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以图导学”模式下的地理教学策略

2017-12-27岳双琳

考试周刊 2017年50期
关键词:以图导学洋流橡皮

岳双琳

摘要:针对学生在学习地理时仅凭文字叙述很难学好地理的现状,地理课堂中采取“以图导学”的教学模式,通过引导学生读图、启发学生释图、教会学生用图和训练学生绘图四个地理教学策略,来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提高学生的学习效果。

关键词:以图导学;地理;教学策略

“以图导学”模式就是教师在地理课堂教学过程中通过地图、图片以及影像等将所学知识点联系起来,再将知识点串联起来讲解,学生充分利用图及影像采用逻辑推理的方法从一个知识点推理到另一个知识点,从而使知识点融会贯通,清晰而又透彻地理解每个知识点。为了提高学生综合能力,高中地理课堂教学中实施“以图导学”的地理教学模式,教师需要从以下四個方面进行。

一、 引导学生读图

著名教育家叶圣陶先生的一句话说得好:“教师之为教不在全盘授予,而在于相机诱导。”要让学生真正喜欢地理,就需要教师的引导和促进。首先,教师在备课时要根据教学内容及学情创设出与学生原有认知相吻合的情境下进行选图,教师只有引导学生学会读图的方法,学生才会从图中获取更多的地理信息和知识。读图的基本步骤一般为:(1)引导学生识别图像的基本类型,即在读图时学生通过图的名称对其进行分类,做到心中有图。(2)引导学生看清图例和注记,阅读图中的一些基本地理要素,并观察这些地理要素的变化规律以及它们之间的相互联系。(3)引导学生独立思考题目中所出现的问题,相互交流,师生讨论得出结论并解决问题。

在“大规模的海水运动”这一节课中,上课开始教师带着学生一起画世界地图,通过这种形式吸引学生的兴趣,调动学生积极性。接着教师利用多媒体展示一幅带有橡皮鸭和流动箭头的世界地图,并讲述这则案例:“中国出口大批橡皮鸭玩具,由于一起事故橡皮鸭沉入到了太平洋南海附近海域,经过几年后在其他海岸出现了这些橡皮鸭玩具。”教师提出疑问:“橡皮鸭玩具沉入太平洋南海附近海域,为什么在其他海域发现了这些橡皮鸭玩具?”教师通过这则有趣的案例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和学生学习地理的兴趣。

二、 启发学生释图

学生除了要学会读图,更重要还要学会释图,即要学会图像与文字的相互转化,能够用文字、图像或变换图像来说明地理原理并解决实际问题。释图主要包括以文释图、以图释文、以图释图三种。以文释图是指通过观察图表或图像得出一定的地理信息并利用文字表述出来;以图释文即通过阅读教材或资料中的文字获得简明直观的图像;以图释图即通过观察原图得出一定的地理信息并运用一张新图表述出来。

在“大规模的海水运动”这节课中运用了以文释图和以图释图这两种方法。首先让学生观察世界表层洋流的分布图,并以小组合作学习的形式讨论各个海区洋流的运动方向问题,最后各组通过文字表达:(1)南北半球中低纬度、海区洋流运动方向为北顺南逆。(2)南北半球中高纬海区洋流运动方向为北逆南无。(3)北印度洋海区洋流运动方向为冬逆夏顺。在教师和学生进行归纳总结之后,教师引导学生运用简便的方法记忆洋流的分布规律,教师综合学生的多种方法进行总结:世界表层洋流的分布规律可以总结为8/0。总结规律之后教师指导学生试着在世界地图上画出洋流的分布图,并识记洋流名称,为后面洋流地理意义的学习做充分准备。

三、 教会学生用图

地理是一门综合性很强的学科,各种地理事物和地理要素之间相互联系,这些联系能够生动形象并且准确地体现在地图上。因此,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教会学生如何用图——即一图多思,多图并用。每个人对图中呈现信息的理解也不同,所以学生在读图、释图的基础上要逐渐学会根据已分析出来的地理信息从不同角度进行推理和归纳,进而解决实际问题,即为一图多思。多图并用即利用多幅图综合说明和解释某一地理事物和地理现象。从多个视角分析地理事物,培养学生知识迁移能力和分析问题能力。

在“大规模的海水运动”这节课中讲授洋流形成原理时教师结合全球气压带、风带模式图和洋流模式图进行分析,引导学生回顾已经学习过的气压带风带知识——六个气压带七个风带,从而让学生填补洋流方向以及大洋环流中心。随后教师结合洋流的分布图指导学生识记洋流名称,教会学生理解记忆,学以致用从而解决实际问题。

四、 训练学生绘图

地理绘图是突出体现地理信息的主要方法和手段,教会学生绘图,既可以检测地理课堂的教学效果,还能够达到强化学生对地理知识的巩固意识和用图意识的目的。在训练学生绘图时,教师要让学生眼、脑、手、口并用,首先要用眼观察地理信息和地理现象;其次要用脑联想自己掌握的内容,将清晰的图像映入大脑之中;接着用手绘图,可以通过增添生动鲜艳的颜色提升图形构造形态的立体化,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最后对绘制出的图进行展示,互相评价,共同提高绘图水平。

在“大规模的海水运动”这节课中,教师在上课开始就让学生们跟着老师一起画世界地图的简图,随后教师多次利用世界地图对世界各个海区洋流的运动方向进行分析。在本节第一课时结束后,教师要求学生在上课开始时所画的世界地图上用两种不同颜色的笔画出各个海区洋流的运动方向,并标出各海区洋流的名称。学生画完洋流分布示意图后小组检查并讨论导入部分的案例中橡皮鸭通过哪些洋流运动到各个地区,讨论完毕后学生到讲台演示橡皮鸭的运动路线,实现眼、脑、手、口的并用。

总之,在高中地理教学中培养学生读图、释图、用图、绘图的能力是势在必行的,只有学生掌握以上能力,才能在地理知识的学习中融会贯通,才能将学习的知识服务于社会,实现地理的真正价值。

参考文献:

[1]邓带.高中地理读图导学初探[J].地理教育,2012,(7):112-113.

[2]徐枫.浅析高中地理教学中的读图导学[J].中学地理教学参考,2015,(12):119.

[3]陈澄.新编地理教学论[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7.

[4]陈智宏.地理教学中图像能力的培养[J].中国科技信息,2006,(13):212-213.

猜你喜欢

以图导学洋流橡皮
“生生不息”的海洋循环运动——洋流
我喜爱的橡皮
你认识洋流吗
跟踪导练(五)6
橡皮收了
“以图导学”优化初中地理教学
以图导学教学模式的实施
巧用“以图导学”,提升复习效率
“以图导学”攻克高中地理教学中的重难点
一类洋流运动方程的显示行波解