,从周围环境中选择学习的内容,能最大限度地促进幼儿的发展。漳浦小吃遍及漳浦的大街小巷,经常是孩子们美味又有营养的早餐,更是孩子们有营养的点心。经常在早接待时,听到孩子们在讨论我早上吃肉丸串、吃扁食汤、吃肉粽……经常在周末的微信空间里,看到家长朋友带孩子到田间、山上摘草莓、橘子、桃子……有这样一个熟悉而又感兴趣的环境,有这样好的亲身体验,孩子们的游戏内容丰富得很快。从一开始在美工区自主制作这些美食,慢慢地把这些美食搬到角色游戏的商店去卖,现在我们生成了水果店、美食城,有了餐桌品尝区,孩子们的兴趣更高了,游戏水平也不断地在提高。由此,孩子们也产生了浓浓的家乡情。

二、 发挥本土资源优势,发挥幼儿活动的主动性,丰富教育活动的形式

通过参观访谈、亲临品尝、表达表现、动手实践、家园互动等多种手段,不仅让幼儿亲自感受生活实践的乐趣,在身临其境、亲身体验中获得相关的经验,同时也让他们初步了解家乡的小吃。“漳浦肉圆”“霞美海蛎煎”“石榴填鸭”“旧镇翰林糕”“佛昙双桃饼”“杜浔酥糖”……香喷喷的漳浦美食让人垂涎欲滴,孩子们津津有味地品尝着家乡小吃的美味,还有好吃的水果。他们尝试用灵巧的小手包肉粽、做海蛎煎、做米糕,角色游戏中“漳浦美食城”里的点心可都是孩子们亲手利用废物制作的,他们还用童谣“烧肉粽”“卖肉圆”表达了自己对家乡小吃的认识和喜爱之情。孩子们在参观、访问、制作、品尝及快乐的游戏中,充分感受了家乡小吃的魅力,了解漳浦传统的饮食文化,进一步萌发了幼儿热爱家乡的情感。主题活动开展以来,我们得到了家长的大力支持,家长帮我们收集了大量漳浦饮食各个方面的资料、书籍、网站和图片。他们利用节假日带幼儿去走街串巷品尝漳浦的小吃,促使我们主题活动得以顺利的开展。在活动中,我们请家长带孩子品尝各种家乡小吃,了解小吃的制作过程;我们还把家乡小吃搬进课堂,让孩子们了解这些小吃的制作原料、制作方法,并让孩子们现场制作、品尝家乡小吃,让孩子在做中学、玩中学。那些生动活泼的活动形式,让每一个孩子都乐在其中。实物的品尝,让孩子与特产来了一次次亲密接触;各种有趣的游戏,让孩子在愉快的氛围中学到了特产知识;一堂堂生动的演绎、一次次愉快的学习、一段段交流、一片片苦心,散落在班级活动室、走廊的每一个角落。

三、 通过观摩、案例提升教师的观察、反思的能力

反思是促进教师专业成长的有效途径,反思是对过程的反思,通过观察、对比、分析发现问题,进行思考、寻求答案与策略。课题组定时组织观摩教研,老师们带着自己的已有经验观摩,详细记录听课笔记,结合自己的经验分析问题。集体研讨时,开课老师说课、反思,提出自己困惑,分享自己的收获,其他老师说说自己的思考、意见,在这样一个过程中,促使大家各自思考、重构、拓展自己的经验,各位老师都得到不同角度的启发。如在中三班开展“美食城”观摩活动,教研时,黄春英老师就自己的活动提出困惑,寻求教研组老师们献策。在游戏活动中,出现排队等候时间长的现象,针对这一现象,听课老师们建议制定食谱、点菜单,顾客去点餐之前先到餐桌上看看菜单,看看自己想吃什么,点餐时减少考虑的时间,这样可以避免排长队。

四、 打破班界,让幼儿学会自主、创新、合作,促进幼儿良好的学习品质的养成,良好的学习品质将受益终生

打破班界,为幼儿提供了更多、更有利的自主选择活动内容和与他人合作的时间、空间和机会。人数增多了,空间变大了,可以互动的游戏材料也发生变化了,随着游戏环境的变化与提高,孩子们遇到更多的問题与困难。比如孩子不知道别班食品的价格,到了新店,就要学会看价目表、学会看广告。孩子对别班的游戏场地不熟悉,我们就增设旅游团,由能力强的孩子带游客先去别的班级参观、熟悉场地,班级的解说员面对新的游客就要大方地解说。小吃店来了别班的小顾客,服务员就要介绍怎样点餐,点完餐到哪里等餐、用餐,用完餐餐具如何收。厨师遇到新顾客点的食品,店里没有怎么办?在原有的基础上打破班界游戏,孩子们遇到更多的困难、遇到更多的挫折、遇到更多的矛盾……在评价中,在老师的有效指导下,孩子们解决了难题、分享了合作的快乐,学会了自主选择游戏材料与伙伴,学会了协商与合作,学会了探索与创新,促进了游戏水平的提高,促进良好学习品质的养成。

参考文献:

[1]幼儿园3-6岁学习与发展指南[M].人民教育出版社,2009.

[2]李子健,杨晓萍.幼儿园园本课程开发的理论和实践[M].人民教育出版社,2009.

[3]张晖.幼儿园课题研究[M].高等教育出版社,2012.

猜你喜欢

园本课程幼儿
从“要遵守”到“我来管”——大班幼儿的自我管理初探
幼儿美术作品选登
如何让幼儿爱上阅读
如何培养幼儿的自信心
家园联手 实施幼儿园本土文化教育课程
家园联手实施幼儿园本土文化教育课程
让幼儿的每一天充满阳光——论幼儿自信心的建立和培养
传统民间游戏与园本课程的开发研究
民间益智游戏在园本课程开发中的应用
本土资源在幼儿园教育中的运用探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